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汇集了一对平凡父子纵跨十年的往来家书,文字带着体温,质朴而有趣,展现了一个男孩蜕变成男人的迷惘与喜悦,一个父亲化身为朋友的关爱与指导,一个家庭传承数十年的家教与家风。从18岁到27岁,从中学到大学,从书店到杂志社,从挥别初恋到组建家庭,主人公涉世之初的亲情、成长、恋爱等细节,令人感同身受,会心一笑。本书与傅雷家书一脉相承,字里行间的亲情与家风一如前者。与坊间多种家书集不同,本书集纳了父子双方的书信,并非单方面的训教,而是交流互动,彰显书信本质。阅读普通中国人的经历,其意义,在于发现自己的前世今生,并活在自己的故事里。
《读库》“御用审校”是如何炼成的?《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前传+外传,一个男孩蜕变成男人的故事,一种父亲化身为朋友的温暖。
马耀武,河南省博爱县人,生前系乡镇医生,曾任磨头卫生院小庄分院院长,2008年3月被中共博爱县委宣传部、博爱县卫生局评为“博爱县十佳健康卫士”。马国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畅销书《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读库偷走的时光》等,获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曾在郑州三联书店工作五年,现任职于郑州小小说传媒。
序言 发现自己的前世今生
1992
我在文学方面缺乏研究,一生致力于医学,欣有一技之长,为民解苦,济世救人。
1993
今年腊月十八,是你爷爷的七十大寿,你若不能参加,也要来信向他祝福,以慰老人心。
1994
你是国家栋梁,但要有人把你当栋梁用之,才能最大地发挥你自己。若没被人发现,或发现太晚,将耽误人生年华。
1995
关于工作事,我劝你要实在一点。大学毕业,也只是劳动分子。一言以蔽之,找点事干便行。
1996
原来在政七街时,你来信总写上“东关虎屯”字样,我就有点不悦。你属虎,怎么从大学出来就去了关虎屯呢?
1997
小牛姑娘比你小两岁,你们有心结为百年之好,这要求你在多方面予以照顾。当然,男人女人都有思想,有主意,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认识随着长期生活,或者融洽,或者分道扬镳。
1998
今年春天你去参加了北京图书订货会,这将使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这些生活的知识,在书本上读不到、学不来,只有亲身去体验、去参与,方能提高。
1999
家庭生活总是锅碗瓢勺交响曲,开门总少不了米面油盐酱醋柴。俗话说得好:“酒肉朋友,米面夫妻。”看似平常,过好日子,确不容易。
2000
3月20日,全家人围坐电视机旁,观看《都市报道》节目。你姐姐眼明嘴快,看到三联书店作家签名售书的报道,她说:“作家张宇旁边坐着的不是马国兴吗?”
2001
说到生孩子,你爷、父母都有点想得慌。俗话说:“三十没儿心中想,四十没儿老街嚷。”趁年轻体壮,养个儿女也是应该的。请你们三思。
附录 老爸的语文课 / 马骁
后记
国兴:
3月21日的来信收到。如数汇款200元,以资学习用。
关于工作事,我的看法是:以能够发挥你的专业特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宗旨。当然,也要想到工资、福利和待遇,去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自然会过得更潇洒。大学生都是知识分子,特点是:有思想抱负,志向远大,但又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甚至目空一切。我劝你要实在一点。大学毕业,也只是劳动分子。一言以蔽之,找点事干便行。
但愿你在人生旅途中顺畅、辉煌!
马耀武签字
1995年3月29日
爸爸如晤:
3月29日的汇款200元,儿如数收到,勿忧。
爸爸信中所言极是,实干才是年轻人的最好选择。记得高中时,自己一心想当作家,于是自欺自慰,大学实在是无所谓的,于是狂热地向往军营,向往轰轰烈烈的生活。曾在一首所谓的“诗”中写道:“身体和肩膀高于母亲/心却要和母亲的心持平。”并不曾想过,母亲的心(让我考上大学)和我的心(当作家)并不矛盾;也不曾想过,没有一点社会阅历的我,仅凭十余年的“积蓄”,又能挥洒几瓶墨水?
俱往矣。就是现在,我的心仍时不时处于风雨飘摇中。同学一说,艺术类报刊的记者不挣钱,我便晃来晃去。谢谢爸爸,不时给我以提醒。但丁有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而我身为正在寻找出路的年轻人,却要说:“走自己的路,也要别人来给予指导,也要自己时时思考。”不能对自己不负责任。
到这儿吧。
祝
爷爷、爸爸、妈妈身体健康!
三儿国兴
1995年4月3日于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