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山西文学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即是女性文学的崛起——蒋韵、葛水平、孙频、李燕蓉等均走向全国,形成一股强烈的冲击波。
《现代晋域女性文学史略(1920-2020)》立足三晋大地,聚焦女性写作,溯源早期“民国才女”石评梅,追踪中期“飞毛手”王樟生等,试图从整体历史视野出发,对现代山西女性文学之生成、发展、代际谱系等做出逻辑梳理。
《现代晋域女性文学史略(1920-2020)》作者首次在该领域引进文学史建构意识,力求溯史钩沉、考镜源流,对各时代社会文化思潮与文学关系之研究,对晋域女性文学代际划分与形态描述,均显学术功力和独到洞见。
这一天印象很深,从傍晚到翌日清晨,一则有关文学并且极富诗意的信息,反复萦绕于眼前,这就是关于山西著名女作家蒋韵写另一女作家东藜的散文,题为《我的朋友,她在榆次,爱田野》。
一篇小小的记人随笔,却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诸多人生与文学的感悟。
起初是山西女评论家吴言的推介:
蒋韵姐说:没有比东藜更热爱榆次的人了!能爱一城守一城的人是幸福的!
接着是山西女作协老同学陈威的评赞:
小说家写散文,很生动很细腻,以这种方式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东藜。
其后又看到著名女作家葛水平的应和:
人间烟火不息,庭院雪花满地。说的是山西女人。
第二天一早,又读到刘媛媛教授一段欣然的感慨:
文学于女性最好的回馈在于,面对枯燥的生活,让她们在心底生出诗意。
一直处于这样一种文学的、诗意的氛围里,而我却因手头工作无暇阅文,甚感遗憾。直到夜深人静提交了抽象的科研报告,才赶紧打开蒋韵散文读之。这一读,扑面而来的是一个非常个性的世界,那么传统、朴素,却又那么诗意、特立独行的生活姿态。作者写一个生活在古老小城、相识四十多年的朋友——女作家东藜:“经常,我的朋友,闲暇时,在她的榆次,随便乘上一辆开往郊外的公交车,并没有目的,且行且看,觉得哪里有入眼的风景,就在哪一站下车。有时,是一片小树林,有时,是一条尚还清澈的小河或者渠水,有时,就是一片成熟或者正在成熟的田野,她下车,深呼吸,走进田野中——那是让她安心、安静和心生愉悦的日常。”文中写到东藜不会开车,但她就是用这样最传统的方式出行,开往乡村的任何一辆大巴,都可以将其带进如画的风景,给其新鲜的惊喜和抚慰……这使她的身上,总是比别人多一点透彻、朴素、辽阔而沉静的味道,就如同阳光下的北方原野。如蒋韵所说:“假如你读过我朋友东黎的著作,小说或者散文……你一定知道,她的文字就如同她这个人一样,在今天这个时代,是多么大气、稀有和珍贵。读她的文字,会让一颗浮躁的心,安静下来,沉静下来,会让你拨开浮华的迷雾,渐渐听到世界深处的声音,自然深处的声音,还有,人心深处的声音,感受到生活本身真正的重量——它的美,它的鲜活,它的丑陋,它的丰厚,它的悠长宁静和永恒伤痛,以及无以伦比的朴素诗情。”于此,让我又想起葛水平与张雅茜的一段对话,很是耐人咀嚼:
张:是我眼中心中的东藜,独一无二,遵从自己的心活着,没有被“潮”污染,自由自在。
葛:雅茜姐也是独一无二,想你那一身素净的蓝,天空一样净,人间情绪全都化开了。
蒋韵、葛水平和张雅茜都是我在本书中写到的晋域女性作家代表。她们的书写和对话,恰恰体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心性,富有情怀地在这世间生活着、创造着,给自己也给他人带来文学的审美,散发出生命的能量与磁场。记得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评价著名诗人荷尔德林时说过他的一句诗:“人类充满劳绩,但他们仍诗意地生活在这大地上。”我们的女性作家正是这样,她们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中充满这样那样的曲折,但重要的是,她们体验着这生活的赐予,书写着这人间的记忆,或痛苦或悲伤,或喜悦或美好,一切的一切,都融化为她们笔下的涓涓文字和一篇篇作品。
侯文宜,文学博士,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知名批评家,山西省“三晋英才”入选者。主要研究美学、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主持国家、省级项目八项,出版专著《当代文学观念与批评论》《中国文气论批评美学》《文学双桅船:理论与批评》《近古批评史与郝经诗学》,合著有《廿世纪山西文学史》《山西文学大系》《山西文坛风景线》等。曾获山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及赵树理文学(评论)奖等多种奖项。
绪论 世纪回溯:现代社会转型与女性写作的崛起
一、现代转型与20世纪早期浮出地表的晋域女性文学
二、革命建设年代中的曲折成长
三、改革开放时代的异峰突起
四、同新世纪一起走来的“黄土地上女作家这个群
五、代际之间的自然形成与文脉谱系
第一章 觉醒时代的文学呼唤与追梦(1920-1930年代)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第一代女作家
二、以笔呼号:“民国才女”石评梅的创作生成
三、女性解放思潮与石评梅的浪漫感伤文学
四、从个体抒吟到后期唤醒社会的多文体写作
五、关露、吴曙天等新女性的文学抗争及自传体特色
第二章 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激情下的文学书写(1940-1970年代)
一、一段被忽略的女性创作与第二代女作家
二、时代洗礼下共同文艺理想的形成
三、革命建设主题与郁波、段杏绵等的“红色叙述”
四、个性才情与王樟生、彦颖的诗及其他创作
五、不应为政治而湮没的文学史意义
第三章 新时期历史反思中的文学叙语(1980-1990年代)
一、“新启蒙”思潮与第三代女作家
二、“伤痕文学”中成名与蒋韵人生探寻的理想主义小说
三、雪珂、程琪的基层阅历与改革文学创作
四、高芸香的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小说
……
第四章 世纪之交多元开放的探索文学(2000-2020年·上)
第五章 生活激变时代的新体验文学(2000-2020年·下)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