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办扬波中学创立于1992年,是上海市创办的首批5所民办中小学之一。目前学校有24个初中班级、6个高中班级,是一所面向全市招生的完全中学。学校占地21.6亩,建筑面积14396平方米,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
多年来,学校以适合学生,成就未来为教育理念,以家园、学园、花园和乐园的创新型生态文明学校为办学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校的校训是崇尚真理,追求卓越。办学30年来,学校因学风好,校风正,质量佳,效益高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扬起风帆的奋进,波澜不惊的引领
国家督学 杨国顺
20世纪末的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对上海提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期待,不仅给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给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而民办扬波中学的第一任校长徐璋荣,以开风气之先的智慧和敢吃螃蟹的勇气,在闸北区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下,创办民办扬波中学,其被列为全市第一批五所民办学校之一,充分体现了他可圈可点的教育信念,以及可歌可泣的教育情怀。
在当时办学条件极具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经过历任校长袁海男、沈黎明、谷光辉一茬又一茬接力棒的共同拼搏与尽责尽能,以及全体教职员工的同心协力,民办扬波中学进入了快速、稳健发展的而立之年。这是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30年,也是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30年,更是与时俱进,品质取胜的30年。如果以扬波校名的两个字概括,更可称得上扬起风帆的奋进,波澜不惊的引领的30年。
本人以扬波校名概括两句话的寓意,就是因为现任的乐霆校长于2016年到岗后,带领党政班子的团队合作,用短短的几年时间,让原本有点破败老套的校园环境,发生了如同脱胎换骨的变化和凤凰涅槃的重生。让学校在创建家园、学园、花园、乐园的焕然一新中,体现了低调而不张扬,求变而不奢华的风格,更彰显了全体扬波人,在不忘初心中因人施教的默默耕耘;在牢记使命中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
在纪念民办扬波中学创办30周年之际,学校党政班子领导汇聚了全体教师的心血,收集了在加强党建工作、依法规范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提升科研和课题研究水平等方面的近80篇论文,编辑出版《蕙风扬波逐梦乐园:上海市民办扬波中学教育研究论文集》一书,作为献给学校创建30周年的礼物。本人认真浏览学习后,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 在办学理念上,具有方向性与导向性的引领
学校已汇集所有撰稿者文本的内容中,涉及办学思想和理念方面,紧扣崇尚真理,追求卓越的校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新时代教育命题。从办学思想和理念上,体现了学校育人方式转变、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改革,这是难能可贵的。
- 在学校管理上,彰显整体性与规范性的一致
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国务院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民办扬波中学特别重视加强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并且始终坚持依法规范办学。论文集中的《关于新时期民办学校党的建设整体提升实践与思考》一文,体现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监督保证作用的整体性,并且与学校依法办学规范性上相得益彰。
更需要赞赏的是,在庆祝建党百年华诞中,民办扬波中学的课程育人上,连续三年开展了与红色经典基地遵义四中的合作,推进了两校学生行走红色地标,探寻百年党史的主题研学实践。在此项红色经典的社会实践考察中,很多学生在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的带动下积极学习,体现了以党建带团建促队建的改革思路,得到了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和市政府网站的支持,这是红色经典接地气的有效落实。
- 在课程教学上,表现探究性与开放性的融合
民办扬波中学办学30年来,需要肯定的是,十分重视探究性课程建设和开放性课堂教学的改革,这体现了该校教师立足讲台的仰望星空,三尺教鞭的注重育人。经过多年的积累,学校形成了德育、学科高阶、科创、体育和艺术五大类课程群,从论文集中可以发现,至少有4050篇论文体现了学校五大类课程群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有限课堂,无限探究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的探究性学习》和《传承开拓育学力,笃行致远现研值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研学实践课程的实践》等论文,充分彰显了开放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平等,教与学的自由,教与学的快乐,教与学的分享。特别是在双新和双减背景下,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不仅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且是注重于学生匠心、匠技、匠能、匠艺、匠才和匠学能力的培养,这是值得可喜可贺的。
- 在教师发展上,体现专业性与合作性的并重
民办扬波中学办学30年的成功经验,是历任和在岗的校长始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果。从论文集的文稿中可以感受到,教师的自身能力和素养,顺应了学科理智性,实践反思性,团队合作性的专业发展趋势和特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市教*20202021年组织全市民办中小学申报青年教师团队合作发展项目中,民办扬波中学连续两年获得认可和批准,在民办中小学申报项目中是不多见的。
据此,不仅表明该校中年学科带头人的骨干梯队建设是很好的,而且说明青年教师团队合作发展的后劲,都是值得称道和点赞的。从教师提交的文稿中可以看出,很多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都有所提升,充分发挥了以师德引领学生的品德,以师风引导学生的学风,以师道引导学生重道的正能量作用,让教师体验和感受了桃李满天下,源自师生情的喜悦和幸福。
- 在学生成长上,注重综合性与自主性的结合
学校教育的一切,不仅是为了学生的学业和能力的进步,更是为了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发展。从教师研究论文集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在关注学生成长发展上,凸显了中国根、民族魂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与胸襟以及未来国际竞争能力的浸润和渗透。同时在学生思想品格、意志毅力、智慧思维、坎坷挫折、创新实践等方面,强调了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自主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在教师论文集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来自数学课堂》《深入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的思考》《核心素养,由表及里生成于课堂以〈表里的生物〉教学实践为例》等文章,都是围绕五育并举、学科育人的定位,根据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原则,体现了每一位教师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能力,使学生增强了自主独立、自律意识、自强不息、自觉包容、自我担当、自励奋发的综合素养,从而保证了学校确立人格健全,力学笃行,自主创新,国际视野培养目标的践行和有效。
我国富有民族大义和责任担当的民营企业家任正非说,教育就是要让最优秀的人,教更优秀的人。这是对教育内涵极好的诠释,也是教育事业极高的境界。因为教育的内涵,就是要弘扬教师是所有职业中最优秀群体的风范;教育的境界,就是要传诵学生的发展,人人有才,个个精彩;人人是才,个个出彩;人人成才,个个喝彩的风尚。在民办扬波中学创建30周年之际,以乐霆校长领衔的党政班子倾注全力,全体教师倾注全心,共同为学生发展倾注全情的教师研究论文集,让在位的全体教师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提得起神的总结育人教书的感悟和经验。这对历任老校长创业中的责任担当,历年老教师教学中的无私奉献,历届老校友成人中的成功成才,应该是最好的肯定,也是最好的回馈,更是最好的感恩。本人以此为序,作为对民办扬波中学创建办学30周年的纪念。
2022年7月2日
乐霆,1956年生,维吾尔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校长,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副理事长,第七届上海市督学,上海市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
1980年进入上海市回民中学工作, 1998年担任该校校长,形成了创造适合各民族师生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的办学思想。2006年进入上海市民办扬波中学工作,现任该校理事长、校长,提出了适合学生,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
先后荣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获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序 扬起风帆的奋进,波澜不惊的引领 杨国顺
教育管理
一心民情担使命,一路民歌唱育人 乐霆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卓越学子发展评价平台构建与应用的研究 乐霆
关于新时期民办学校党的建设整体提升实践与思考 施恩全
深入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的思考 章炯毅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学教育中的实践探究 宋晋贤
科研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孟小红
教学论文
因材施教 吴子静
锤炼学科必备知识提升学生语言素养 孟小红
小说教学的厚与薄 王萍
诗歌教学中对语言敏感性的培养 刘涛
1 X阅读教学模式实施策略初探 何薇
素养导向下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孟小红
双减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为例 谢玮
核心素养,由表及里生成于课堂
以《表里的生物》教学实践为例 赵严雯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引领 骆虹华
初中生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实施路径
以《城南旧事》为例 王晶
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实践与运用
以七年级名著阅读《西游记》为例 陈晓怡
名著任务书作业设计
以《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谢玮
《聊斋志异》错位叙事艺术研究 蒋强龙
诗歌教学探索之深入与浅出 王萍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为何、如何 孟小红
巧设问题,使文本解读更有效 王萍
创新意识的培养来自数学课堂 朱武巍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章炯毅
刍议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邹群伟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分析 邹群伟
浅谈教学过程中数学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基于课程标准的数学课堂反思 张艳娜
浅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李清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分层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张佳佳
发挥几何画板优势,为数学课堂增添色彩 张佳佳
基于因材施教思想的教与学的实践探索 张艳娜
数形结合法在初等数学中的应用 韩园园
创设自主管理,让学生个性成长 张佳佳
高中填空题的两种特殊解法 邹群伟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过程味 朱武巍
基于项目式学习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探究与实施 李清泉
数学综合题解法探讨 邱训华
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黄勇
要点导图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蔡楠楹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以上海牛津版初中英语7B Unit 9 reading: Mr. Wind
and Mr. Sun 公开课为例 陈赛赛
简析新课标下的英语课堂创新教育 石娟
外刊网络新闻引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证研究 赵伟娜
浅谈体验式主题教育如何实施并渗透于初中英语教学
以初中行为规范主题教育公开课为例 陈赛赛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索
学生实验操作复习课教学研究 陈晓倩
因学生之材正确处理教材 周军华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叶晨
中考改革背景下促进物理实验复习的深度学习
以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和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为例 宋聪欣
多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 宋聪欣
课堂活动的设计与思考
以《滑轮》为例 刘丹
依托导学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朱柳菊
趣学化学的方法探究 吴雪梅
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的几点思考 夏鲜竹
立足双减,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以化学语言的专题复习为例 吴雪梅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微课程对学科德育渗透的探索 夏鲜竹
中考改革背景下化学实验课教学方式的改变
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为例 吴雪梅
有限课堂,无限探究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的探究性学习 施恩全
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的改进与设计 胡铮霖
生命科学与地理跨学科案例分析
以跨学科案例之旅行篇为例 邹怡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原则 屈建明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思维培养研究现状与启示 曾睿
初中体育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与应用研究 高雅颖
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高雅颖
双减背景下教师对中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的干预研究 王相国
改教学方法,强教学手段,提课堂效益 顾奕
双减背景下打造真实高效体育课堂的实践探索 卞小明
武术情景化教学实践研究
以九年级武术少年短棍为例 盛兴元
有关初中男生引体向上项目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王相国
基于微信平台的初中学生课外体育合作学习研究 贺俊
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贺俊
德育案例
传承开拓育学力,笃行致远现研值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研学实践课程的实践 宋晋贤
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思考与尝试 李清泉
乐在一起,让心飞扬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分析 夏鲜竹
润心慧行,建五爱班级 赵严雯
依托课程设计开展劳动教育的初探 宋晋贤
踏进春光、玩转春意、认知自我、体验职业
民办扬波中学生涯体验日活动案例 黄勇
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班级 邹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