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战争艺术史(第二卷)》承接上卷内容,以西欧骑士战术为始,以玫瑰战争为终,继续向读者展现欧洲中世纪战争的发展进程。作者从法国骑士、英格兰长弓手、瑞士纵队、意大利佣兵等几个兵种出发,内容涵盖了自十字军运动失败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战争艺术发展历程。
在本书中,作者着重描绘了骑兵从兴盛逐渐失势,步兵复兴并在英法战争之中,重新成为战场决定性力量的过程。
作者在文中不仅向读者展现了西欧国家的战争艺术,也对同时代相关民族的防御工事及攻城*器的发展有所呈现,与此同时,火药对欧洲军事发展进程的影响也在本书中得到了深入、广泛的讨论。
1.巨擘执笔,传世巨著
作者查尔斯·威廉·欧曼爵士身为原英国皇家历史协会主席,在中世纪史学界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本书也是欧曼爵士一生重要的传世作品。该书源自欧曼爵士于1885年的一篇论文,此后欧曼爵士花费数十年时间对其进行增补、修改和校对,直至20世纪30年代才完成这部传世名著,将中世纪战争艺术完整展现于读者面前。
2.译文*湛,*业流畅
知名古典战史学者,《亚历山大战史》、《战略:拜占庭时代的战术、战法及将道》译者王子午,继本书上卷于2018年译成面世后,时隔4年,再续前卷,字斟句酌,精益求精,译文准确流畅,生动易读。
3. 配图精美,地图准确
书中所有的示意图和会战图解均由作者本人游历重要战场以及参考相关机构地图后亲自绘制。绘画或临摹自原始手稿,或摘录自《古代盔甲》这一传世巨著,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4. 寓理于例,娓娓道来
全书覆盖范围*广,没有对战争艺术的理论进行冗长乏味的陈述,而是在对典型战例的叙述和分析中描摹战争艺术的现实形态,书中更援引大量史实资料,着力呈现了诸多战术与兵种的特性与变迁过程,如法国骑士、英格兰长弓手、瑞士纵队、意大利佣兵等。从行军路线到历次会战,作者如数家珍,其笔下战争场面既见宏大叙事,又有细微刻画。
5. 借古思今,以史为鉴
兵者,死地也。细数中世纪历次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以致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敌我态势变化莫测,战争结果更是不可捉摸,而历久不变的是兵疲民苦。在局势动荡之当下,以古为镜,方知兴替。
译序
关于中世纪后期战争艺术
如果说中世纪前期的战争艺术历史,可以被概括为骑士的崛起和鼎盛时期,那么中世纪后期的战争艺术史,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被概括为骑士的衰落和步兵的重新崛起。在十字军时代与东方战争艺术的遭遇之中,西欧人重新认清了步兵与骑兵配合在战术上所带来的价值,而当那些随十字军远征黎凡特的将领们返回西欧之后,这些经验教训也随之生根发芽。在十字军时代结束之后,虽然骑士和重骑兵在西欧,尤其是法国、德国等国家继续将自己的统治性地位维持了将近200年时间,但从遥远而寒冷的苏格兰高地到位于欧洲腹地的瑞士山区,自罗马帝国衰落后便已经地位衰微、沦为二线部队的步兵,也悄然走上了战争艺术舞台的中央,对骑兵的地位发起了挑战。
弗兰德斯和瑞士地区的城邦和乡村,从未忘记如何利用长矛手来对抗法国和日耳曼封建领主的骑士,而英格兰人更是在与苏格兰人的长期战争中,学会了如何利用长弓手与下马骑士协同作战。进入14世纪后,英格兰人的弓箭手和下马骑士在克雷西、普瓦捷、阿金库尔等历次会战中屡次击败全欧洲最为强大的法国重骑兵,迫使高傲的法国骑士们不得不学习英格兰人的战术,命令骑士们下马投入作战。而瑞士人的长矛手,则凭借着目空一切的勇气、严整的队形和纪律以及手中的长矛,唤醒了方阵战术的活力。他们击败了每一支敢于向自己挑战的封建重骑兵部队,让步兵重新成为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并最终演变成了近代常备军步兵的雏形,而统治文艺复兴时期的长矛与火枪战术,事实上也不过是瑞士长矛纵队在火药时代的变体。
诚如查尔斯·欧曼爵士在本书第一卷中所言,西欧的封建制度,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因维京人和马扎尔人入侵而诞生的军事制度,而维持这种制度的核心,便是骑士在战场上的压倒性战斗力。而当骑士们的甲胄再也无法抵挡长矛方阵的前进之时,封建制度本身也走向了衰亡。随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和希腊智慧的复兴,西欧终于在经历了1000年的中世纪时代之后,走出了封建城堡所投下的阴影,走向了文艺复兴时代的曙光。
关于本书
作为原英国皇家历史协会会长查尔斯·欧曼爵士在战争艺术领域的传世之作,《中世纪战争艺术史》毫无疑问是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著作。该书第一卷起自罗马帝国的衰落和中世纪的开端,终于十字军时代的结束,全面又不失详细地介绍了欧洲战争艺术从以重步兵为核心力量的古典时代及古典晚期时代,走向以骑士和重骑兵为核心的中世纪盛期的发展过程。
而第二卷则起自十字军时代结束后,西欧战争艺术的发展和演化,终于中世纪的结束。其全书脉络转向骑士如何在英格兰长弓、瑞士纵队等新生的步兵战术冲击下走向衰落的历程,其间还穿插了对中世纪后期的盔甲、工事、攻城技术的介绍。
必须提及的是,与电子时代到来前的所有著作一样,由于在查阅、校对不同语言、不同时期的资料方面以及文字编辑方面的困难和局限,欧曼爵士在本书中也会犯下一些笔误,而他的一些观点在今日也可能会显得有些保守或者陈旧。本人在翻译过程中,已经尽可能对欧曼爵士的笔误(例如对左翼和右翼的记载前后冲突以及地图与文字描述不符等)进行了修正,而对于其观点是否存在过时之处,则只能交由各位读者自行判断了。本人作为译者只能恪尽职责,将欧曼爵士的观点甚至语气尽可能原汁原味地还原在各位读者面前。
作为译者,本人也必须向读者致歉,自2018年1月《中世纪战争艺术史》中译本第一卷出版以来,时隔整整四年时间,本人才终于完成了第二卷的翻译工作。事实上,本人在《中世纪战争艺术史》第一卷出版之后,便立刻展开了第二卷的翻译工作。但由于其间穿插着《战略:拜占庭时代的战术、战法和将道》以及《西方世界的决定性会战及其对历史的影响》第一卷的翻译工作,《中世纪战争艺术史》第二卷的翻译工作直至2021年才终于完成。也许唯一值得欣慰之处,便是在这几年间,本人对中世纪的研究和了解已经有了长足进步,而第一卷在译名、头衔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谬误,也在第二卷中得到了更正。举例而言,法国贵族常用的名字Hugh在第一卷中被错误地译作休米,第二卷中则被改为正确的于格。若将来第一卷能够得到加印或者再版的机会,这些错误也将被一并修正。
如第一卷译序所言,本人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机会,将这部《中世纪战争艺术史》带入中文世界,并将其列入由本人所开启的指文《战争艺术》系列丛书,以欧曼爵士这部著作来覆盖战争艺术发展史的中世纪部分。本书中译本前后两卷相加多达70余万字,在翻译过程中,删去了原书中第十三章的部分内容(特此说明),只希望本人浅薄的知识和能力不至于使欧曼爵士的这部巨著失色。
王子午
2022年1月于北京
查尔斯·威廉·欧曼爵士(18601946):原英国皇家历史协会主席、战史学家,曾就读于温彻斯特大学和牛津大学,1905年被推举为皇家历史协会主席,并于1920年被授予爵士勋位。欧曼爵士一生出版著作达四十余部,涉猎范围从罗马帝国后期一直延续到*一次世界大战,其主要研究范围则为中世纪和拿破仑战争时期。除《中世纪战争艺术史》以外,还著有《拜占庭帝国史》《半岛战争史》等传世著作。
译者简介:
王子午(1987),战史学者,原《战舰》《军人志》执行主编。长期从事于西方、日本战史及战争艺术史的研究工作,著有《日本武士战争史》等专著。2015年提议制作战争艺术丛书,至今为该丛书译有《亚历山大战史》《战略:拜占庭时代的战术、战法及将道》《西方世界的决定性会战及其对历史的影响》等译著。
译序
第六章 从哈斯丁会战到长弓崛起前的西欧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12 世纪至 13 世纪的西欧军队
第三节 英格兰人的会战和战术
第四节 13 世纪的英格兰会战和战术
第五节 欧洲大陆的会战
第七章 武器、防御工事和攻城武器
第一节 武器与盔甲
第二节 防御工事
第三节 攻城武器
第八章 英格兰与威尔士、苏格兰的战争:长弓的发展(1296年至1333年)
第一节 爱德华一世及其威尔士战争
第二节 英格兰与苏格兰的战争
第三节 苏格兰战争的继续
第九章 长弓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应用(1337年至1396年)
第一节 百年战争的开始与爱德华三世的军队
第二节 长弓在法国的应用克雷西会战
第三节 从克雷西会战到普瓦捷会战
第四节 普瓦捷会战
第五节 纳瓦莱特会战与阿尔朱巴罗塔会战
第六节 法国与英格兰的战事和爱德华三世的政治失败
第十章 火药与火炮(1250年至1450年)
第一节 火药与火炮的发明
第二节 14 世纪与 15 世纪战争中的火炮
第十一章 瑞士人
第一节 瑞士步兵的起源
第二节 瑞士军队的标志性武器和军事制度
第三节 15 世纪的瑞士会战
第四节 瑞士步兵衰落的原因
第十二章 佣兵大队:14世纪至15世纪的意大利战争
第一节 早期佣兵部队
第二节 晚期佣兵部队
第十三章 1230年至1500年间的近东战争艺术
第一节 东南欧与奥斯曼突厥人
第二节 东欧:胡斯军及其战术体系
第十四章 15世纪的西欧战争艺术(1400年至1485年)
第一节 英法百年战争的延续:阿金库尔会战与亨利五世的战略
第二节 英法百年战争的终结
第三节 玫瑰战争
总评 中世纪结束时的战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