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早期电影改编理念与实践切入,首先论述了新中国电影发展中对延安文艺经验的沿袭及“十七年”时期电影改编策略,通过讨论随着历史语境和话语更迭而变化的“十七年”时期电影改编,试图勾勒出这一时期电影改编所具有的丰富历史细节与复杂知识处境;其次梳理了“十七年”电影中的“农村”想象与乡土经验表达,思考具有普遍性的对于命运的挣扎在这一时期电的影改编中如何被挖掘及呈现,最后将视角聚焦于“民间”,探寻民间叙事改编实践背后连接着的不同文化生产模式、价值认同和文学想象。
今年春天,张歆告诉我
她近期要完成一本著作,
内容是有关1949—1966年
电影改编的问题我当时很
惊讶,虽然她的博士论文
写的是新中国少数民族文
学史,但是完成一本电影
改编的专著也不容易。当
我拿到她的著作时,非常
感动年轻学者的勤奋,她
在教书之余还写了二十余
万字的专著,实属难得。
感动之余,与张歆相识的
影像在我脑海中循环播放
。我认识张歆是她读博士
一年级的时候。具体时间
不记得了,似乎是一次我
参加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
族文学专业钟进文和杨春
教授的硕士研究生的答辩
,答辩结束,出电梯的时
候,钟教授介绍了他新招
收的博士生,其中之一就
是张歆。虽然相识的桥段
记忆不清,相识于偶然,
但我们之间交往却持续了
下来。最初的相识,并未
留下什么印象,但有一次
因为找一本书,在太上共
享资料群里,我发出了求
书信息,张歆私信发给了
我需要的书籍。之后,好
像养成了习惯似的,有啥
需要的资料,我首先就求
助于她。她每次都会费尽
力气到处帮忙查找,包括
到图书馆复印、扫描。在
资料查找、交换的过程中
,发现我们都很关注新中
国初期(1949-1966年)
这一段文学史,只是她关
注作家作品,尤其是少数
民族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而我当时在研的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话语
与民间文学的理论建构
(1949—1966)”正是对
这一时期民间文学研究的
梳理,所以我们之间有了
更多交集,这恐怕也是我
们之间交往越来越紧密的
缘由吧。
在当代文学史的梳理中
,1949—1966年的资料耙
梳、理论阐述都比较成熟
,但对这一时期少数民族
文学与民间文学学术史的
梳理并不多。而我们两人
恰恰各自关注其中一个领
域。我当时申请课题的时
候,就已经意识到对这一
时期民间文学梳理无法越
过少数民族文学,但由于
自己并非文学出身,总是
发怵去碰作家文学研究,
潜意识总是想避开这一部
分。与张歆结识后,她经
常给我提供自己看到的材
料,包括当时的作品、电
影等,见面的时候。她经
常都是拿着移动硬盘,里
面经常存放着大量的文本
、影视资料。同时,我也
给她灌输民间文学的研究
理念。当时我给她说到萧
甘牛、《一幅壮锦》,也
跟她聊到义和团故事的搜
集等,以及当时在云南、
广西民间文学搜集工作,
这些后来在她这本书中都
有体现,她专章论述了“‘民
间’向度与影像越界”,在这
一童中,她结合当时文学
影视对民间文艺资源的利
用与转化阐述了“影像重述”
与走向民间的动画电影。
她在论述中当然还有一些
不成熟与不自恰之处,但
是她涵括民间与作家的视
野,无论是对少数民族文
学还是民间文学都是一个
拓展。特别引起我兴趣的
是,她对《渔童》的论述
,她跳出了就作品阐释作
品的范式,而是结合搜集
整理者张士杰及20世纪五
六十年代民间文学搜集整
理思想、新的人民文艺方
向等统合论曼t这样她所呈
现的《渔童》影像建构、
文化表述就凸显了整体性
,而不是碎片化或个案表
达。我记得她当时在孔夫
子上购买了义和团故事资
料,同时也邮寄给我,我
们在共享资料的同时,也
听她讲述自己对《渔童》
这部影片的“新认知”。这次
阅读书稿,我觉得她在最
初思考的基础上又前进了
一步,她关注到电影改编
中对皮影戏、民间歌谣、
民间故事等不同文类的跨
越与兼容,尤其是她改变
了之前从“大概念”“理论”出
发论述的“毛病”,而是着眼
于文本细读与样例分析,
从研究对象出发将历史记
忆、口头诗学等理论内化
到自己的论述中。对于作
家文学这块我不敢妄作评
论。但看完她对《柳堡的
故事》《李双双小传》的
阐释,脉络清晰,可读性
强,《柳堡的故事》的导
演、影片中的角色对话跃
然纸上,形象生动,同时
她又对当时文学、影视作
品中的爱情、革命、乡村
话语的结合表达了自己的
独到见解。当然如果她能
将其与当下文学领域对农
村题材叙事的讨论结合起
来就更好了。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
就的,尽管这本书不能说
是完美无纰漏(我觉得如
果一点问题都没有的研究
,可能也就是画上了句号
),但恰是“不完美”才给了
著者和其他研究者更多讨
论的空间。我也希望张歆
能在这一领域继续深耕,
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毛巧晖
写于望京西园二区
2022年7月20日
张歆,女,1991年3月生,博士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从小说到电影——<清水里的刀子>的影像叙事研究》一文发表于《文化艺术研究》;《<一幅僮锦>:一个民间传说的影像建构》一文发表于《电影文学》;《神话资源的影像化与意义生产——以1949—1966年中国动画电影为中心的讨论》一文发表于《长江大学学报》。
绪论 早期电影改编理念与实践
一、“影戏”传统与电影艺术理论的杂糅
二、“通俗”与“大众”:电影改编问题的相关讨论
三、“民间电影”创作风潮
第一章 “新中国风景”与电影改编趋向
第一节 “十七年”电影改编情况概述
第二节 延安文艺传统的融合与碰撞
一、蛇郎故事的话语融合
二、蛇郎故事的跨媒介诠释
第三节 女性形象塑造与影像话语建构
一、家庭内外——影像中的女性形象流变
二、区隔与对立——叙事中的女性地位变迁
三、消失的“地主”——新中国女性位置的“游移”
第二章 “农村” 想象与乡土经验表达
第一节 乡土文学流变与乡村现代变迁
一、“刘三姐”的地域传播与话语变迁
二、“阿诗玛”的历史叙事与形象建构
三、“西游记”的现代演绎与叙事嬗变
第二节 民问文学动画改编的“民问”向度
一、民间文学的“动画化”热潮
二、走向“民间”的动画电影
三、民间文学资源创造性转化
四、人民文艺的影像表达
第三节 传说重述与当代电影的文化表达
一、写故事与讲故事:《渔童》的挪用与再造
二、再造文本:《一幅壮锦》的改编与衍生
结语 。新的人民的文艺”与电影改编规范的确直
第一节 经验与实践:“十七年”电影发展
一、延安文艺经验的沿袭
二、“新中国电影”的产生与发展
三、电影剧本的创作及改编热潮
第二节 “十七年”电影改编策略
一、从《内蒙春光》到《内蒙人民的胜利》
二、《达吉和她的父亲》的主题变奏
第三节 革命话语的影像实践
一、话语建构:革命话语的模式化
二、话语形塑:革命话语的欲望化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十七年”电影改编研究资料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