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美学》从美学、艺术学、服装学等多角度来架构“美学”、“服装”与“人”三者的关系。涉及面广泛又不乏深入,其内容包括:美学基本原理、中西美学体系、服饰美学基本理论、服饰美学表现、服饰艺术风格、服饰艺术表现、民族的服饰美、国内外当代著名服装设计师等主要内容。
《服饰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服饰及其设计的学科。服饰美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专业领域,具有服装艺术与服装审美的特殊规律。美学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影响和结合。美学的根基是哲学,与艺术学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1. 美学
1.1 美学原理
1.2 美的内涵
1.3 美的种类
1.4 美的规律与特征
1.5 美的本质
1.6 美的属性
2. 美学的形式
2.1 美感
2.2 审美
2.3 视觉审美
3. 中西美学体系
3.1 中国美学体系
3.2 西方美学体系
3.3 中西美学对比
4. 服饰美学
4.1 服饰与美学
4.2 服饰美学服
4.3 服饰的自然美学
4.4 服饰的视觉美学
4.5 服饰的形式美学
5 服饰美学表现
5.1 文化美学
5.2 抽象美学
5.3 色彩美学
5.4 阶级美学
5.5
3.3中西美学对比
3.3.1中西初始美学产生的基础比较
美学理论的形成有它自身的成熟期,它不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单一产物,而是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学术思想综合发展的产物,中西初始美学产生的基础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加以比较:
1)自由的历史条件
美是自由的产物,美学理论的发展同样需要有自由的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古希腊罗马是奴隶制从发达向衰败的转变时期。前者除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人以外,从墨子开始就进入到战国时期了,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都是战国时代的人。这是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