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万里路,你不知道他的雄浑、壮美和伟岸的身躯;不入云端,你看不到她的宽广、美丽和曼妙的身姿;不仔细聆听,你无法与她的喜怒哀乐相共鸣;不用心体会,你永远理解不了他为什么被尊为华夏的守护之神……当我们受外敌入侵时,他会发出震天响的怒吼,当我们饥寒交迫时,她会流下伤心的泪水,当我们幸福安康时,会有华彩的乐章奏响……她是诗,是歌,是厚重的历史,是华夏的魂。本书不但展示了山川之美,还是治雄行走黄河的心路历程和所感悟的黄河之大美。
读《大河不墨千秋画》(
代序)
作者:瓜翁
朱治雄(原名高春阳)把他
的画册《大河不墨千秋画》
样品给我看时,我感到眼前
一亮。
治雄是我的网友,网名
为“卧月聆涛”,网名也是当
今的时尚。“卧月聆涛”一词
读来颇有诗意,与之联想,
首先与我产生共鸣。当然,
与我共鸣之处不在于所谓的
缘分,也不在于什么浪漫,
更不在于所谓的诗意与文化
,而在于我们共同的职业。
治雄用“卧月聆涛”概括我们
的职业,所以共鸣也!
夜深人静时,偶尔一声
犬吠,或一声令人心颤的猫
头鹰的怪叫,常常会把我从
梦中惊醒,这样的情景已离
我而去二三十年,转而成为
晚年梦景的新常态。这就是
水文人守河的阅历:有雷鸣
电闪的日子,有月明星稀的
夜晚,更多的是寂寞难熬的
岁月……对那些逝去的岁月
,有的感到模糊,也或忘却
,治雄的“卧月聆涛”,唤起
了我的“乡愁”。这个“乡”,
应该是第二故乡,这个“愁”
,应该是一种思念、一种过
往。在我看来,这“乡愁”并
不是愁,而是一种美,这个
美也是一种阅历,没有对第
二故乡的心心念念、没有这
种阅历,也就无法体验其“
乡愁”之美。
严格地讲,唤起我“乡愁
”的缘由,不是治雄的网名
,而是《大河不墨千秋画》
这本画册。这本精美的画册
,不是“长枪短炮”的成果,
而是人皆有之、人皆持之的
手机“随拍”。
水文站的现实生活是艰
辛的,更是寂寞的,是非常
考验人耐心的一种职业。治
雄的“卧月聆涛”,把所有艰
辛与寂寞都变成了美好!他
用独特的视觉,诠释了水文
人的美学观,以及水文“行
者”眼中的黄河之美。
艺术源于生活,生产产
生艺术。手机,本是用来通
话、交流的工具,拍照仅仅
是其附加功能之一,但这一
附加功能却被有心者无限扩
大,以至于形成一门独立的
、有别于专业摄影器材所产
生的艺术门类——手机摄影
艺术。治雄便是其中有心人
之一,也是成功者之一。
翻阅画册,一幅幅别具
视角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似
曾相识的美,我怎么就没有
发现呢?美,无处不在,全
在于发现美的眼睛。治雄行
走黄河,发现了与我擦肩而
过的美,令我感动。
画册有十来个目录分类
,在我看来,它不但展示了
山川之美,还是治雄行走黄
河的心路历程和所感悟的黄
河之大美。
治雄将其数年摄影作品
择优而集,先发我交流,其
部分作品,曾在“美篇”“朋
友罔”欣赏过。这次系统先
睹,让我受到一次美的洗礼
。本来,我们是喜欢故意互
相挑刺,或者更乐于互相斗
嘴,这次没忍住发信息予以
赞扬,没想到惹来“麻烦”,
嘱我“请赐序言”。我本少有
自知之明,这次却有些不好
意思,作序者,乃业界翘楚
,本人修为不到啊!为了应
景也为了朋友,就用“是为
序”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河源风光
龙耀华夏
黄土高原
黄河石林
黄河草原
七彩丹霞
水墨丹霞
波浪之谷
祁连仙境
胡杨风景
年宝玉则
西行感怀
昆仑圆梦
独孤悟道
美丽邂逅
黄河奇石
影海拾贝
水文记忆
黄河之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