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日本的日本人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对近代日本民众社会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柳田国男将明治大正时代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作为观察和讨论的对象,凭借其丰富的经历和敏锐的思考,利用十五章的内容,呈现了那个时代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本书中,前三章以衣食住为写作对象,第四章描写了风光的变化以及生活场所、居住环境的变化,第五章的内容是关于故乡与异乡,第六章介绍了新交通和文化的传输者,第七章介绍了酒与社交,第八章介绍了民间的婚恋情况,第九章撰写了家族繁衍,第十章描写生产和商业,第十一章阐述劳动力的分配,第十二章写了当时社会的贫穷与疾病,第十三章讲述了集体生活和群众行动,第十四章分析了近代社会心理的变动和发展趋势,第十五章提到了生活改善的目标。
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的代表性作品,该书于1931年由朝日新闻社出版发行,至1988年已印刷15次。在柳田国男诸多代表作中,此书部头之大,是当之无愧的大作中的大作,可与《菊与刀》媲美。
衣食住行纵使平凡,却始终是百姓的第一大事,柳田国男记录了日本民众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口之所品、鼻之所嗅,呈现了明治维新之后社会世相之变化。
封面插图取材于被誉为大正的浮世绘师的竹久梦二(18841934)画作,竹久梦二的画作关注普通人的欢愉悲哀、日常生活的片段,与柳田国男的学术和写作旨趣相契合。
柳田国男(18751962),出生于兵库县,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法律系,日本民俗学创立者。早年曾投身于文学事业,30岁时离开文坛,开始研究民俗学。曾任《朝日新闻》评论员,1932年辞职后,专攻民俗学,创立了民间传说会、民俗学研究所。著有《后狩词记》《远野物语》《海南小记》《蜗牛考》《桃太郎的诞生》等民俗学著作。1951年荣获日本文化勋章。柳田国男关注日本社会与文化的历史,开拓了民俗学这门崭新的学问,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学术活动中,留下了数目浩繁的论著。这些研究将从未被思考、从未被知晓的普通人生活、文化的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
译者简介:
谷端捷,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同声传译硕士,现任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教师,北京语言大学翻译方向博士在读。
石晶晶,日本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科劳动政策专业硕士,现任职于中国职工对外交流中心,从事对日职工友好交流工作十余年。
第一章 眼观之时态
一 新 色音论
二 染色与禁色
三 幻化现实
四 牵牛花预言
五 从棉到人造丝
六 对流行的误解
七 何为工装
八 足袋与木屐
九 时代之音
第二章 食物的个人自由
一 村之香、 祭之香
二 小火锅与火锅
三 米饭今昔
四 吃鱼新法
五 蔬菜与盐
六 糕点与砂糖
七 新日本肉食
八 外出就餐
第三章 住房与感受
一 弱不禁风的房屋
二 仅容旋马中修炼
三 从纸到玻璃的进化
四 卧室与棉被
五 地板与客厅
六 出居的衰微
七 木材浪费
八 庭院艺术的诞生
第四章 风光变迁
一 山水与人
二 都市和旧迹
三 海之远眺
四 田园新色彩
五 从山口到阡陌
六 武藏野的鸟
七 家与动物
八 野兽的交涉
第五章 故乡、 异乡
一 活跃乡村
二 他乡来客
三 初识异乡
四 眸中之光
五 地方抗争
六 离岛深山
第六章 新交通与文化传播者
一 人力车的发明
二 自行车进乡村
三 火车巡礼
四 水路变化
五 旅行与商业
六 旅行之道衰颓
一 无酒不社交
二 酒屋
三 浊密地狱
四 无酒日
五 酒和女性
一 非小笠原流的婚姻
二 高砂业的沿革
三 恋爱教育的旧机构
四 临时盟约
五 殉情文学兴起
第九章 一家永续之愿
一 一家之长的束缚
二 灵魂与土地
三 明治的神道
四 士族和家庭迁移
五 职业的分解
六 家庭中爱的成长
第十章 生产和商业
一 主业与副业
二 农业的优势
三 渔民家业的不安
四 生产过剩
五 商业的兴趣和弊害
第十一章 劳动分配
一 务工劳动力的统筹
二 家的力量和迁居
三 女性劳动
四 职业女性问题
五 亲方制度崩坏
六 海上务工人的未来
第十二章 贫穷、 疾病
一 零落贫苦
二 新的灾祸
三 了解疾病
四 医者的束缚
五 孤立贫困与社会病
第十三章 群体心理
一 组合与自治
二 从 讲 到 无尽业
三 青年团和妇人会
四 流行的种种体验
五 运动和人数
六 盲从心理
第十四章 出类拔萃的力量
一 守望英雄
二 选手培养
三 亲分割据
四 落选者的前路
五 恶徒衰运
第十五章 生活改善的目标
附 录
解 说
写在 《讲谈社学术文库》 发行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