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李健成长经历、致残过程、思想进步、带头作为、共同富裕等方面, 全景式地记述了这位共产党员如何艰难成长, 勇于攻坚克难取得辉煌业绩的过程。内容丰富真实、笔触平实而动人, 对”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活动无疑很有裨益。
会它千顷澄碧——记全国自强模范、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党支部书记 李健
5月末的一天,在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中午快1点的时候,村民们大多吃罢了午饭,村支部书记李健左手攥着一瓶醋,急匆匆跨进家门,右臂的空袖管在身后轻飘飘地晃来晃去。
厨房里,他的妻子付家六右手拿着锅铲正搅着锅里的面条,他的弟弟把碗从橱柜里拿出来擦干净,他的父亲正在切菜。
李健回到屋里,坐在凳子上用双腿夹着醋瓶,左手把瓶盖拧开,递给妻子。这是李健家中很普通的一个生活场景。
然而,知道李健家详细情况的人,才会觉得这个普通的场景并不普通。李健因伤致残,右臂被截肢,左腿是由腰部骨头和右腿肌肉再造而来的;妻子付家六曾因脑出血偏瘫过,至今左边半个身子几乎没有知觉,左腿左臂活动困难;李健的弟弟二级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80多岁的父亲年老体衰,右腿骨折落下了病根。村里人都说,李健家做顿饭得一家人全体出动,少一个人就很难吃上饭。
2019年5月16日,包括李健在内的167名“全国自强模范”代表,一起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是我国给予残疾人事业战线上突出贡献者及集体的最高褒奖。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这些残疾人代表。李健说:“当总书记走进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时,我立刻激动得湿了眼眶,总书记‘再接再厉,再立新功’的勉励,这些天一直在我耳边回响。我深刻体会到,这个表彰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一份属于共产党员的责任。它让我永远不忘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激励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在李健看来,他能够脱贫致富,一方面是党的政策好,让他家在最低谷的时刻不愁吃穿,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帮扶他的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他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不遗余力,他才能最终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之路。
李健始终记得,每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党组织都会给他关怀温暖,总有党员伸出援助之手,无私帮助。他伤残住院的时候,单位的党员干部忙前忙后地看护照顾;在家养伤康复的时候,村里的党员干部嘘寒问暖,帮助做家务、干农活;成为贫困户的时候,对口帮扶的党员干部给他申请政策资金、跑项目、帮销售……在他一蹶不振的时候,是党、是党员干部,以满腔热忱为他重燃希望之火,让他重新振作。没有党,就没有李健如今脱贫致富的幸福生活。饮水思源,深念党恩,李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李健当了村支书,不辞劳苦,用满腔热忱回报党的温暖关怀。 李健脚下的这方土地,和无数袒露在阳光下的村庄一样,到处是五月的绿色和杨柳的白絮。作为2016年脱贫退出村,付楼是埠江镇三个贫困村中最后脱贫的,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都不太好。村民收入主要还是依靠小麦、玉米、花生这些传统农作物,村里的增收产业整体来说规模都不大。
虽然付楼村已经脱贫,但村民整体生活水平仍然偏低,缺乏有效的增收途径。受到总书记接见后,马不停蹄地回村开展工作,李健说:“党中央给我这么大的荣誉,我不仅要自强,还要让全村强,才对得起总书记对我的关心。”
自强,是所有熟悉李健的人对他最突出的评价。他身残志坚,面对困难挫折迎难而上,致富不忘乡亲,甘于牺牲奉献,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从桐柏县到南阳市,从河南省到全国,面对越来越多的荣誉和越来越大的名气,从北京回到付楼的李健这样说:
“名气意味着,我有更大的责任和号召力,为付楼村百姓办好事。”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