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世界最大的艺术聚集区宋庄为考察对象,以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视角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
非常高兴能在中国文联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推出这样一套国内目前为止内容最完整、规模最大的《艺术人类学文丛》(全套共有二十余本,其中《虚拟艺术的人类学阐释》一书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笔者想,这不仅是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是****的。说其内容最完整,是因为这套丛书包括艺术人类学教材、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外国艺术人类学理论(系列译著)、田野考察(包括乡村与城市),还有中外艺术人类学家对话、中外艺术人类学讲演集、会议论文集等。如果这套文丛能全部按计划出版,将是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上的一件大事。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仅从字面上来看,就包括人类学和艺术学两个学科,但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不仅会影响到人类学和艺术学,还会影响到相关的一些领域,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等。这是因为,如果仅仅从艺术理论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就很容易将其局限于艺术的形式与审美、艺术品与艺术技巧的分析等方面,但如果引入人类学的视角,艺术的研究就不仅与艺术品有关,还与艺术审美、艺术技巧有关,因为艺术是潜在的社会和文化的代码及表征符号,所以其还与许多社会与文化现象有关。在工业文明走向后工业文明、地域文化的再生产走向全球文化的再生产、资本经济走向知识经济等人类社会面临急剧转型的今天,艺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越我们已有的认知。因为艺术具有表征性、象征性和符号性,所以将会越来越成为趋向于精神世界发展、趋向于人的身体内部发展的后工业社会中的文化、政治、经济变革的引擎。因而,新的时代,需要我们从更深刻和更广泛的角度去理解人类的艺术,以及艺术与社会、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因此,笔者认为这套文丛的出版意义巨大。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每一次的社会转型都是由科学技术的变革引起的,但每一次文化转型,包括对世界图景的重新勾勒,都是从艺术的表达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是时代的先锋,这是因为艺术的感知来自人的直觉。理性也许稳妥,但却往往迟缓于直觉。就像“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样,艺术也是时代的温度计,是最早敏感地察觉到社会气候变化的一种文化表征。以往,社会科学,包括人类学,对艺术研究重视不够,希望这套文丛的出版会纠正学界一些曾有过的对艺术认知的偏差。这套文丛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的师生们十几年来积累的研究成果。除了教材和理论部分,它还包含了十几本田野著作,它们是这套文丛的核心部分。因为人类学研究是以田野见长,也是以田野来证实自己的观点的。这里的田野著作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梭戛苗寨田野考察系列的。200l一-2008年,笔者及研究所的全体师生一起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由笔者担任课题组组长),而对梭戛苗寨的考察是其中一个子课题。2005—2006年,笔者带领本所师生(杨秀、安丽哲、吴昶、孟凡行,还有音研所的崔宪老师)组成的子课题组在那里做田野考察。安丽哲、吴昶、孟凡行是笔者带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现在他们已经毕业,在不同的大学当老师,在这个系列里能出版他们的成果,我很高兴。第二部分是关于北京“798”艺术区的。2006年,受民盟北京市委的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做了一个有关北京“798”艺术区的研究报告,并对其未来的走向做一个判断,因为当时北京市委对是否保留“798”艺术区有所犹豫。我们研究的结果是:“798”艺术区是后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象征,所以必须保留。自那以后,我们所的艺术田野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从研究“798”艺术区开始,后来扩展到宋庄艺术区,这里除了有刘明亮、秦谊的博士学位论文以及我们所共同撰写的研究报告,还有笔者指导的一位韩国博士生金纹廷做的有关“798”艺术区和韩国仁寺洞艺术区对比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这一系列课题研究得到了原文化部国家当代艺术中心的支持,因此,研究成果也是属于原文化部资助课题共享的。……总之,田野工作是令人兴奋的,其会为我们呈现出许多鲜活的社会知识和智慧,所以,这套文丛是以艺术田野为重头的。当然,理论总结也同样重要,在这套文丛中还会有安丽哲的《艺术人类学》以及汪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人类学》和王永健的《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思潮》。另外,为了便于教学,笔者在学生们的帮助下,还会将自己多年的教学大纲编著成《艺术人类学十五讲》并出版。艺术人类学是一门外来的学科,因此,翻译介绍或与西方学者合作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的李修建研究员,一直在组织大家翻译一些非常经典的艺术人类学论文,将这些论文汇集成两本《国
赵跃,1986年出生,艺术学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人类学家方李莉教授,研究领域为艺术人类学,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专注于后现代艺术界、城市艺术区、艺术与当代文化等课题的理论研究及田野调查。发表《从宋庄画家村看中国艺术界的实践策略》《“文旅融合”视域下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等多篇文章,其中论文《关系互动与地方文化再生产——从宋庄艺术区的变迁看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实践策略》获得了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发起的2020年“第四届费孝通田野调察奖”三等奖。
绪论
第一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宋庄
一、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二、宋庄镇、宋庄艺术区概况
三、本书关键词界定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不同研究视角里的宋庄
一、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宋庄
三、艺术产业等相关问题探讨
四、人类学、社会学视野下的艺术区实践
第三节 作为艺术界的宋庄艺术区
一、以艺术界视角介入宋庄
二、关系世界:以实践论打破艺术界限度
三、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艺术实践的复杂性探索
四、艺术界原理:自觉、错位、衍化与再生产
五、艺术界作为想象的共同体
六、作为信息媒介的艺术界民族志
第四节 本书结构与内容梗概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中的艺术集聚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真正的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共谋
四、乌托邦是否已破碎
第二章 市场与官民共创中的艺术集聚区
第三章 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总结
部分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