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创新及战略新范式,是全球创新和战略管理领域兴起的一个学术热点。本书系统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建立了一个理解创新生态系统的新框架,并深入分析了宏观层面的国家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观层面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与竞争力的关系等。本书可以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管理领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创新管理实践的参考资料。
本书作者柳卸林教授,创新管理与创新政策领域知名专家。在领域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本书建立了一个理解创新生态系统的新框架,并从多个维度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既包含理论知识,又富有战略与实践价值,为中国学者进一步探索创新管理研究提供指引,也为企业实践者与政策研究者提供借鉴意义。
什么是创新?熊彼特早在1912年就指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力量,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创新是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他说的创新,包括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等。并指出,这种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他们创新是出自对某种活动的热爱,对创造性活动的热爱,对标新立异的热爱,对战胜他人的热爱,对你争我夺游戏的热爱。
创新如何发生?熊彼特认为,一是靠洞察市场的需求,二是靠创造需求。因此,利用技术和市场的机会很重要,同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去创造市场需求也很重要。可以说,乔布斯的智能手机,就是创造了市场需求。包括汽车对马车的替代,也是企业家通过产品创新创造了需求。
但什么决定了创新的效率?以前,经济学家认为,创新的出现是一个黑箱,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但罗默等经济学家后来证明,创新可以是经济系统内生结果,这需要市场主体去投资创新活动,也需要政府去投资公共研究开发活动,以促进一个国家创新的不断涌现。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的弗里曼提出,不同国家的创新效率有很大差别,一个国家的创新系统决定了创新效率,这个系统由企业、大学、政府机构等组成,或者说是一个由公私两个部门构成的机构网络,以促进知识的产生、扩散和商业化。之后,产业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也相继提出。核心是:新的知识通过不同的产业或区域的网络作用得以发生、扩散和商业化。创新系统的政策内涵是,一个国家建立起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或知识要素的流动,联结原来断裂的不同机构,从而促进创新。这需要企业打开边界,大学打开围墙,促进人才的流动,通过技术转移、技术创业,以促进知识的转移和创新的不断发生。
在区域层面,由于知识形成的局域性,一些区域会比另一些区域更能促进创新的发生,如硅谷,大学与产业具有更紧密的联系。而且,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的创业文化有密切关联。区域创新系统有几种类型,包括产业集群、高科技园区和创客区。
有关国家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国家、产业和区域层面的创新政策制定,这些结论也是许多国家制度改革的重要支撑。例如,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一直是我国不断追求的目标。
但遗憾的是,如何指导企业进行创新的研究,长期缺乏一个系统的框架。近几十年来,创新管理也有许多新的发展,如核心能力、二元组织、颠覆性创新、用户创新、开放创新等的研究,都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企业创新的理解。但对企业创新系统的研究是欠缺的。
一个特别有意义的现象是,近10年来,一股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潮流扑面而来。这是微观系统研究企业创新的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为什么从强调创新系统转变为强调创新生态系统,并且创新生态系统能够在国际上迅速崛起?
我们认为,原因有四点。一是受开放创新影响,企业进行合作和联盟活动的宽度与深度不断增加。企业要寻找知识互补,使新产品快速进入新市场。二是全球化影响,企业可以跨国进行创新合作。三是全社会对竞争的理解在变化,越来越强调在共同价值上的合作,企业之间不再是零和博弈。四是受数字经济发展影响,数字经济大大降低了企业进行各种网络合作的成本和企业与各类利益相关者进行联系交易的成本。因此,维持一个复杂的企业关系网络或生态的成本在下降。结果是,核心企业的创新,往往采用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式进行组织。创新生态系统变成企业创新的新范式。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创新的新范式,来自摩尔等人的开创研究,借鉴了生物学的思想,它有四大特点。一是认为价值创造是创新的方向。这样,无论是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都是为了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二是主张企业创新是一个集体活动的结果,其中供应商、互补者、大学和中间组织,都成为创新的利益相关者。三是认为核心企业应成为生态的领导者和协调者,通过一种间于政府与市场的力量来领导创新生态系统,并不断进化。四是创新不再是零和博弈的结果,因为基于完全竞争的商业行为,会导致企业没有能力进行面向下一代产品的创新活动。因此,企业只有通过以生态的方式进行联合合作,才能摆脱市场恶性竞争的困境,保持创新的持续循环。
我们赞同摩尔的观点,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创新及战略新范式,会对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创新和管理学研究进行深刻的重组。这是一个会产生重大管理学新理论的好机会。这一研究对中国学者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如果说在创新系统的研究中我们是一个追赶者,那么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中,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我们处于与美国同行并跑的位置。
本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理解创新生态系统的新框架,并从多个维度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及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本书第1、第2章是理论篇;第3~5章是宏观篇,分析创新生态系统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的表现;第6~8章是中观篇,分析创新生态系统在产业层面的表现;第9~13章是微观篇,分析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竞争力形成的关系。
本书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支持。我们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两个相关课题,创新生态系统演化与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制研究基于生态租金的视角(批准号71672184)和互联网时代企业用户融合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批准号71872170),本书是两个项目联合支持的结果。本书也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参与的合作者基本上都是我的博士生、博士后和硕士生,他们是:第1章王倩,第2章杨培培、王倩,第3章葛爽、丁雪辰(现为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中心助研),第4章丁雪辰、高雨辰(现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工作),第5章杨博旭(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所工作)、吉晓慧,第6章葛爽,第7章马天月(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研究员)、王倩,第8章葛爽,第9章王倩,第10章丁雪辰,第11章周聪(现在京东公司工作)、葛爽,第12章徐晓丹(现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博士生)、王倩,第13章常馨之、董彩婷(现在北京化工大学管理学院工作)。没有他们的合作努力,本书不可能出版。
柳卸林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2年5月
柳卸林教授,创新管理与创新政策领域知名专家。浙江衢州人,1957年9月25日生。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二级长聘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主编。北京大学学士(1982),中国科学院硕士(1985),清华大学博士(1994)。直接参与了科技部有关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创新政策制定的许多工作,对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研究的展开做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曾获教*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1)、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教*部社会科学二等奖(2015)、首届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经济奖杰出贡献奖(2015)、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杰出贡献奖(2018),以及成思危优秀科研成果奖(2016)。截至2021年,在Research Policy、Technovation、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共发表SCI和SSCI论文22篇,出版英文著作7部,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60篇,完成中文著作和报告40部,主编出版了国内外知名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理论篇 / 001
第1章 创新管理研究的新范式创新生态系统管理003
1.1 引言 / 003
1.2 创新生态系统管理范式的兴起 / 005
1.3 什么是创新生态系统 / 008
1.4 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 / 010
1.5 不同类型的创新生态系统 / 017
1.6 讨论与展望 / 019
第2章 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创新发展的第四种力量027
2.1 引言 / 027
2.2 四种不同类型的创新驱动力机制 / 028
2.3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第四类创新驱动力机制 / 035
2.4 结语 / 039
宏观篇 / 047
第3章 工业革命的基因与创新生态体系的演化049
3.1 引言 / 049
3.2 国家创新生态体系的要素与基因 / 051
3.3 工业革命研究回顾及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054
3.4 三次工业革命与国家创新生态体系的演变 / 057
3.5 国家创新生态体系的演化与工业革命的兴替 / 064
3.6 结语 / 067
第4章 从创新生态系统看中国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强国073
4.1 引言 / 073
4.2 中国作为世界科技大国的崛起 / 076
4.3 从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看世界科技强国的演变 / 079
4.4 用创新生态系统解读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
以及日本的困境 / 086
4.5 只有深层体制创新,才能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 090
第5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兴起与实践意义100
5.1 引言 / 100
5.2 从产业集聚到创新生态的理论演化 / 101
5.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模型 / 108
5.4 成都创新网络与创新生态系统一个案例 / 114
5.5 结语 / 117
中观篇 / 125
第6章 中国复杂产品系统的追赶路径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127
6.1 引言 / 127
6.2 中国产业追赶的四条路径 / 128
6.3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分析中国复杂产品系统的
追赶路径 / 130
6.4 结论与展望 / 141
第7章 基于互补技术的追赶与跨越战略以智能驾驶汽车为例145
7.1 引言 / 145
7.2 数字情景下的追赶与跨越 / 146
7.3 创新生态系统与追赶跨越 / 151
7.4 中国可以通过智能驾驶实现追赶跨越吗 / 155
7.5 结论与启示 / 165
第8章 从创新生态系统看关键核心技术组织研发模式170
8.1 引言 / 170
8.2 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分类 / 173
8.3 关键核心技术组织方式与研发模式分析 / 175
8.4 结论与展望 / 185
微观篇 / 189
第9章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跨界创新中的价值共创研究191
9.1 引言 / 191
9.2 理论分析 / 193
9.3 跨界创新下价值共创模型构建 / 197
9.4 跨界创新下价值共创微观机制 / 198
9.5 跨界创新下价值共创过程机制 / 206
9.6 结论与启示 / 207
第10章 创新生态系统战略对技术创业企业绩效的促进211
10.1 引言 / 211
10.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213
10.3 研究样本与方法 / 223
10.4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226
10.5 结论与启示 / 233
10.6 局限与展望 / 236
第11章 客户异质性与稳定性对核心企业创新的影响243
11.1 引言 / 243
1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245
11.3 研究设计 / 252
1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256
11.5 结论与启示 / 264
第12章 用户主导的重大工程创新生态系统的建构以神华煤间接液化创新为例271
12.1 引言 / 271
12.2 理论回顾与分析 / 273
12.3 研究方法与数据 / 278
12.4 案例分析与发现 / 279
12.5 结论与展望 / 288
第13章 科研机构如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实现突破性创新以IMEC在集成电路领域创新实践为例293
13.1 引言 / 293
13.2 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创新生态系统与突破性创新 /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