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用文字记录了幼儿园园本课程实践中的探索、思考与感悟,以故事的方式将幼儿园数年的课程建设展现出来。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潜藏着教师的思考与专业的智慧,有了他们才有了课程的精彩纷呈。
步步留痕向优质
幼儿园是一个有别于学校的教育机构,幼儿园教师不能满足于教学设计,这是因为幼儿园没有固定的教材,也没有课程标准,只有作为儿童发展蓝图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要根据《指南》的精神,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儿童发展的现实、教师的现实和资源的现实,确定适宜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关注课程设计,哪怕一开始仅仅是一天的课程,一周的课程,一个月的课程。其实,作为一个教师,对自己所在年龄班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课程能熟练地计划和落实,是现代幼儿园教育对专业化教师的基本要求。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成长的基本历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教师是专业人员,是需要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意识和能力的,也可以说,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反对以彰显“特色”为目的的、标新立异的所谓“园本课程”,也反对以出书为目的的“园本课程”建设,但一个幼儿园坚持以《指南》为指导,深入研究儿童,努力挖掘资源,全力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创设适宜的课程是值得倡导的。真正园本的课程就是落实《指南》精神的课程,就是适宜有效的课程,能最大限度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课程。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不能缺席,不能掉队。要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超越课程设计,走向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协同推进,全员参与。课程设计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设计是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的,课程需要不断实施、不断生发、不断完善。除了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还包括课程实施、评价的途径、方法,策略体系的积累和系统化,包括课程资源挖掘、管理和利用的规划和实践,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审议和教学研究,需要进行课程环境的创设和优化,需要建立和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管理制度,以及需要培育良好的课程文化。因此,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一项核心工作,它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沈颖洁老师寄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孵化丛书”应该就是区域层面上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系列化成果,是对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进行的总结和反思,是老师们集体智慧的凝聚和提升。从丛书的基本架构看,基本确立了课程建设的系统视野,并把宗旨聚焦在总结课程建设的基本经验,反映课程建设过程中老师们的学习和思考,推动幼儿园课程建设不断走向科学和高效。西湖区课程孵化园的成果体现了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大自然和大社会中的教育资源,真正让儿童动用多种感官感受周围的环境,获得多样化的经验,努力把儿童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让学习更加生动、更加有趣,让幼儿获得更多鲜活和关联的经验。期待杭州市西湖区不断落实《指南》精神,深入推进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不断涌现更多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不断实践,日积月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推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新跨越。虞永平于南京2022年8月7日
薛嫋娜,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杭州市西湖区文新学前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园长。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西湖区科研先进个人,西湖区第二层次学科带头人,西湖区优秀共产党员,西湖区人民政府兼职督学。
第一章 寻见 解构生活·重构课程
从幼儿园到小城——让孩子体验生活
回归儿童生活的本质——在思考中把握教育的核心
从生活走向课程——小主人课程的编制与实践
第二章 支持 搭建支架·共同思考
达成生活共识,这是课程实施的原点
这场研修有点意思,用生活诠释审议关键点
对话课程资源,觉察生活助力课程
真的这么顺吗?思辨真正的儿童立场
用故事讲述生活,课程评价中的新视角
第三章 生长 游戏体验·真实生活
专属的小主人日
和朋友的100件事
不能看的“秘密”
一场特殊的人事招聘
黑黑的幼儿园
小城停车场风波
开往春天的地铁
大树的“耳朵”
给小花园铺条路
超市的变化
第四章 得到 幸福成长·精彩纷呈
保持敬畏感和新鲜感
好大的蜗牛
我和小城共成长
我们眼中的小城
小城里的生活
我是小城小主人
小城“芽儿”成长记
成长吧,小主人!
葡萄成熟时
我的小城我做主
这里有座不一样的“城”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