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阅读及影响阅读的因素、语言中的抑制机制、工作记忆、二语阅读理论模型与假设、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与实证设计、实验结果讨论等。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大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
1.1.2 二语阅读的重要性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1.2.1 二语阅读理解多因素模型
1.2.2 工作记忆与信息控制对二语文本加工的影响
1.2.3 实验结果反哺教学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阅读及影响阅读的因素
2.1 阅读的定义
2.2 阅读中的语言要素
2.2.1 阅读中的文字解码
2.2.2 阅读中的音位解码和词汇识别
2.2.3 阅读中的句子理解机制
2.2.4 阅读中的语篇理解机制
2.3 阅读中的信息加工
2.3.1 阅读中的记忆系统
2.3.2 阅读中的自动化加工
2.4 阅读中的心理加工模型
2.4.1 加工说
2.4.2 先验知识论
2.4.3 迁移假说
2.5 语言迁移的框架理论
2.5.1 比较型框架
2.5.2 相互依存假说
2.5.3 共同潜在认知过程
2.5.4 转移促进模型
2.6 二语阅读中的母语思维
2.7 二语阅读的语言阈值假设
2.8 二语阅读的理论模型
2.9 文本理解
2.9.1 工作记忆能量论
2.9.2 抑制机制
2.9.3 更新与转换理论
2.9.4 策略知识论
第3章 语言中的抑制机制
3.1 语言理解中抑制机制的定义和分类
3.2 抑制机制的相关理论模型
3.3 语言理解中抑制机制的相关研究
3.3.1 词汇中的抑制机制
3.3.2 句子理解过程中的抑制机制
3.3.3 代词指代解决与抑制机制
3.3.4 推理与抑制机制
3.3.5 外来刺激的抑制
3.3.6 多模态语义理解中的抑制机制
第4章 工作记忆
4.1 工作记忆的本质
4.2 工作记忆概念的发展
4.3 工作记忆测量的理论问题
4.3.1 工作记忆中个体□异的结构
4.3.2 工作记忆中的领域特殊性与领域普遍性
4.4 工作记忆与语言研究
4.5 影响工作记忆测量的方□□问题
4.5.1 可靠性问题
4.5.2 有效性问题
4.6 工作记忆在第一语言习得和词汇发展中的作用
4.7 工作记忆在第一语言听力和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4.8 第一语言工作记忆研究:语言表达与写作
4.9 语言学理论和语言处理模型中的工作记忆
4.10 工作记忆在二语习得领域中的理论模型
4.10.1 Skehan二语习得“信息处理”视角下的工作记忆
4.10.2 二语习得中的关联主义
4.10.3 Baddeley与Hitch的工作记忆能量模型
4.10.4 Engle的工作记忆注意性控制论
4.10.5 Anderson的工作记忆激活理论
4.11 工作记忆的测量工具
4.12 工作记忆在二语习得中的实证研究
4.13 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的工作记忆述评
第5章 二语阅读理论模型与假设
5.1 二语阅读全景模型
5.1.1 母语阅读、二语水平与文本理解
5.1.2 工作记忆与文本理解
5.2 信息控制与文本理解
第6章 研究方法
6.1 移动窗口技术在二语研究中的应用
6.1.1 移动窗口阅读的概念
6.1.2 移动窗口阅读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6.1.3 测试句内在一致性原则
6.1.4 规范性(模糊解决方案)句子设计
6.1.5 测试句的数量
6.1.6 测试句表述原则
6.1.7 干扰词的设计
6.1.8 测试问题的类型
6.1.9 干扰项的设计
6.1.10 填充项的设计
6.1.11 实验句顺序的设计
6.2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6.3 R语言的应用
6.3.1 R语言的概念
6.3.2 R与SPSS的主要区别
6.3.3 R语言的优点
6.3.4 R语言的统计建模
第7章 研究方法与实证设计
7.1 二语阅读的全景图(实验一)
7.1.1 研究目的
7.1.2 □量测试
7.1.3 测试对象
7.1.4 测试过程
7.1.5 测试项目的信度与评分
7.2 构建对文本的连贯心理表征(实验二)
7.2.1 研究目的
7.2.2 测试□量
7.2.3 测试过程
7.3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7.3.1 实验一的描述性统计
7.3.2 实验二的描述性统计
第8章 实验结果讨论
8.1 二语阅读全景图(实验一)
8.1.1 母语阅读能力和二语水平对二语阅读的影响
8.1.2 工作记忆对二语阅读的影响
8.2 心理表征构建(实验二)
8.2.1 二语阅读中的心理表征构建
8.2.2 工作记忆与信息抑制之间关系
第9章 未来展望及建议
9.1 二语阅读模型为阅读教学提供的启示
9.2 二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9.2.1 构建有效的背景知识图式
9.2.2 培养推理思维能力
9.2.3 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培养
9.2.4 提高母语能力与二语水平
附录
工作记忆测试
英语水平测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