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纠纷案件裁判规则/中国法院类案检索与裁判规则专项研究丛书
定 价:95 元
丛书名:中国法院类案检索与裁判规则专项研究丛书
- 作者:杨奕编
- 出版时间:2022/12/1
- ISBN:9787510936876
- 出 版 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925.118.5
- 页码:378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本书是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策划的“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理论研究会类案同判专项研究”丛书的组成部分,本项研究成果借助大数据检索平台,形成同类案件大数据报告,为使用者提供同类案件裁判全景,并从检索到海量类案中,挑选可索引的、优秀的例案。同时,专家组从例案中提炼出同类案件的裁判规则及裁判规则提要,提供给读者参考。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
》正式施行,人格权编独
立成编,对自然人权利的
享有和保护作出了相对全
面的规定,这不仅是我国
民事立法的重大创新,更
是注重人的精神本性与精
神追求的更深层次的人文
关怀,印证了《民法典》
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应
当说,无论是社会关注的
持续增长还是司法审判中
人格权纠纷的日益增多,
都彰显着与时代相伴而生
的人格权的勃兴,这意味
着在民事法律中,不能再
只强调民事主体的财产权
利,忽视人的存在中的精
神性的一面,而是迫切需
要体现人文关怀,从而推
动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
更好地保护民事主体人格
权益。人格权独立成编,
对自然人权利的享有和保
护作出了相对全面的规定
,体现了人的内涵中的多
样性,不仅符合《民法典
》人文关怀的基本价值,
更是对人的法律地位的巨
大擢升。此次立法上的鲜
明态度,无疑会带动司法
在解决纠纷过程中更好地
发挥司法为民的功能和作
用,拉近法官与民众的距
离,拉近司法裁判与生活
世界的距离,使公平正义
不仅体现在口号上,更体
现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
《民法典》人格权编有
诸多亮点,例如,确立器
官捐献的基本规则;为规
范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
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
,明确从事此类活动应遵
守的规则;规定了性骚扰
的认定标准以及机关、企
业、学校等单位防止和制
止性骚扰的义务;禁止任
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信息
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
他人的肖像权;规定了隐
私的定义,列明禁止侵害
他人隐私权的具体行为;
界定了个人信息的定义,
明确了处理个人信息应遵
循的原则和条件;构建自
然人与信息处理者之间的
基本权利义务框架;规定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负
有保护自然人的隐私和个
人信息的义务;等等。应
当说,《民法典》人格权
编为司法裁判提供了基本
遵循,不仅确立了完善的
人格权保障体系,也确立
了解决民事纠纷的基本规
则,统一人格权纠纷裁判
依据,能够最大限度限制
法官的恣意裁判,为法官
正确解决人格权纠纷提供
基本准则与基本裁判规则
。
本书专家组按照“中国法
院类案检索与裁判规则专
项研究”编写要求,在选定
裁判规则时坚持遵循重点
与类型化相结合的思路,
从实践中人格权案件纠纷
最常见的争点、焦点、难
点入手。专家组共选定人
格权纠纷案件中高频的20
个裁判规则进行写作,专
家组成员杨奕、李俊晔、
王继玉、齐浩岩参与了大
数据报告和规则的提炼、
撰写,研究助理杨丹参与
了大数据报告的检索、制
作,杨奕、韩向前分别对
全书进行了统稿和编校,
特此说明。
2022年11月
第一部分 人格权纠纷案件裁判规则摘要
第二部分 人格权纠纷案件裁判规则
人格权纠纷案件裁判规则第1条:超市、商场等经营者无权限制消费者人身自由,无权搜查消费者身体,无权检查或变相检查消费者携带的物品。经营者未通知有权机关到场处理而私自采取相关措施的,构成对消费者人格权侵害
一、类案检索大数据报告
二、可供参考的例案
三、裁判规则提要
四、辅助信息
人格权纠纷案件裁判规则第2条:由于债务、婚姻等因素,行为人采取非合理限度范围内的行为,导致公民被短期内非法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被侵害人可基于人格权主张追究对方的侵权责任,要求侵害人给付精神损害赔偿
一、类案检索大数据报告
二、可供参考的例案
三、裁判规则提要
四、辅助信息
人格权纠纷案件裁判规则第3条: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因过错未能检查出胎儿存在先天性缺陷或者未尽到说明义务,导致具有先天性缺陷的婴儿出生,缺陷儿父母请求医疗机构赔偿因抚养缺陷子女支出的额外费用以及精神抚慰金等损失的,可予支持
一、类案检索大数据报告
二、可供参考的例案
三、裁判规则提要
四、辅助信息
人格权纠纷案件裁判规则第4条:公民的身心健康受法律保护,行为人以精神控制手段侵害受害人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相应侵权责任
二、可供参考的例案
三、裁判规则提要
四、辅助信息
人格权纠纷案件裁判规则第5条:未成年人个人承诺不能当然地豁免责任人因管理失责所导致的相关责任。人民法院判决侵权人赔礼道歉的应综合考虑履行的方式方法,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扩大伤害
一、类案检索大数据报告
二、可供参考的例案
三、裁判规则提要
四、辅助信息
人格权纠纷案件裁判规则第6条: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自然人近亲属,可以共同决定捐献,部分近亲属共同决定并实现捐献的,只要其行为不存在过错,一般不追究其侵犯死者及其他近亲属的人格权责任。器官捐献的受益人自愿适当向捐献者及近亲属以物质和精神方式表达感谢的,不应认定为非法买卖或交易
一、类案检索大数据报告
二、可供参考的例案
三、裁判规则提要
四、辅助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