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西南联大哲学通识课》按历史顺序共分7个部分:胡适先生讲哲学概说诸子哲学,冯友兰先生讲汉代儒学,汤用彤先生讲魏晋玄学和隋唐佛学,冯友兰先生讲宋明理学和清代经学。三位大师各呈所长,互文成趣,多层次启发读者,构成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史。
★19372022,西南联大建校85周年纪念
★绝无仅有大师大学时代知识遗产,中西激荡辉煌思想成就
★冯友兰、胡适、汤用彤,三巨头哲学传奇读本
★讲台上是大师,讲台下是未来的大师
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一的西南联大,成立于民族存亡之关头,与抗日战争相始终。虽存在仅8年多时间,却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170多位两院院士以及数千精英,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大师培养出大师,为中华之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冯友兰、胡适、汤用彤,三巨头哲学传奇读本
《西南联大哲学通识课》由三位传奇学者讲授:思想巨匠、新文化运动旗手胡适先生主讲诸子哲学,中国哲学代名词冯友兰先生主讲汉代儒学宋明理学清代经学,哈佛三杰之一、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主讲魏晋玄学隋唐佛学。整个课程系统而脉络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流变史,将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华夏民族深层智慧呈现于眼前。经西南联大多位研究专家认证,严谨、扎实、系统、权威。
★珍贵老照片,联大历史风貌犹在眼前
★烫金 起凸工艺,触摸历史中的璀璨年华
写在西南联大通识课丛书出版前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为赓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辗转南迁,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在极度简陋的环境中坚持办学。近九年的弦歌不辍中,西南联大以文化抗衡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竖起了一座高等教育史的丰碑,为国家民族留下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的同时,亦为现代的中国在对话世界的过程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在艰难岁月中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赢得世界的认可。
历史虽然过去八十多年,但是西南联大以其坚守、奋发、卓越,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寻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民族富强的道路上的决心。西南联大以她的方式在教学、科研、育人、生活、服务社会等多维的方面,既为我们记录了他们对古老中国深沉的爱,也以时间画卷展现了他们在民族危亡中始终坚定胜利和孜孜寻求中国现代化的出路,并且拼命追赶着世界的步伐。为此,我始终对西南联大抱有着崇高的敬意和仰望。
我想这套书的出版,既是为历史保存,也是为时代讲述。从书中我们可以从细微处感知那一代人他们是那么深沉地爱着她的国家,爱着她的人民。我们会发现,抗战中的西南联大从历史走来,回归到了百年的民族梦想和现代化的道路中来审视她的价值。我想,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历史从未走远。
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做引:读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期待读者在选读中,我们一起可以慢慢从历史、哲学、文学、美学的一个个侧面品味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是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这便是我读这套书的感受。是为序。
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
李红英
于西南联大旧址
2022年10月12日
冯友兰(18951990),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师从约翰·杜威。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胡适(18911962),曾任北京大学校长、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拥有36个博士学位(包括名誉博士),是世上拥有蕞多博士学位的人之一。他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领域都有较深研究并开风气之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汤用彤(18931964),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1917年,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入汉姆林大学、哈佛大学深造,获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汤用彤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著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论稿》等。
西南联大老照片
序言 写在西南联大通识课丛书出版前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 李红英
编者的话
第一编 哲学概说 胡 适
第二编 诸子哲学 胡 适
第三编 汉代儒学 冯友兰
第四编 魏晋玄学 汤用彤
第五编 隋唐佛学 汤用彤
第六编 宋明理学 冯友兰
第七编 清代经学 冯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