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摄影家宋朝兴,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摄协雄安影像委员会委员。本书收录了他拍摄的白洋淀千里堤的摄影作品,展现了这条历史悠久的堤坝风景和沿线乡亲的生活。
文/藏策 2019年我去河北任丘做 讲座,朝兴给我看他拍的一 个专题,看得我直摇头。我 最怕看那种“老法师”图式的 影像,几乎都有生理反应了 ,一看就恶心。朝兴那时拍 的照片,属于一种粗糙的报 道式“法师体”,但也正因为 他对“法师体”的掌控尚不娴 熟,才有了自我救赎的可能 性。好在我这几年已经打通 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任督 二脉”,可以将理论付诸具 体拍摄了。于是在随后的几 天里,我便带着朝兴等几位 朋友在白洋淀进行了一场实 地的视觉训练。 每个个人其实都非常渺 小,无法直面浩瀚无际的世 界。那么人又是如何理解和 想象世界的呢?靠的其实是 各种模型。比如语言就是一 套模型,语言哲学家会说: “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 界”,其实更严谨的说法应 该是,语言的边界是可理解 的世界的边界,大脑的边界 是可感知的世界的边界。理 解世界需要各种模型,数学 是模型,逻辑也是模型,甚 至可以说,人类文明的进步 ,就是人类借以理解和想象 世界的各种模型的不断演进 。就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而 言,其最基本的模型就是图 式。图式所表征的,是人们 观看世界的习性与方式。古 典艺术的基本图式主要是以 透视关系在二维平面上营造 三维空间的幻觉,现代艺术 的基本图式主要是在抽离具 象的前提下展开一系列的视 觉探索……艺术史纷纭复杂 ,流派众多,艺术史家们所 做的,就是要在你方唱罢我 登场的众声喧哗中梳理出一 条线索来。然而,艺术史家 们所能揭示的,其实只是可 理解的艺术现象,也就是可 用语言来描述与阐释的艺术 世界;但真正催生着这些艺 术现象演变的暗流,却不全 在可理解的世界,更多的则 源自可感知的世界。可感知 世界与可理解世界之间的互 动与循环,正是艺术之所以 不可或缺,且不能被哲学与 科学替代的根本原因。 言及此,归摄影。前不 久,江融兄的新作《探索摄 影之旅》出版,嘱我写几句 话。我与江融兄系摄影界里 难得的知交,知人论世,便 写了如下一段文字: 中国人对摄影的最初认 知,大多源自新闻摄影和家 庭照片。新闻报道摄影代表 着“真实”的力量,而家庭照 片则是对岁月的“记录”,所 以新闻报道摄影和老照片始 终被热捧。江融对摄影的认 知,也同样是由此出发的, 但他之所以能走得更远,是 因为他并未止步于此。在这 本书里,有三段重要的访谈 ,我以为在江融的探索之旅 中是有着节点与转向意义的 。一是对罗伯特·弗兰克的 访谈,让他理解了“不一样 的报道摄影”;二是对斯蒂 芬-肖尔的访谈,让他转向 了当代摄影及视觉哲学维度 的思考;三是对夏洛特·科 顿的访谈,开启了当代艺术 语境中摄影的可能性…… 《探索摄影之旅》这本 书既是江融与他人的对话, 亦是他自身心路历程的写照 ,对于读者而言,更是借以 突破认知瓶颈的路线图。 然而,许多人却未能像 江融兄那样逐步走出这种初 级的认知。诚如一位新锐摄 影师所言:“我这一代摄影 师,没有从中国的摄影师前 辈身上学到太多东西,中国 摄影发展是断裂的,没有人 教,我们都是自学。”一这 就是国内摄影界的现状:大 多数人属于自娱自乐,少部 分人在盲学瞎练,更有一帮 人在以讹传讹……摄影是有 其自身的方法论的,真能掌 握这些方法论的人已属凤毛 麟角,但即便是掌握了方法 论也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了, 还是有可能被困在媒介里的 。所以摄影看似简单,但若 能深谙方法论、更能自创方 法,那简直难之又难。有研 究者认为当代摄影堪称当代 艺术中的典范,确实是有一 定道理的。 现在,朝兴有志于告别 通俗摄影,踏上探寻当代艺 术影像的路径,而且已经迈 出了自己的第一步。在他的 新作即将付梓之际,我写了 这些话以示勉励。 2022年5月31日 于天津二阶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