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精品课程建设教材:牧草生物技术
定 价:29 元
- 作者:郭振飞 编
- 出版时间:2011/1/1
- ISBN:9787565501340
- 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S540.1
- 页码:291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随着草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草业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最近十几年,国内外牧草和草坪草生物技术研究不断深入,在牧草、草坪草基因克隆、重要性状的QTL定位、遗传转化技术及目的基因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已连续召开了6次国际牧草和草坪草分子育种学术会议。“十五”以来,国家的重点科技研究计划中列入了牧草和草坪草生物技术研究课题,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现代生物技术在牧草和草坪草育种研究中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草业科学学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形势下草业科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著名草地学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韩建国教授的倡议下,我们决定编写一本适合我国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用的《牧草生物技术》教材,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绪论
第1章 植物细胞工程概述
1.1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程
1.2 植物细胞工程相关概念、任务与研究内容
1.2.1 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
1.2.2 植物细胞工程的任务
1.2.3 植物细胞工程的内容
1.3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理论与原理
1.3.1 植物细胞全能性
1.3.2 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1.3.3 植物细胞的形态建成
1.4 植物细胞工程研究的基本设备和方法
1.4.1 基本设备
1.4.2 无菌操作
1.4.3 培养基
第2章 植物愈伤组织的培养、再生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2.1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培养
2.1.1 脱分化及愈伤组织的诱导
2.1.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2.2 愈伤组织的再分化与植株再生
2.2.1 器官发生途径与植株再生
2.2.2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与植株再生
2.3 体细胞变异与育种
2.3.1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概念及特点
2.3.2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机理
2.3.3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类型与频率
2.3.4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诱导和筛选
2.3.5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2.3.6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牧草和草坪草育种上的应用
第3章 植物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3.1 植物单细胞培养及应用
3.1.1 单细胞的分离
3.1.2 单细胞的培养方法
3.1.3 影响单细胞培养的若干因素
3.2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
3.2.1 植物原生质体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3.2.2 原生质体的应用
3.2.3 原生质体的分离和纯化
3.2.4 牧草原生质体培养
3.3 原生质体融合
3.3.1 原生质体融合方法
3.3.2 原生质体融合方式
3.3.3 体细胞杂种的筛选和鉴定
3.4 体细胞杂交与育种
3.4.1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用途
3.4.2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牧草研究中的应用
第4章 单倍体培养、胚器官培养、植物快繁与脱毒
4.1 单倍体培养及育种
4.1.1 单倍体及其获得
4.1.2 花药培养及其影响因素
4.1.3 花粉(小孢子)培养
4.1.4 从雌配子体诱导单倍体植株
4.1.5 单倍体细胞培养与植物育种
4.2 胚器官培养与育种
4.2.1 胚培养
4.2.2 胚乳培养
4.2.3 胚器官培养在牧草育种上的应用
4.3 快繁与脱毒
4.3.1 植物的离体快速无性繁殖
4.3.2 植物的脱毒培养
4.3.3 无毒苗的繁殖
第5章 基因工程的概念与原理
5.1 基因工程概述
5.1.1 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5.1.2 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其发展
5.2 基因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5.3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
5.3.1 基因工程在农作物优质丰产及综合性状改良育种上的应用
5.3.2 基因工程在抗生物胁迫上的应用
……
第6章 目的基因的克隆
第7章 植物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及其构建
第8章 遗传转化技术
第9章 转基因植物的检测与鉴定
第10章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第11章 基因工程在牧草品质改良上的应用
第12章 基因工程在牧草抗生物胁迫育种上的应用
第13章 基因工程在牧草抗非生物胁迫育种上的应用
第14章 豆科牧草-根瘤菌的共生固氮
第15章 遗传标记概述
第16章 常用DNA分子标记技术
第17章 植物基因组学简介
20世纪70年代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植物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建立,两者的结合构成了现代植物生物技术,80年代后诞生了分子标记技术,扩充了现代植物生物技术的内容。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是指对植物性状进行改造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植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分子标记技术等。
植物基因工程包括目的基因的分离及其在植物性状改良上的应用。植物性状改良的目的是培育高产、优质、高效和抗逆性强的作物新品种,以生产足够的粮食、蔬菜、水果及其他经济植物,保障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基因工程突破了物种间的生育隔离,使远缘植物之间甚至不同物种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换,定向改变植物的某种性状,为作物育种提供了新的手段。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及一些模式植物和重要经济植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已从植物中分离和鉴定了众多的有用基因,为植物的性状改良打下了基础。自1983年世界上首次成功获得第一株转基因植物以来,植物的遗传转化技术也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植物能够成功地被导入外源基因,并获得转基因植株,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植物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目前至少有300多种基因(性状)用于转化几十种植物,在农作物的品质改良、提高油料含油量、增强抗虫性、抗病性和抗除草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获得了转基因大豆、玉米、马铃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番茄、白菜、甜椒、香蕉、木瓜、矮牵牛、康乃馨等果蔬、花卉植物,棉花、亚麻等纤维植物,转基因作物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中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