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人生》梳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观念变革与实践创新,分为分为六编:大学与时代,人文与社会科学文化与价值,学生事务与思政教育,事业与人事理想与境界共六编,探索当代大学使用、校园文化价值取向和文科发展战略,解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特点,反思哲学、大学、文化、人生、事业、国家等复合关系,解读大学生和研究生成人成才过程中的学习、心理与生存困惑,激励当代青年寻求超越、提升境界、追寻美德与人格崇高。
①这本书介绍了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10大进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7大价值取向∥ 大学管理的文化品格∥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10大关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质量导向与发展战略∥ 文化围城 及其超越∥入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特点∥理解80后的7个观测点∥哲学视野中的大学、人生、事业、国家∥辩证思维的10个技巧∥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与人生定位∥心灵的5个规定与心理健康的6大困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与实践∥美德追寻与人格崇高等问题,内容丰富
总序
值此《欧阳康文集》出版之际,就个人的生命与学术历程做些回顾,以此感谢社会各方面长期以来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
用生命来体验和感悟哲学
回看已经过去的生命历程,似乎有一种趋向于哲学的生命运动和精神自觉。
1953年6月,我出生于四川省资阳县沱江边的一个文化家庭。父母早年都曾参加革命,后都从事教育工作,家庭教育严格、正统又规范。我在姊妹十人中排行老幺,除了父母的深刻影响,也受到哥哥姐姐们的特别呵护,是家中唯一有幸在幼儿园度过童年的孩子,并选入当时全县唯一一个五年制的小学试验班,由此比同龄人早一年进入资阳中学,成为初中1968级学生,进而体验到老三届的全部经历。
文化大革命中断了正规的课堂学习,却使我有机会较早投身社会实践的人生大课堂。16岁后,我随着当时上山下乡的知青洪流,去资阳县丰玉区迎接公社七大队二小队插队落户,在交白山下两度春秋的独立生活和与大自然的艰苦较量中体验到了真实的人生艰辛,也习得了全面的基本生活技能。1971年,有幸被招到铁道部建厂工程局一处做油漆工,从制造我国首个内燃机车的车辆工厂开启职业生涯,先后辗转于四川、河南、北京、陕西多处铁路建筑工地。基于人定胜天的朴素情感以及干什么就要像什么的执着信念,先后做过油漆工、电工,担任过共青团干部,曾获得局级工业学大庆先进个人称号。这一时期,我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成为工人理论宣讲员,进而从电工岗位被破格提拔到当时位于陕西咸阳的建厂工程局宣传部理论处,成为一名以工代干的宣传干部,从事《建厂通讯》的报纸编辑等工作。正是在宣传部门的工作中,我首次接触到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如饥似渴,彻夜畅读,产生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浓厚兴趣。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我鼓足勇气,在陕西报名参加考试,被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首批录入。陕西师范大学的哲学教学和研究力量在西北地区堪称顶级,厚重的汉唐文化与雄浑的西北风交汇,使得这里的哲学文化厚重博大,也使我的哲学梦在这里如愿启航。在这段日子里,我如饥似渴,潜心学习,用心钻研,在同学中首批加入党组织,担任了政教系团总支书记,参与组织了不少校系活动。学士学位论文《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有幸被选入学校的《社会科学论文集》。本科毕业后,我考上哲学硕士研究生,跟随刘修水教授攻读认识论,秉承宁可精写一篇,不必泛写十篇的信条,努力拓展知识范围,锻炼哲学思维,强化写作水平与创新意识。硕士学位论文《论主体能力》发表于1985年第7期的《哲学研究》上,并为《中国哲学年鉴》《新华文摘》等刊物选介与转载,获陕西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85年3月,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先后在李秀林教授、夏甄陶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攻读认识论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有幸应邀参加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还曾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哲学研究会负责人之一主编《青年哲学论坛》,先后邀请30多位著名哲学家为青年学子寄语,从中深受教育。1988年1月16日,在哲学系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社会认识论导论》全文37万余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收入胡绳先生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于1990年11月出版,多家报刊先后发表书评书讯予以充分肯定。该文获1992年陕西省优秀哲学成果奖和1995年国家*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988年2月起,我在陕西师大政教系任教,担任系副主任,5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协同创办中外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并任副主任,开展跨文化国际学术活动。1992年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担任政教系主任。
由于当时陕西师范大学还没有哲学博士学位点,为了更好地从事哲学研究,应武汉大学邀请,我于1993年3月调武汉大学哲学系工作,被增列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起在全国率先招收社会认识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1995年6月任武汉大学哲学系主任,积极筹建我国首家大学哲学学院。1996年12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挂牌,我有幸担任首任院长兼哲学系主任。1999年,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将哲学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合并为人文科学学院,我被聘为人文科学学院院长兼哲学学院院长。
应华中科技大学邀请,2000年10月,我到华中科技大学任校长助理,协管文科建设,先后担任哲学研究所所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等,2005年4月任校党委常委、副书记,先后分管学生、宣传、统战、工会等工作。2013年8月,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校党委副书记、常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高校中成立首家国家治理研究院,我被聘为院长,将更多精力投入国家治理研究和倡导善治之旅上。
回顾我的成长经历,最深刻的感悟,是应当用生命来体验和感悟哲学。正如我在哲学课导言中总会感叹的: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总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遇到很多与哲学相关的问题。回想起来,我自己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遇到了与哲学相关的思想困惑。在孩童年代,因为游泳险些被淹死而产生过对死亡的恐惧;在当知青的时期,一次因病注射青霉素引起休克,也让我产生了对人死亡以后永远不能复生的永远到底有多久的困惑;在当工人时期,曾产生过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天人感悟;在做共青团干部时期,曾因时代所限产生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读,并进而寻求正解。10年哲学求学之旅、30多年讲授哲学和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哲学的经历,使我加深了对于哲学的理解与应用。耳顺以来,我离开学校党政领导工作岗位,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将30多年前开启的社会认识论运用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新的思想高度和实践指向上关注世界、中国与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党和国家不断给予各种形式的鼓励,我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9年入选*跨世纪优秀人才、原人事部等七部委实施的百千万人才工程,2019年入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湖北省首届最美社科人,2020年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等。要特别感谢各级组织的关心和厚爱!感谢时代赋予的机会和挑战!
探索一条个性化的哲学研究道路
在大学从事哲学学习和大学教育教学已经30多年,一直致力于探索一条个性化的哲学研究道路。
在数十年的哲学之旅中,不断地有人问我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哲学。我的回答,一是为了解读自己的生命困惑,一是因为时代主题的造就。我在成长中秉持着虚一而静的人生信念和执着素朴的处世原则,这既影响了我的人生道路,也融会到我的哲学体验中。中国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则喜山乐水,主张德业双修、仁智双彰。在我看来,哲学作为人类对于最高智慧的追寻,具有爱智性、致极性、超越性和问题性等特征,体现着人类立足有限、追寻无限、超越极限的美好追求,既帮助人们寻根究底、追根溯源,也帮助人们解疑答惑,反思自我。如果要形象一点说,哲学有点像雅典王子提修斯手中的那一条线,帮助人们去走出思想的迷宫;又有点像星空中的北斗七星,帮助我们去找出人类发展的方向;同时它也像洞悉一切的魔镜,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确立未来发展的方向。哲学的真谛在于爱智、求真、向善、致美、崇圣,它们共同激励和彰显着人生价值,指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既表现在人们的终极性关怀与不懈追问中,也灌注在生命的每一个场所和瞬间。带着这份浓浓哲学味的人生信念和处世原则,我在数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未敢有过懈怠,总是努力前行,处处感悟着这种致极性和超越性的哲学魅力。
对哲学学术的思考,需要深厚的历史感,要善于从哲学的历史发展中把握人类哲学思想的演进逻辑,尤其要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史上的变革及其后续影响,还要善于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交汇点,探寻其中国化的基础和途径。而每个哲学家的研究实际上是高度个性化的,需要在中西马哲学的结合中构建起自己对于哲学和哲学观的独特理解,探析把握时代性哲学问题的自觉意识和方法论原则。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主张探索一条个性化的哲学研究道路,从对元哲学问题的探讨开始自己的哲学之旅,尤其关注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在1986年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于西安举办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三论学术研讨会上,我与孙晓文一道提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方法论》和《关于哲学形态学的思考》两篇论文,首次提出了哲学形态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主张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进而关注哲学思维的致极性特征,探索哲学研究方法论,并由此出发梳理哲学史,探讨当代哲学问题。《哲学研究方法论》60多万字,被纳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出版,先后获得*和湖北省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我较早提出应当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本性,拓展和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认识,与博士时期的导师夏甄陶教授就此合写了近10篇相关论文,提出了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人与世界关系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问题研究,由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率先激发,成为改革开放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突出领域,也是我长期关注的领域。我先后开展了关于认识本质、认识过程、认识中介与认识方法论等问题的系列研究,所著《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被纳入袁贵仁和杨耕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丛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社会认识论是我用力最深和最有独到见解的研究领域。在我看来,社会认识即人们对社会的对象性认识和人类社会总体的自我认识的统一,社会认识论探讨人们认识社会的特殊本质、特点、过程和方法,致力于揭示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之谜。多年来,我带领团队成员将社会认识论研究逐步拓展到社会认识方法论、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实践哲学、社会信息学等,进而拓展到对国家治理的多维思考。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为此专门成立了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聘请我担任会长。通过评审,该专业委员会组建起了由来自50多个高校的70多位成员组成的理事会,极大拓展了社会认识论的研究视域和研究队伍。
马克思曾经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我看来,这段话被恩格斯和共产国际刻写到马克思的墓碑上,成为其墓志铭,就是要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双重品格,帮助人们更加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更加合理地改变世界。为此,我历来倡导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践行中华文化的知行合一,并将其贯穿在工作和学术研究中。
我们主张哲学研究不仅要深入社会实践和人的日常生活,也要进入人的精神家园。我先后协助杨叔子院士主持完成*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研究,进而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完成了*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出版了系列丛书,主编了覆盖小学、中学、大学和面向社会的《中华民族精神》系列教材,主编的《民族精神精神家园的内核》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
以多种方式服务于社会文明进步
将哲学理念运用到各种工作领域,以多种方式服务于社会文明进步,也是哲学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在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期间,我将热情与智慧投向全校学生和学生工作队伍,每年给新生做大学与人生学术讲座,鼓励学工战线教师干部做有思想的实践者和会实践的思想者,极大激发了学工战线同仁们的创新创造热情,先后开创了党旗领航烈士寻亲红色寻访衣援西部公德长征医援西部心灵之约等学生工作品牌;积极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形成了《大学·文化·人生》学术著作;倡导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导向,主张在全员育人的同时推动全员自育,先后获得了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我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和第七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自2005年起全程参与了我国马克思主义被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学科和学术建设,参加全国相应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评审工作,尽心竭力开展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也拓展和深化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作为*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部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积极参与高校人文社会学科学术建设,参与有关政策规章制定和实践运作,推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和学风建设。作为*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首届秘书长和后续的副主任委员,积极参与组织高校哲学院系和哲学学科学术活动,推进哲学的学科建设。作为*第三届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努力协助主任委员杨叔子院士,积极推进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同时积极参加大学生命教育,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意识。作为湖北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积极参与社会调研,就协商民主政治建设、绿色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发掘等先后提出十余项政协提案,多项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由省委、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亲自督办,发挥了应有作用。作为中共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等,积极关心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及时建言献策,多项成果被主要领导批示,获得采用。
在担任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后,更是聚焦于国家治理问题研究,确立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宗旨,制定了全球治理、国家治理、省域治理、县域治理、基层乡村治理的研究版图,每年主办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和全球治理东湖论坛,持续推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作为首席专家主持*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等,完成中宣部、*和湖北省的重要委托科研项目,深入开展国家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出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多项重要奖励。国家治理研究院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十大改革智库、湖北省十大新型智库,成为国家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和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中国核心智库;2018年1月进入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榜,位居第18位;2018年12月进入中国大学智库百强榜高校A类智库。
重视对于科技前沿的成果及其哲学和方法论意义的探讨,关注复杂性问题、合理性追求、大数据等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和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方法论启示,开启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与团队成员运用大数据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在国内外首次用GDP总量、人均GDP、绿色GDP、人均绿色GDP和绿色发展指数五个指标综合评估湖北省和全国经济发展的绿色状态,先后发布了《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6年、2017年湖北卷和2017年、2018年全国卷,勾画出了中国绿色发展地图,引起了高度关注,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等。
目前,我们正在自觉将大数据运用到国家治理问题研究,创建大数据、智能决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工作坊,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驱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取得初步成果,经过中期评审,有幸获得国家社科规划办的滚动支持。
走向世界开展国际对话
哲学是世界的哲学,应当影响和造就哲学的世界。
基于这种认识,我的学术研究中有非常鲜明的世界意识和国际化特征。先后去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数十次国际学术会议,从事重大国际问题专题研究,做学术讲座,开展国际交流与学术合作,先后主办十余个高端国际学术会议。
对于国际学术交往的特别关注,既源于对哲学的人类性和世界性品格的理解,也得益于对于文化围城的特殊感悟。1995年9月到1996年9月,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和资助,我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我当时已经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和武汉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也被对方看作高级访问学者,受邀参加了一些重要活动,发现了各种形式的文化误解与文化隔阂,产生出对文化围城的特殊感悟。1996年1月,我应邀在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就此做了专题讲座,借用钱钟书先生讲婚姻、家庭和爱情的《围城》,来探讨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围城现象。所谓文化围城,就是一些东方人向往西方,不惜全盘西化,同时也有西方人批判西方,并寄希望于东方。超越文化围城需要观念的变革,也需要有效的桥梁。依托于这种认识和熟练应用的英语,我努力身体力行,搭建桥梁,探寻对于文化围城的超越之路。
首先,借助于各种机会和海外资源走向海外学术论坛,彰显中国学术。自1991年首次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来,先后应邀并获资助去到数十个国家,参加各种重要学术会议,做会议发言或讲座,承接国际合作项目,开展合作研究,介绍中国的学术和社会发展情况,产生了很好的学术反响。先后担任亚太学生事务协会主席、国际信息科学研究会创会主席、世界政治学会发展与政策分会副主席、国际哲学家协会常务理事、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理事等,在世界政治学大会、世界哲学大会、国际学生事务会议、国际信息科学研究会议、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等重要的学术论坛上传播中国声音。
其次,积极开展重要国际问题的专题研究。先后获十余项国际国内学术奖励或合作基金,就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德国统一与新种族主义、英国保守主义、欧洲一体化、亚洲价值观、美国价值观、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过程哲学与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学生事务等开展研究。还深入一些国家访问并开展国别哲学与文化研究,先后就古巴哲学与文化、越南哲学与文化、日本文化与中日关系、俄罗斯民族精神、印度哲学与文化、韩国文化与现代化、非洲哲学与文化等开展研究。先后十余次应邀去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参加学术会议,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和大学生命教育等。
再次,邀请国际学者为中国撰写哲学专著和学术论文。在英国研修期间,成功邀请42位顶级英美哲学家为当代中国撰写专题哲学和个人学术自述,主编了《当代英美哲学地图》和《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其与本人学术专著《对话与反思当代英美哲学与其他》于200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又次,结合所在单位和工作,以中国为中心设置主题主办国际学术会议。1989年4月在陕西师范大学主办长安·东亚·环太平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启国际学术交往之旅。作为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期间,首次将国际学生事务引入大陆高校,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了亚太学术事务协会2007年年会。自担任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以来,每年主办全球治理东湖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已经先后举办了七次重要国际会议,分别探讨了全球治理与国家责任、绿色发展、国际组织、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大国关系和地缘政治等的关系问题等,取得了很好的学术进展。同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对话,促进国际合作。
主编的《民族精神人民的精神家园》和合著的《在观念激荡和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先后被译为英文、俄文、土耳其文、吉尔吉斯斯坦文出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应邀参加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暨人文交流论坛等多种国际学术会,向国际朋友介绍中国抗疫情况和经验,加强了国际友谊与合作。
教书育人与英才共舞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与英才共舞是教师最为快乐的事情。
自1984年12月硕士毕业后,我便在陕西师大任教。1988年1月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一直在大学教书,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上课,既有基础课、专业课,也有公共课、研讨课。授课重视从问题出发,澄清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和基础理论,力求逻辑严密、表述准确,同时又努力做到旁征博引、生动活泼、视野广阔,争取知识性和思想性统一、互动性和启发性共舞,受到学生喜欢。
从1989年起成为硕士生导师,1993年起成为博士生导师迄今,已经指导了120多位硕士生和博士生。我努力把社会认识论研究与高端人才培养内在结合起来,鼓励研究生将社会认识论的前沿问题设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共同推进社会认识论研究。大家先后撰写了60多篇社会认识论系列博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已经毕业的有:《社会本体论》《社会理解论》《社会理想论》《社会评价论》《社会认识进化论》《实践意志论》《社会记忆论》《实践合理性》《实践规范论》《社会心态论》《实践批判论》《实践生存论》《社会风险论》《村治的逻辑》《国民素质论》《社会阶层论》《虚拟自我论》《技术生存论》《社会活力论》《社会信仰论》《社会时间论》《认知公正论》《社会认同论》《社会空间论》《文化交往论》《社会开放论》《文化自觉论》《精神家园论》《社会资本论》《民族认同论》《社会道德论》《社会真理论》《技术规律论》《社会幸福论》《信息复杂性》《虚拟空间论》《社会想象论》《生命价值论》《社会制度论》《社会共识论》《生态社会论》《认知极限论》《社会有机论》《城市正义论》《社会信用论》《社会预警论》《社会形象论》《生态权益论》等;正在研究的有:《民粹主义论》《道德底线论》《社会安全论》《传播正义论》《模糊认识论》《社会性格论》《社会危机论》《社会速度论》《社会情境论》《社会节奏论》等。要特别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奉献!此举把学术开拓、学科建设与高端人才培养内在结合起来,在博士生培养上形成了独特体系、丰硕成果和鲜明特色。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原副书记,哲学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华中学者领军岗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入选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0余篇,10余次获*和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持十余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多次出国出境从事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第一编大学与时代
第一章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观念变革与实践创新/ 3
一、 1977年恢复高考: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伟大历史起点/ 4
二、 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主要变革/ 5
三、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11
第二章建立当代中国大学创新体系/ 15
一、 建构大学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16
二、 大学创新体系的基本层次/ 18
三、 大学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 20
四、 大学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 23
第三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26
一、 大学功能与校园文化的价值论追问/ 27
二、 校园文化价值定位的基本依据/ 29
三、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选择/ 32
四、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三种重要价值/ 36
第四章大学管理的文化品格/ 38
一、 大学的文化使命/ 39
二、 大学文化的管理基础/ 41
三、 大学管理的文化使命/ 42
第五章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关系/ 46
一、 科学定位,合理定向/ 47
二、 分类指导,重在长效/ 49
三、 全面评估,贵在引领/ 52
第六章建立博士生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 55
一、 透析当前我国博士生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56
二、 建立我国博士学位的合理准入制度/ 57
三、 建立和优化导师队伍的有效机制/ 57
四、 抓住博士生培养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59
五、 把好博士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关/ 60
第二编人文与社会科学
第七章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质量导向与发展战略/ 65
一、 肯定成就,直面问题/ 66
二、 把握形势,明确任务/ 67
三、 坚持导向,建构机制/ 69
四、 端正学风,更新方法/ 70
第八章文科建设与理工科大学的综合化转型/ 73
一、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历史回顾/ 74
二、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背景分析/ 75
三、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基本任务/ 78
四、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基本思路/ 80
五、 华中科技大学的文科发展态势/ 81
第九章当前高校的文科教育和教学改革/ 85
一、 从振兴大科学和大教育看文科教改/ 86
二、 当前深化文科教改的可能性/ 87
三、 高校文科教改的基本方向/ 88
第十章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和价值导向性/ 93
一、 正确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和价值导向性/ 94
二、 自觉坚持和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规范和导向功能/ 96
三、 促进科学认识、价值导向与行为规范的合理统一/ 97
第十一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与方法论创新/ 100
一、 重视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创新/ 101
二、 反思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失范状态/ 102
三、 预测人文社会科学范式转换的基本方向/ 103
四、 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 105
五、 激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 107
第十二章加强理论创新 提升民族精神/ 108
一、 重视理论创新的特殊功能/ 109
二、 超越理论创新的现实障碍/ 112
三、 发挥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 114
四、 透析理论创新的特殊困难/ 115
五、 以复杂性的思维推进理论创新/ 117
第三编文化与价值
第十三章文化围城及其超越/ 125
一、 围城与文化围城/ 126
二、 文化围城的哲学解读/ 131
三、 西方现代化的含义/ 137
四、 20世纪世界现代化走向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139
五、 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历程/ 141
六、 深化我们的思想认识/ 142
第十四章全球化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反思与超越/ 146
一、 全球化、现代化及其实质/ 147
二、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及其挑战/ 149
三、 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认识历程/ 151
四、 当代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中面临的挑战/ 153
五、 着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55
第十五章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资源选择与价值取向/ 158
一、 从关于国学的可能界说谈起/ 159
二、 如何看待国学在近代以来的衰微/ 162
三、 如何看待国学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与当代意义/ 165
四、 在传承、批判、整合、创新中构建中国当代文化/ 168
第十六章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和共建/ 171
一、 正视现代病,透析人文与科技对立/ 172
二、 克服片面理解,重塑当代科学精神/ 173
三、 消除诸多误解,重建当代人文精神/ 175
四、 立足当代实践,探寻融通共建途径/ 177
第十七章当代青年的科学素养与人文境界/ 181
一、 从新的时代背景看科技和人文/ 182
二、 从人性高度看科学技术发明及其特点/ 184
三、 透析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对峙和冲突/ 189
四、 超越对立,走向和谐/ 193
第四编学生事务与思政教育
第十八章管理 服务 引领
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的探索与思考/ 199
一、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 200
二、 当前中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目标、机构、内容和特点/ 201
三、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事务工作的格局和理念/ 204
四、 探讨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206
第十九章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8
一、 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与对象/ 209
二、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的经验与优势/ 213
三、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4
四、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华中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216
第二十章提升党员先进性 带动全员自育/ 221
一、 学生党建工作中增强先进性的必要性/ 222
二、 找准现存问题,明确工作方向/ 224
三、 采取切实措施,带动全员自育/ 226
第二十一章强化责任意识 创新学生工作/ 234
一、 社会责任意味着什么/ 235
二、 华中科技大学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237
三、 学生工作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未来发展中的责任/ 238
四、 学生工作干部的地位和作用/ 239
五、 学生干部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技巧/ 240
第二十二章文化素质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245
一、 中国内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246
二、 中国内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 247
三、 当前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49
四、 在新的平台上创新文化素质教育/ 250
第五编事业与人生
第二十三章哲学 大学 人生/ 257
一、 哲学/ 260
二、 大学/ 268
三、 人生/ 275
第二十四章人生 事业 国家/ 282
一、 人生、事业、国家的基本关系/ 283
二、 人性的塑造与人的自我提升/ 284
三、 大学在人生事业发展中的定位/ 287
第二十五章辩论的思维/ 290
一、 辩论思维与辩证思维/ 291
二、 辩证思维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 292
三、 辩论思维的特殊困难与对策/ 295
四、 辩论思维的十大技巧/ 298
第二十六章反思现实 追求卓越
研究生期间的人生特点与干部素养/ 301
一、 研究生阶段的人生定位与特点/ 302
二、 研究生阶段可能面临的挑战或问题/ 304
三、 研究生的卓越意味着什么/ 306
四、 对研究生干部的几点希望/ 310
第六编理想与境界
第二十七章认识自我 挑战挫折 丰富生活健康心灵
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悟与思考/ 315
一、 认识自我,感悟心灵/ 316
二、 挑战挫折,反思困惑/ 322
三、 丰富生活,健全心灵/ 333
第二十八章加强学风建设 促进学术繁荣/ 337
一、 当前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38
二、 不良学风的主要危害/ 339
三、 加强优良学风建设的可能措施/ 339
第二十九章恪守底线 提升境界 践履笃行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与实践/ 342
一、 为什么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343
二、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353
三、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56
四、 领导干部的荣辱观问题/ 358
第三十章美德追寻与人格崇高/ 361
一、 人性和人的超越性/ 362
二、 人生境界多层次/ 365
三、 崇高境界与人的美德追寻/ 368
附录访谈与对话
经世笃学 其乐融融
访欧阳康教授/ 375
一、 率其胸臆 潜心治学/ 375
二、 历经辗转 锲而不舍/ 377
三、 教书育人 率先垂范/ 379
四、 虚一而静 上下求索/ 381
传承我校优良学风 唱响学在华中大
欧阳康教授就学风建设答记者问/ 383
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体验成就与快乐
访研究生导师欧阳康教授/ 387
与哲人一道思索
访欧阳康教授/ 390
一、 适应是改变的前提/ 390
二、 丰富的生活造就丰富的思维/ 391
三、 全员自育 自我认同/ 392
四、 追求内在的美/ 393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观照和发展自我
访欧阳康教授/ 395
第一编大学与时代
第一章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观念变革与实践创新/ 3
一、 1977年恢复高考: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伟大历史起点/ 4
二、 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主要变革/ 5
三、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11
第二章建立当代中国大学创新体系/ 15
一、 建构大学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16
二、 大学创新体系的基本层次/ 18
三、 大学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 20
四、 大学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 23
第三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26
一、 大学功能与校园文化的价值论追问/ 27
二、 校园文化价值定位的基本依据/ 29
三、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选择/ 32
四、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三种重要价值/ 36
第四章大学管理的文化品格/ 38
一、 大学的文化使命/ 39
二、 大学文化的管理基础/ 41
三、 大学管理的文化使命/ 42
第五章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关系/ 46
一、 科学定位,合理定向/ 47
二、 分类指导,重在长效/ 49
三、 全面评估,贵在引领/ 52
第六章建立博士生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 55
一、 透析当前我国博士生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56
二、 建立我国博士学位的合理准入制度/ 57
三、 建立和优化导师队伍的有效机制/ 57
四、 抓住博士生培养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59
五、 把好博士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关/ 60
第二编哲学思维的发生与演进研究
第七章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质量导向与发展战略/ 65
一、 肯定成就,直面问题/ 66
二、 把握形势,明确任务/ 67
三、 坚持导向,建构机制/ 69
四、 端正学风,更新方法/ 70
第八章文科建设与理工科大学的综合化转型/ 73
一、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历史回顾/ 74
二、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背景分析/ 75
三、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基本任务/ 78
四、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基本思路/ 80
五、 华中科技大学的文科发展态势/ 81
第九章当前高校的文科教育和教学改革/ 85
一、 从振兴大科学和大教育看文科教改/ 86
二、 当前深化文科教改的可能性/ 87
三、 高校文科教改的基本方向/ 88
第十章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和价值导向性/ 93
一、 正确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和价值导向性/ 94
二、 自觉坚持和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规范和导向功能/ 96
三、 促进科学认识、价值导向与行为规范的合理统一/ 97
第十一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与方法论创新/ 100
一、 重视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创新/ 101
二、 反思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失范状态/ 102
三、 预测人文社会科学范式转换的基本方向/ 103
四、 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 105
五、 激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 107
第十二章加强理论创新提升民族精神/ 108
一、 重视理论创新的特殊功能/ 109
二、 超越理论创新的现实障碍/ 112
三、 发挥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 114
四、 透析理论创新的特殊困难/ 115
五、 以复杂性的思维推进理论创新/ 117
第三编文化与价值
第十三章文化围城及其超越/ 125
一、 围城与文化围城/ 126
二、 文化围城的哲学解读/ 131
三、 现代化的本来含义/ 137
四、 20世纪世界现代化走向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139
五、 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历程/ 141
六、 深化我们的思想认识/ 142
第十四章全球化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反思与超越/ 146
一、 全球化、现代化及其实质/ 147
二、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及其挑战/ 149
三、 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认识历程/ 151
四、 当代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中面临的挑战/ 153
五、 着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55
第十五章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资源选择与价值取向/ 158
一、 从关于国学的可能界说谈起/ 159
二、 如何看待国学在近代以来的衰微/ 162
三、 如何看待国学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与当代意义/ 165
四、 在传承、批判、整合、创新中构建中国当代文化/ 168
第十六章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和共建/ 171
一、 正视现代病,透析人文与科技对立/ 172
二、 克服片面理解,重塑当代科学精神/ 173
三、 消除诸多误解,重建当代人文精神/ 175
四、 立足当代实践,探寻融通共建途径/ 177
第十七章当代青年的科学素养与人文境界/ 181
一、 从新的时代背景看科技和人文/ 182
二、 从人性高度看科学技术发明及其特点/ 184
三、 透析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对峙和冲突/ 189
四、 超越对立,走向和谐/ 193
第四编学生事务与思政教育
第十八章管理服务引领
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的探索与思考/ 199
一、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 200
二、 当前中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目标、机构、内容和特点/ 201
三、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事务工作的格局和理念/ 204
四、 探讨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206
第十九章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8
一、 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与对象/ 209
二、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的经验与优势/ 213
三、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4
四、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华中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216
第二十章提升党员先进性带动全员自育/ 221
一、 学生党建工作中增强先进性的必要性/ 222
二、 找准现存问题,明确工作方向/ 224
三、 采取切实措施,带动全员自育/ 226
第二十一章强化责任意识创新学生工作/ 234
一、 社会责任意味着什么/ 235
二、 华中科技大学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237
三、 学生工作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未来发展中的责任/ 238
四、 学生工作干部的地位和作用/ 239
六、 学生干部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技巧/ 240
第二十二章文化素质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245
一、 中国内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246
二、 中国内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 247
三、 当前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49
四、 在新的平台上创新文化素质教育/ 250
第五编事业与人生
第二十三章哲学大学人生/ 257
一、 哲学/ 261
二、 大学/ 268
三、 人生/ 276
第二十四章人生事业国家/ 282
一、 人生、事业、国家的基本关系/ 283
二、 人性的塑造与人的自我提升/ 284
三、 大学在人生事业发展中的定位/ 287
第二十五章辩论的思维/ 290
一、 辩论思维与辩证思维/ 291
二、 辩证思维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 292
三、 辩论思维的特殊困难与对策/ 295
四、 辩论思维的十大技巧/ 298
第二十六章反思现实追求卓越
研究生期间的人生特点与干部素养/ 301
一、 研究生阶段的人生定位与特点/ 302
二、 研究生阶段可能面临的挑战或问题/ 304
三、 研究生的卓越意味着什么/ 306
四、 对研究生干部的几点希望/ 310
第六编理想与境界
第二十七章认识自我挑战挫折丰富生活健康心灵
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悟与思考/ 315
一、 认识自我,感悟心灵/ 316
二、 挑战挫折,反思困惑/ 322
三、 丰富生活,健全心灵/ 333
第二十八章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术繁荣/ 337
一、 当前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38
二、 不良学风的主要危害/ 339
三、 加强优良学风建设的可能措施/ 339
第二十九章恪守底线提升境界践履笃行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与实践/ 342
一、 为什么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343
二、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354
三、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57
四、 领导干部的荣辱观问题/ 359
第三十章美德追寻与人格崇高/ 361
一、 人性和人的超越性/ 362
二、 人生境界多层次/ 365
三、 崇高境界与人的美德追寻/ 368
附录访谈与对话
经世笃学其乐融融
访欧阳康教授/ 375
一、 率其胸臆潜心治学/ 375
二、 历经辗转锲而不舍/ 377
三、 教书育人率先垂范/ 379
四、 虚一而静上下求索/ 381
传承我校优良学风唱响学在华中大
欧阳康教授就学风建设答记者问/ 383
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体验成就与快乐
访研究生导师欧阳康教授/ 387
与哲人一道思索
访欧阳康教授/ 390
一、 适应是改变的前提/ 390
二、 丰富的生活造就丰富的思维/ 391
三、 全员自育自我认同/ 392
四、 追求内在的美/ 393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观照和发展自我
访欧阳康教授/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