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标准GB/T50458-2022
定 价:82 元
丛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作者:住建部 发布
- 出版时间:2022/8/1
- ISBN:1511236932
- 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U
- 页码:314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32开
为使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设计达到安全可靠、功能合理、节能环保、经济适用和技术先进,制定《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标准GB/T50458-2022》。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标准GB/T50458-2022》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00km/h的跨座式单轨交通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设计。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应符合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应与其他交通规划相协调。
跨座式单轨交通应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统一规划、有序建设,并应预留续建工程的连接条件,应做到换乘便捷、资源共享、集约化建设、网络化运营。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年限应分为初期、近期、远期三个阶段。初期可为建成通车后第3年,近期应按建成通车后第10年,远期应按建成通车后第25年确定。客流预测年限应与设计年限一致。
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应为全封闭、双线右侧行车的线路,并应在安全防护系统的监控下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设计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客流特性、地形地貌、服务水平及系统运能,确定线路位置、走向、起终点、车站分布、车辆基地及停车场选址。
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建设规模、设备配置及容量、车辆基地及停车场等用地面积,应按远期预测的客流量和系统运输能力确定。对于可分期建设的工程和配置设备,应预留分期建设和增容的条件。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4车辆;5限界;6线路;7区间结构;8道岔;9车站建筑;10车站结构;11供电;12售检票系统;13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与电梯;14站台屏蔽门;15通风、空调与供暖;16给水与排水;17信号;18通信;19综合监控;20运营控制中心;21车辆基地;22防灾;23节能;24环境保护与景观。
1 总则
2 术语
3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3.1 一般规定
3.2 系统能力
3.3 行车组织
3.4 行车速度
3.5 配线设置
3.6 运营管理
4 车辆
4.1 一般规定
4.2 车辆主要技术性能
4.3 安全与应急设施
4.4 车辆与相关系统
5 限界
5.1 一般规定
5.2 制定限界的主要技术参数
5.3 制定建筑限界的原则
6 线路
6.1 一般规定
6.2 线路平面
6.3 线路纵断面
6.4 配线、车场线及道岔
7 区间结构
7.1 一般规定
7.2 荷载
7.3 刚度要求
7.4 结构设计
7.5 构造要求
7.6 轨道梁线形设计
7.7 纵向检修疏散通道
8 道岔
8.1 一般规定
8.2 道岔类型及主要技术要求
8.3 道岔设备构成
8.4 道岔设置
8.5 道岔安装
9 车站建筑
9.1 一般规定
9.2 车站平面
9.3 车站出入口
9.4 楼梯、自动扶梯、电梯
9.5 站台屏蔽门设置
9.6 无障碍设施
9.7 车站环境设计
9.8 最小高度、最大通过能力
9.9 换乘车站
10 车站结构
10.1 一般规定
10.2 荷载
10.3 结构设计
10.4 构造要求
……
11 供电
12 售检票系统
13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与电梯
14 站台屏蔽门
15 通风、空调与供暖
16 给水与排水
17 信号
18 通信
19 综合监控
20 运营控制中心
21 车辆基地
22 防灾
23 节能
24 环境保护与景观
附录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