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共作有10卷“钢琴抒情小品”共66首。是格里格自1864年 (21岁) 起, 历经37年时间所写成的, 都非常短小, 也非常精美, 早已成为钢琴家们争相表现自己才能的曲目。其中既有北国挪威的自然风貌, 乡村山民的生活, 又有童话传说中的奇幻形象, 他力图以音乐勾勒出一幅幅恬静优闲、质朴安逸的挪威民族生活小景。他的音乐中到处弥漫着挪威的民间性的音调和舞曲节奏。他不满足于德国的浪漫主义和声, 而是依据民歌的调式创作出清新、色彩明快的民族性和声。
1901年12月13日,刚刚完成最后一集“抒情小品”的爱德华·格里格(1843-1907),致信彼得斯音乐出版社的负责人亨利·欣里希森(1868-1942)。作曲家在信中向他吐露:“这十集‘抒情小品’描绘了我过去个人生活中的一段私密篇章。”虽然作曲家实际的意思是说“内心的篇章”(信中作曲家的笔迹可能是“interner”,而不是“intimer”),但是,即便如此,依然不会影响这一阐述(既带自白性又赋总结性的阐述)的重要性。
自格里格15岁正式开始音乐创作,到十集“抒情小品”全部完成已过去43年;自作曲家创作第一集,到最后共计66首的十集全部完成,起码也有37年之久;而在2007年的今天,我们出版了这部全集以纪念格里格逝世100周年。起初,作曲家曾提到,由这些小品组成的曲集是为他私人钢琴教学而准备的。但是当彼得斯出版社于1874年将第一集以作品12号出版后,这些作品便立即征服了课堂、客厅沙龙,并最终进入音乐厅,赢得赞誉。事实上,在格里格的有生之年,一些抒情小品便已成为音乐历史学家赫尔曼·克雷奇马尔所称的“人类音乐的共同财产”,此言论出现于1902年《抒情小品全集》作为《格里格钢琴作品全集》第一卷出版时,该乐谱前言的结尾处。
90年后,在格里格诞辰150周年之际,为彼得斯出版社编辑了20卷《爱德华·格里格全集》的奥斯陆音乐学家芬恩·贝内施塔德和达格·谢尔德鲁普一埃博,曾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和概括:这套全集是格里格的杰出成就,并“让挪威在世界音乐版图上站稳了脚跟”。格里格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归功于两部《培尔·金特》组曲、钢琴协奏曲;作曲家众多艺术歌曲、舞曲;以及最后,且同等重要的66首抒情小品。这些作品也填补了作曲家全集最初只有1977年出版的第一卷之空白。
抒情小品能够立刻抓住人们的耳朵,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可以直接领悟到作品标题与音乐之间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是作品在节奏、主题、动机和曲式的布局上所体现出的民间音乐元素。这套作品如此受欢迎,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是从钢琴教学的角度来实现的——弹奏这些作品的技术要求是非常适度的,同时也是易于掌握的。以下是全部十集作品简明的概要说明,每一集包含六至八首小品。括号内的年份指的是创作和首次出版的时间,二者有时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