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以消化系统疾病为导向, 按照“正常-异常-药物治疗”的模式, 将消化系统相关的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知识有机融合起来。从消化系统的胚胎发育解释其形态结构, 从形态结构解释其功能代谢, 从其病理生理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最终理解相应疾患的临床用药及用药原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宏观与微观、生理与病理、病理生理与药物治疗原理的有机结合, 使不同学科不再孤立、脱节,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达成医学生培养目标。
张云莎,生于1984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病理学》负责人,天津市线上线下一流课程《病理学病例分析》主讲教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崇德育人奖”优秀教师、天津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学标兵。
第一章 消化系统的大体结构
第一节 消化管
一、口腔
二、咽
三、食管
四、胃
五、小肠
六、大肠
第二节 消化腺
一、肝
二、胰
第三节 腹膜
一、概述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第二章 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发生
第一节 消化管结构
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二、口腔
三、咽
四、食管
五、胃
六、小肠
七、大肠
八、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免疫功能
九、胃肠内分泌细胞
十、消化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第二节 消化腺结构
一、大唾液腺
二、胰腺
三、肝
四、胆囊与胆管
第三节 消化系统的发生
一、咽的发生及咽囊的演变
二、食管、胃的发生
三、肠的发生
四、肝和胆道系的发生
五、胰腺的发生
六、消化系统先天畸形
第三章 消化系统功能
第一节 概述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和吞咽
一、唾液的分泌
二、咀嚼和吞咽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一、胃液的分泌
二、胃的运动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
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三、小肠液的分泌
四、小肠的运动
第五节 大肠的功能
一、大肠液的分泌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第六节 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和途径
二、小肠内主要物质的吸收
三、大肠的吸收功能
四、肠道微生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第七节 肝胆的消化及代谢功能
一、概述
二、肝胆与营养物质代谢
三、肝胆与非营养物质代谢
第四章 消化道疾病
第一节 食管炎
一、反流性食管炎
二、Barrett食管
第二节 胃炎
一、急性胃炎
二、慢性胃炎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病
一、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
二、抗消化性溃疡病的药物
第四节 阑尾炎
第五节 炎症性肠病
一、克罗恩病
二、溃疡性结肠炎
第六节 消化道肿瘤
一、食管癌
二、胃癌
三、结直肠癌
第五章 肝脏、胆道及胰腺疾病
第一节 肝脏疾病
一、肝损伤的基本病理变化
二、病毒性肝炎
三、自身免疫性肝炎
四、毒物或药物引起的肝脏疾病
五、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六、代谢性疾病与循环障碍
七、肝硬化
八、原发性肝癌
九、肝功能不全
第二节 胆道疾病
一、胆石症
二、胆囊炎
三、胆道系统肿瘤
第三节 胰腺疾病
一、胰腺炎
二、胰腺癌
第六章 消化系统功能调节药
第一节 助消化药
第二节 止吐药与胃肠促动药
一、止吐药
二、胃肠促动药
第三节 止泻药与吸附药
第四节 泻药
第五节 利胆药
附录 消化系统三幕式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