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四章,第一章为中华大蟾蜍养殖产业发展概况,讲述了蟾酥及其重要价值、相关政策和产业发展情况;第二章为中华大蟾蜍养殖模式,讲述了一体化养殖、生态箱养殖、功能模块化养殖和野生抚育等4种养殖模式的操作和特点;第三章为中华大蟾蜍养殖技术及蟾酥质量控制研究,讲述了蝌蚪、幼蟾、成蟾三个阶段的养殖技术,中华大蟾蜍资源分布特征以及蟾酥全产业链质量控制研究及成果;第四章为养殖注意事项,包括水质调控,蝌蚪期、变态期、幼蟾期管理,以及中华大蟾蜍常见疾病的防治和天敌的防控。
本书供中药资源研究人员及中华大蟾蜍养殖人员参考。
蟾,一个美好的名字。在古代传说里,蟾等同于月,蟾蜍为月之精华,蟾魄为月亮的别名,蟾宫就是月宫,蟾光即为月光,蟾钩指月牙,蟾盘指圆月,等等。
2300年前,屈原在《天问》中写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夜晚的月亮啊,你有什么德行,为什么死了又能重生?难道你如此美好的原因,是因为你腹中有蟾蜍吗?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了古人心中的天国:一边是太阳和扶桑树,另一边是皎洁的弯月,上面有一只大蟾蜍和一只小兔子,云雾缭绕。一轮弯月下是飞腾升仙的美女嫦娥。
由此看来,蟾蜍、兔子、嫦娥、月亮,从西汉末年起就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
关于蟾蜍和兔子为什么在月亮中,有各种传说和解释,理性的解释是:晚上观月的时候,可以看到月亮表面的阴影大致有两块:左边的那块较大,酷似张开四肢的蟾蜍,右边的那块则像奔跑的兔子,一动一静,一阳一阴。古人的想象为月夜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同时也说明蟾蜍和兔子是在村前屋后陪伴他们的伴侣。
同样,让我们对乡村田园生活充满向往的是南宋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是一幅江西上饶的夏夜图,树林溪桥,稻花飘香,蛙声伴奏。可以明确的是,在江南的夏夜里,青蛙和蟾蜍都在鸣叫,一个高亢,一个深沉。
带着蛙声一片的梦想,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蟾酥基地团队于2014年开展中华大蟾蜍养殖,山东单县、辽宁桓仁、吉林敦化、山东微山记录了我们奋斗的历程。每年初春数百万只蝌蚪黑压压、一群群分布在池塘水中的时候,都让我们充满欣喜和期待,这种喜悦一直持续到幼蟾一片片爬上岸。但随着幼蟾的不断死亡,以至于7月底所剩无几时,我们的失望和沮丧之情可想而知。袁隆平院士是我们的精神灯塔,他曾说过: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我们就是要做一粒实现中华大蟾蜍人工规模化养殖的好种子,让它在我们身上开花结果。在前行的路上,我们不断地积攒着力量和信心。2018年,我们编写出版了《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技术手册》,将中华大蟾蜍养殖的功能模块和生物保护模式利用的理念进行了介绍。近年来,我们在不同地区根据不同环境,对养殖模式及技术应用进行了探索。我们认为模式和技术是蟾蜍养殖的关键,而这两者都要遵从自然条件下蟾蜍的习性。本书聚焦一体化养殖、生态箱养殖、功能模块化养殖、野生抚育这4种养殖模式及相关技术,并将蟾酥全产业链质量控制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应用,系统介绍了中华大蟾蜍成功养殖的经验,兼顾了实操性和学术性,许多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我们蟾酥基地团队在国内首次提出。
通过多年的摸索,我们总结了中华大蟾蜍养殖成功的四步曲:第一步,蝌蚪养殖变态成幼蟾,幼蟾上岸体重必须要达到0.2g以上;第二步,上岸第1月,幼蟾以较高成活率尽快长到1g,度过生命的极度危险期;第三步,上岸第2月,1g的幼蟾以较高成活率长到5g,并完成颗粒饲料驯化,度过生命的次危险期;第四步,上岸第3~4月,5g的蟾蜍以极高成活率长到50g,完成蟾酥鲜浆的积累。中华大蟾蜍体重达50g即可出栏取浆,加工成蟾酥。上述养殖过程概括为保活和升酥两个阶段。
我们为自2010年以来由于两栖环境的减少和致死性利用而导致的野生中华大蟾蜍资源日渐衰竭的现状感到痛心,真切地期昐辛弃疾笔下的蛙声一片能重新回到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为此,我们团队及时将亲身实践总结出来的中华大蟾蜍养殖的研究和应用成果编辑成册,毫无保留地与中药资源研究人员及中华大蟾蜍养殖人员分享。我们在山东微山养殖基地养殖中华大蟾蜍的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省微山县南四湖综合管理委员会、微山县渔业养殖试验中心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养殖户朋友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此书出版后,希望连同《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技术手册》一起,提高全社会对中华大蟾蜍的认识,提高养殖户的养殖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适宜养殖地区的政府部门扶持和发展中华大蟾蜍养殖产业;同时也为中药资源学学科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二二年七月十日于上海
詹常森,中药学博士、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任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主任、上海中药固体制剂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菏泽和黄生物资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担任社会职务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人参属植物研究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药学会生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致力于中药现代研究与成果转化,2011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章 · 中华大蟾蜍养殖产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 蟾酥及其重要价值
第二节 · 蟾蜍养殖相关政策
第三节 · 蟾蜍养殖产业发展概况
第二章 · 中华大蟾蜍养殖模式
第一节 · 一体化养殖模式及特点
第二节 · 生态箱养殖模式及特点
第三节 · 功能模块化养殖模式及特点
第四节 · 野生抚育养殖模式及特点
第三章 · 中华大蟾蜍养殖技术及蟾酥质量控制研究
第一节 · 蝌蚪养殖技术研究
第二节 · 幼蟾(体重5g阶段)养殖技术研究
第三节 · 成蟾养殖技术研究
第四节 · 蟾酥全产业链质量控制研究
第四章 · 养殖注意事项
第一节 · 水质调控
第二节 · 蝌蚪期管理
第三节 · 变态期管理
第四节 · 幼蟾期管理
第五节 · 疾病防治
第六节 · 天敌防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