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是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内的一颗璀璨的巨星。其作者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短暂做过小吏,后隐居不仕,逍遥游历于自然山川,虽然生活贫困,但有着极高的精神境界,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巨人。《庄子》原本五十二篇,今仅剩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全书以内篇为核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中国艺术精神的源头活水,历代文人的心灵家园。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曾为漆园吏,后居家讲学、著书。主张齐物我,一是非,安时处顺。高竞艳,武汉学院通识教育课部专职教师,副教授,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专业,承担大学语文、应用写作、文学经典导读、管理文秘等课程的授课,至今已主持并完成省市厅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