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之一《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吉林卷 (二)》。承袭《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吉林卷( 一) 》, 该卷内容丰富, 编排体例完善, 体现了吉林民间传说的特色, 所选传说也充分反映了地方性和文学性, 依照大系的基本要求进行了选录和分类, 体现了大系的基本精神。全书按照人物传说、风物传说和历史传说三大类进行划分, 同时在大类下又进行了二级分类, 在便于读者阅读的同时, 也适宜进行学术研究。全书文本要素齐全, 注释全面, 附录完整,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概述
凡例
风物传说
四 地名传说
1 通化的传说
2 白城的传说
3 船厂
4 火烧船厂
5 沈阳
6 金猴闹梨树的传说
7 梨树城的传说
8 金兀术败走塔虎城的传说
9 塔虎城八宝琉璃井的传说
10 塔虎城棋仙的传说
11 塔虎城里一串铜钱的传说
12 偏脸城
13 海龙王水淹偏脸城的传说
14 河神水淹偏脸城的传说
15 水淹偏脸城的传说
16 兴城
17 八郎
18 营城子
19 猴石镇
20 乐山
21 兴隆山
22 金斗
23 石岭子
24 黑鱼村
25 大白牛
26 马家窑
27 三家子
28 宝石村
29 “吊水壶”
30 查里巴
31 义合村
32 柳树营村
33 卧虎屯
34 石虎屯
35 龙棚
36 石羊
37 白狗屯
38 松树屯
39 索家屯
40 王记脸子屯
41 盼水庄
42 金山屯
43 满井屯
44 腰营
45 雕窝砬子和雕窝屯
46 仁义砬子
47 那尔轰
48 疙瘩屯和泉眼沟
49 昌邑屯
50 王相屯
51 宝卵石屯
52 太平沟地名的由来
53 太平沟
54 打间沟
55 碾子沟的传说
56 碾子沟
57 张麻沟
58 李家围子
59 石龙沟的传说
60 石龙沟名字的由来
61 缸窑镇
62 石人沟
63 珠宝沟
64 八宝沟
65 兴龙沟
66 金沟子
67 达营沟
68 鸳鸯沟
69 活埋人沟
70 石牛沟
71 黑鱼沟
72 牛鼻子沟
73 虎牛沟
74 勒马沟
75 马鹿沟
76 神树沟
77 人头沟
78 山楂沟
79 碱场沟子
80 夹皮沟的由来
81 夹皮沟
82 狍子圈
83 龙爪沟
84 棒槌园子沟
85 棒槌沟
86 龙凤沟
87 大姑娘沟
88 王八石沟
89 苇子沟
90 磨盘沟
91 放牛沟
92 老道洞
93 红石砬子洞
94 马蹄坑
95 夹荒庙
96 龙湾庙
97 赫尔苏门
98 龙王庙
99 公主陵
100 赵家坟
101 鞑子坟
102 孝子坟
103 库里
104 上河湾
105 胭粉地
106 劝农山与王八碑
107 义马碑
108 九眼透龙碑
109 榆树坨子
110 放鹤台
111 仙人桥
112 干饭盆
113 甘饭盆的来历
114 黑牛圈
115 穷八家子
116 牧情谷的由来
五 风俗传说
l 熬年
2 过年放爆竹的传说
3 福字倒贴的传说
4 接太岁
5 压岁钱
6 正月十五放路灯的传说
7 正月十五送灯的传说
8 打春
9 二月二井边挑龙的传说
10 二月二龙抬头
11 二月二撒“灰囤儿”的传说
12 清明的传说
13 五月五的葫芦
14 五月初五挂葫芦的传说
15 五月节包手指盖的传说
16 五月初五为啥要给猪倌鸡蛋
17 五月节房檐插艾蒿的传说
18 端午插艾蒿的传说
19 踏跳板
20 雨节的传说
2l 六月六看谷秀
22 腊八粥的传说
23 祭灶的传说
24 门神的传说
25 向天空抛菜刀的传说
26 抽烟为什么忌对灯火
27 三铲三趟的传说
28 草死苗活地发暄
29 安代舞
30 戴耳坠的传说
31 四个小碟压桌传说
32 点蚊烟的传说
33 木匠为啥用一只眼吊线
34 盖房子挂阴阳鱼的传说
35 蒸猫的传说
36 乞丐的传说
37 卖牲畜为啥不卖笼头
38 拿猴鞋的传说
39 小孩儿过百岁的传说
40 “挂钱”的传说
41 饭馆儿挂四幌的传说
42 杀狗为什么用绳子勒
43 哭花轿的传说
44 搬荤油坛子的传说
45 龙凤呈祥的传说
46 系白孝带的传说
47 眼皮跳的传说
48 打燕子瞎眼睛的传说
49 鞭子拴红缨
50 木匠出门为啥总带斧子
51 山里人为什么不坐伐木墩
52 灯笼杆的传说
53 满族剪纸的传说
54 满族秧歌的传说
55 满族叫额娘的传说
56 *柳
57 冰滑子
58 药局子牌匾下挂鲫鱼的来历
59 清官御菜“太后喜”
60 葡萄造酒的传说
61 月饼的传说
62 李连贵大饼的传说
63 光头饼的传说
64 馒头的传说
65 鱼酱
66 剖生鱼
67 煎饼卷大葱
68 冷面
69 打糕
六 人参传说
1 神农来自山
2 老罕王破山规
3 老把头庙的传说
4 老把头的传说
5 老把头孙良和张禄的传说
6 红松和人参
7 红旱伞
8 尖山子的传说
9 参姑
10 姊妹参
11 雷鸣哨
12 小二姐
千古吉林传说的故土 传说,是人类生存的 特殊记忆,它通过生活的 实践产生,又不断地在生 活中流传,成为人们认识 自然、了解历史、传播思 想与文化的重要方式,它 体现着人类的精神、信仰 、思想和情感,包容世间 万象,它是人类生存的百 科全书。传说,它的*重 要的特征是地域*,或者 可以说,地域*就是传说 *。总体上,它包括人类 对自然、历史和人文方面 的记载和描述,然后再把 这种描述传播出去。地域 的传说,都是从区域的自 然开始,逐渐地进入到历 史和人文等方方面面,从 而展开广泛的对生活领域 的覆盖。吉林省地处祖国 的东北中部,南接辽宁省 ,北毗黑龙江省,西邻内 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 联邦接壤,东南部以图们 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 相望。这里位于东经122° 38'~131°1*',北纬***°50'~46°19'之间 ,面积18.74万平方公 里,略呈南北窄东西宽的 狭长形状,是沟通辽宁、 黑龙江的交通要道;东部 是巍峨起伏的长白山,西 部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松花江从长白山天池流出 ,横穿省内,又穿越黑龙 江省,**与黑龙江、乌 苏里江汇合注入鄂霍次克 海;鸭绿江穿越吉林、辽 宁,注入渤海和黄海;图 们江穿越吉**部,注入 日本海。 吉林历史悠久,古称 吉林乌拉,满语沿江靠川 之谓,意思是有一个地方 叫船厂。吉林历史古远, 远在六七万年前,松花江 畔已有进入旧石器时代晚 期的远古人类活动。距今 两万六千年,长白山脚下 的古人类已进入新石器时 代。这些古人类经过漫长 岁月进入了氏族社会,逐 渐形成了东胡、秽貊、肃 慎三大族系,其中肃慎族 ,在史前传说时代即已归 服尧舜部落,周朝时曾向 中原进献了“桔矢石砮”和 “麈”(鹿科动物,尾可制 为拂尘)。从汉唐开始, 吉林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肃慎人的后裔靺?人兴起 ,建立渤海国地方政权, 被称为海东盛国。之后, 契丹族建立辽国,吉林西 北部曾为辽王游猎之地, 这里产生了大量的春捺钵 和头鱼宴的传说。10世纪 末,靺?人后裔女真兴起 ,太*兴师*说遍布北方 。辽金时期,关内汉族农 民及手工业者大量迁来, 吉林手工业者、工匠的传 说极具特色。到明清时期 ,东北亚交融时代开启, 长白山文化形成独特的文 化高峰,这也使吉林关于 长白山等自然万物的传说 格外突出。远古吉林的浩 瀚各类传说记述了诸多关 于长白山,关于天池,关 于松花江、鸭绿江、图们 江来历的自然传说,形成 了吉林独具特色的文化类 别,还有许多民间的口述 史、传说和故事等,是千 **来在民间流传不息的 重要传说,突出地代表了 传说与生活的紧密*,那 就是含有认识生活之重要 功能的传说。传说对生活 的认识充满了解释*和记 载*,不了解**,就听 传说。自然的传说中,含 有大量的自然文化的内容 ,传说中的自然*往往同 神话融合在一起。妈妈, 说《小罕挖棒槌》《百花 公主》《船厂》,朝鲜族 传说《朝鲜族泡菜》《冷 面》《打糕》,蒙古族传 说《查干花》《陶克陶胡 猎场定亲》,以及具有蒙 汉联姻的传说《响铃公主 》,等等。从中原地区流 传到东北的传说和大量东 北生活中产生的传说,传 承着许多历史知识、生产 技艺、各种传统礼仪和民 俗风情,这些知识、技艺 、礼仪和民俗风情往往都 是通过传说的主题和情节 来表述和展示的。 本书突出东北吉林, 力求全面*和科学*,具 有典型*和代表*,并具 有民俗的记载*,如《二 人转大师兄的传说》《二 人转的祖师爷》,各民族 民间风俗传说,都是具有 代表*的传说,把人们渴 求了解的诸多历史事项和 生活事项展示得清清楚楚 、有条不紊,这是与人们 热爱这片土地有关,传说 篇篇精短,语言流畅,情 节多富有一定的传奇*。 特*是有重要原生态文化 特点的传说,如《含泪灵 芝》《黑鱼村》体现了人 类生态文明保护的意识。 许多时候,一个进步的蓬 勃发展的时代,对传统文 化所采取的态度,与以往 截然不同,这种不同往往 表现在诸多方面。一个进 步的时代,对待传统往往 是自然的,因为传统的生 成本身就是自然的,是生 态的,也是有自己规律的 ,进步的时代尊重传统的 自然生成*,可是对于一 个停滞的、抵制传统的时 代,却往往改变传统。所 谓的让传统“服务”时代, 这时一些*传统就*出现 ,为未来和传统带来许多 误解,使人们对生活的现 象越来越不信服。 卷(二)中有一篇《 含泪灵芝》是写长白山梅 花鹿的传说。20世纪60 年代,《含泪灵芝》采录 整理者齐兆麟被下放到长 白山林区生活,他见*了 长白山文化的厚重和多样 。当年,讲述者刘善慈大 娘已六十多岁,是位退休 工人。她的丈夫是位猎手 ,她给齐兆麟讲述了关于 关东山区的木兰屯出名的 猎手神箭石武的故事。这 是一则珍贵的生态文化传 说,齐兆麟先生说出了当 年记录这个传说的真实情 节。原来,跪在猎手利箭 前的不是两只小鹿,而是 公鹿。可是在那个年代, 不但不能写人间男女的爱 情,甚至连动物间公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