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强对流风暴演变分析图集》以图像为线索,利用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和地面气象站等立体观测资料对强对流风暴的演变进行综合分析。在2015年出版的《重庆市强对流天气分析图集》基础上,进一步遴选了2011-2020年重庆地区的典型强对流天气个例,系统分析了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后的天气系统配置、中尺度天气环境条件及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和地闪特征,利用三维可视化工具定量分析了强风暴的三维结构,展示了对流风暴初生、发展和消散阶段全生命期的演变特征。本图集实用性强,可供预报员分析研判强对流天气时参考。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气象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新时代气象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加快科技创新,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做出气象新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按照“早、准、快、广、实”的要求,将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快速转化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行动力;聚焦极端灾害性天气和关键影响区域,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强对流风暴常常引发短时强降水、阵性大风、冰雹等强烈对流天气,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突发性、局地性等特征,往往会带来严重的气象灾害甚至人员伤亡。提升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预报能力,是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的必要前提,也一直是气象工作者矢志努力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重庆市气象局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方面,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广发、频发、重发,对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预报的精准性、预见期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气象卫星、雷达等观测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卫星、雷达等新型观测资料在强对流天气短期临近预报预警中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鉴于此,重庆市气象局成立了由重庆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和一线业务人员组成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核心技术创新团队,在2015年编写出版的《重庆市强对流天气分析图集》基础上,遴选了2011-2020年发生在重庆地区的18个典型强对流天气个例,分析了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前后的环流背景、形成条件和强风暴的三维结构特征,对重庆地区典型强对流天气预报实践经验再总结、再提炼,形成了《重庆市强对流风暴演变分析图集》。这些工作将帮助预报员和一线业务人员提升雷达、卫星等多源资料的综合应用能力及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服务水平。
序言
前言
制作说明及图例
第1章 雷暴大风和冰雹个例分析
1.1 2011年7月27日渝北区御临站雷暴大风
1.2 2013年3月10日云阳县凤鸣镇冰雹
1.3 2014年4月18日沙坪坝区曾家镇冰雹
1.4 2015年4月2日合川区肖家站雷暴大风
1.5 2017年4月16日云阳县云阳镇站雷暴大风
1.6 2017年7月29日渝中区佛图关站雷暴大风
1.7 2020年5月5日永川区黄瓜山站雷暴大风
第2章 短时强降水个例分析
2.1 2012年7月21日荣昌区盘龙站短时强降水
2.2 2013年6月30日大足区回龙站短时强降水
2.3 2014年6月3日江津区登云站短时强降水
2.4 2014年9月13日长寿区安坪站短时强降水
2.5 2015年8月17日永川区花桥站短时强降水
2.6 2016年6月2日南川区大有站短时强降水
2.7 2016年7月18日荣昌区双河大石站短时强降水
2.8 2017年6月9日合川区大湾站短时强降水
2.9 2018年5月20日武隆区石桥站短时强降水
2.10 2019年4月19日万盛经济开发区南门站短时强降水
2.11 2019年7月22日渝北区龙头寺公园站短时强降水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