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反社会人格:识别和远离伤害的职场指南(原书第2版)
定 价:69 元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一种人:◎ 他们能力并不强,甚至工作表现很差,却可以一路钻营爬到高层;◎ 他们善于在同事和上司之间周旋,把同事的工作成果占为己有并去邀功;◎ 他们很有魅力,似乎和所有人都相处得很好,但内心冷血麻木,排挤掉所有阻碍他们的人;◎ 他们会利用公司系统和流程的漏洞,引起人际冲突,给工作场所带来混乱 ……通过精彩案例和相关研究等内容,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多个典型反社会人格者的故事,让我们有机会剥开这些人的层层伪装,看清他们的真实面目。本书介绍了我们应如何识别出反社会人格者并保护自己免受他们的伤害;管理者、招聘负责人如何利用测评工具筛出反社会人格者,以及如何防范已入职的反社会人格者对公司的破坏。
世上大多数人都是诚实、忠诚、守法的公民,他们忙于谋生、供养家庭、造福社会。但有一些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自私自利,脚踩道德,追名逐利。不幸的是,职场中的确存在着这样的人,他们被领导职责和伴随而来的各种特权迷惑,丧失了内心的道德准绳。随着他们手中握有的权力越来越大,能够占用的资源越来越惊人,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泯灭也越来越快,我们看到大型组织中职权滥用的案例层出不穷。当面对过多的诱惑和可以轻易获得的权力时,商业和政府机构中手握权力的人开始摇摆不定,他们心目中代表是非的道德感开始逐渐变淡;另一些人则觉得获得与组织规模相称的报酬是正当的,认为那些批评他们奢侈的人是酸葡萄心理;还有一些人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认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才是谋生的法则。此外,还存在着一个群体,比起上述那些被贪婪和自我膨胀驱使的人,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组织、员工、政府机构和社会来说更具破坏性。这个群体正是本书将要讨论的对象,他们自私冷漠、自我中心、谎话连篇、操纵他人、欺上瞒下,更可怕的是,他们这些具有潜在破坏性的特质是根深蒂固的,已然是一种人格障碍,即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独特性在于患者具有一系列典型的特征,这些特征容易使他们倾向于做出与社会规范和法律相冲突的行为。一些反社会人格者因谋财害命等暴力行径入狱;另一些则因经济犯罪而锒铛入狱(也称白领犯罪,如欺诈、挪用公款、操纵股市等)。但是在反社会人格罪犯中,有不少人能够狡猾脱罪或者为自己争取到很轻的刑罚,并且继续活跃在经济犯罪领域。正如第2章中将会提到的,我们使用专业的测评工具来评估个体的反社会人格,发现个体间的差别很大,从毫无反社会性到极端反社会性,形成了一个连续的谱系。如同我们将血压高于临界值的患者称作高血压患者,我们将反社会性得分明显较高的群体称为反社会人格(psychopathic)或反社会人格者(psychopath,具体的谱系参数见图9-1)。具有多种反社会人格特质的个体惯于违法犯罪并通常能够成功脱罪。有些研究者称他们为成功的反社会人格者。在我们看来,把狡猾脱罪定义为成功并不合适。反社会人格者进行一系列寄生性的、掠夺性的、反社会性的活动,包括公然违反交通法规、性暴力、对配偶和孩子实施辱虐和欺凌、商业诈骗等,对他人(包括家人和朋友)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对于本书的主人公们反社会人格者来说,成功的定义是获得权力、地位和金钱,即使牺牲他人的快乐和福祉也毫不愧疚。他们其中有些人的确能够获得成功,而更多人的成功却是零星的、偶然的,甚至是渺茫的。我们撰写第1版时,对于罪犯的反社会人格的科学研究已经比较广泛了,但鲜有针对组织中的反社会人格的实证研究。在我们对企业反社会人格者进行一系列研究之前,学者和专家普遍认为因其本性,反社会人格者很难适应社会或在商业及产业领域大展拳脚。十多年前,人们对于反社会人格者如何能够在各类组织(营利性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市政服务机构、宗教团体、学术组织等)中躲过各种甄别手段知之甚少。撰写第1版的动因源于我们意识到,公众需要了解更多信息以识别貌似成功人士的反社会人格者的欺骗和操纵伎俩。正如我们在第1版中所述,反社会人格者确实存在于现代组织中。根据大多数衡量职业成就的标准,他们通常事业有成,且其破坏性的人格特点往往又被身边大多数人所忽视。他们能够破坏甚至控制继任计划和绩效管理系统,以保证自身行为的合法性;他们善于利用沟通上的漏洞、组织系统和流程、人际冲突以及对所有企业都有危害的常见压力源;他们辱虐同事,并通过降低士气和挑起冲突来损害公司;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还会进行偷窃和诈骗。讲述反社会人格罪犯的科学读物很多,而且仍在逐年增加,但一般比较适合刑侦科学家、临床医生和刑事司法专业人员阅读。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使用非专业的语言和案例分析,让身处职场的读者对反社会人格有所理解。我们也希望通过展示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真实的场景、真实的对话等,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就在反社会人格者身边工作一般。具有反社会人格的同事可能正在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危害你的事业,我们希望书中的这些知识能够在未来帮助你保护自己,免遭他们的辱虐。自从第1版发行后,我们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和电邮,他们与我们分享了他们亲历的反社会人格的同事、上司或是家庭成员,并衷心感谢我们提供了生活中或职场中反社会人格的科普信息。与第1版著书时不同,我们现在掌握了大量企业反社会人格的实证研究资料,我们将在这一版中与读者分享。虽然研究证明我们提出的关于工作场所反社会人格的建议是有效的,但关于企业反社会人格的科学研究仍非常不成熟,有许多问题仍需要实证研究的解答。比如,反社会人格者是如何进入组织的?反社会人格者对组织及其人员的职能和声誉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修订第1版的目标是让读者能够与时俱进地了解有关反社会人格的最新知识,并与读者分享我们对这一现象不断加深的理解。我们将向读者展示反社会人格者的本质以及他们对工作场所的影响。在第1章和第2章,我们将详细探索反社会人格的特质和特征。在第3~10章,我们将着重展示反社会人格者如何使用操纵技术辱虐他人。在本书的第11~13章,我们将根据多年的组织咨询和指导经验,提供最佳实践帮助读者应对目前或是将来可能遇到的工作中的反社会人格者。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诸多概念,我们将把案例研究与论述相结合。戴夫的案例以舞台剧的方式展示,共分了10个场景。读者不仅可以在剧本中亲身感受到反社会人格者的存在,同时可以结合相应的阐述段落看穿戴夫的阴谋诡计。另一个案例,斗牛犬的案例则完整展示了反社会人格者在真实环境中操纵过程的始末。对于某些特殊的知识点,我们也在书中辅以较短的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如无例外,我们在案例中一概隐去了真实姓名,并更改了具有辨识性的信息。)此外,我们收集了最新的研究摘要作为补充资料,补充资料有编号和标题,正文中会提示详细信息可参考哪个补充资料。例如,第2章的第一个补充材料是补充资料2-1,资料内容位于该章的末尾,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资料了解更多的数据和信息,不感兴趣的可以跳过这些内容直接阅读下一章节。我们还设计了一些研讨问题激发读者考虑一些微妙的细节,这些问题也适合在课堂或读书会上讨论。注释部分提供了本书所阐述内容的参考资料,按照章节排序。有很多关于反社会人格的纪录片,我们选取了一些佳作,读者可在推荐纪录片部分中找到它们。或者通过直接访问相关网页了解信息,例如反社会人格科学研究会(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sychopathy,SSSP)的主页和善后:反社会人格被害幸存者基金会(Aftermath: Surviving Psychopathy Foundation)的主页提供了大量有关反社会人格研究的重要信息以及与他们接触时保护自己的技巧。本书将向你展示这些穿西装的蛇如何操纵他人,帮助你看穿他们的把戏,并为你提供关于如何保护自己、维护事业、维持公司正常运营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保罗·巴比亚克(Paul Babiak)博士,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家,HRBackOffice公司总裁。HRBackOffice是一家高管培训和咨询公司,尤其擅长管理发展与继任计划领域,也帮助高管处理隐藏在他们组织内的可能的反社会人格者。他的作品经常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哈佛商业评论》上。罗伯特·D. 黑尔(Robert D. Hare)博士,当代病态人格研究之父,心理变态领域的顶尖专家之一,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他编制了反社会人格检查表,该量表随即作为一种标准工具,迅速被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和治疗师广泛采用。他著有《黑尔变态心理学》(Without Conscience)一书。
译者序前言第一幕 戴夫的案例:一条蛇能穿着如此华丽的西装吗1场景一:粉墨登场第1章 斗牛犬的案例6第2章 这些人是谁16传统临床概念中的反社会人格20从临床到实证22反社会人格的临床/司法评估25我是一个反社会人格者吗28也许他们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好转29第一幕 戴夫的案例42场景二:走马上任第3章 眼见未必为实45反社会人格者比我们更加有技巧吗48行动中的反社会人格者52第二幕 戴夫的案例66场景一:友好会面第4章 反社会人格者的操纵:他是怎么做到的70反社会人格者,到处都是反社会人格者吗72让游戏开始吧:建立反社会人格联结75人格:三个自我75思维技巧78第二幕 戴夫的案例84场景二:勇摘苹果第5章 反社会人格者正式登场87亲和团体90大多数反社会人格者无法适应94企业反社会人格者96第三幕 戴夫的案例106场景一:惊恐时刻第6章 小兵、恩客和可怜虫:反社会人格者剧本中的角色110糖果店里的孩子117反社会人格者的传奇故事119第三幕 戴夫的案例135场景二:无心之失?第7章 黑暗与混乱:反社会人格者的朋友们138企业中反社会人格者在增多吗142第三幕 戴夫的案例154场景三:我们一起午餐吧第8章 我不是反社会人格者,只是我的所言所行有点像而已158这个问题有多严重162是反社会人格者还是难相处的人:对评估的挑战167骗子、欺凌者与木偶大师168不同类型的反社会人格者172如何区分反社会人格和领导特质174第四幕 戴夫的案例181第9章 一项独特的企业反社会人格者的实证研究185一项使用PCL-R的企业实证研究188第10章 业务扫描:企业情境下的反社会人格测评203B-Scan 360的起源205通过B-Scan解析企业反社会人格208第11章 兵临城下214招聘和选拔:第一道防线218掌控面试227管理层的选拔和晋升232继任计划233一些应当注意的危险信号236第五幕 戴夫的案例248场景一:严阵以待第12章 个体的自我保护253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反社会人格者时260从伤害中恢复的行动指南275第五幕 戴夫的案例283场景二:真相大白第13章 第五专栏:我们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288了解和管理你的声誉290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292了解和熟悉公司制度293勤做记录294充分利用你的绩效评估295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技巧297避免冲突297如果被陷害了,你该怎么做298重启你的生活和事业305第五幕 戴夫的案例306场景三:谈笑封侯附录 存在先天的反社会人格脑吗309纪录片315致谢319注释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