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从教育的道、法、术三个层面,探寻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真谛,提出应当回归教育的本质,遵循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做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扎根于中国大地的教育,培养具有大的人格的新人。《教育的根本》作者长期耕耘在教育一线,或调查研究,或蹲点指导,《教育的根本》是对其自身十五年教育实践的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和提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通透、管用的育人整体解决方案。《教育的根本》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践指导,可作为教育者工作者的自修教程,也可作为家长育儿的工具书。
我是教育界一个跑龙套的。这是我对自己的一种定位。
做教育,于我而言,是偶然闯入。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后又转至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从事调查研究和战略咨询工作,似乎与教育都不相干。
幸运的是,在那个时候,得到了导师的点拨和确认,让我认识到需要发现每一个人的使命,并且需要找到一个自己最能使上劲、最舒服的姿势,选择意味着内心的去向,而专注意味着内心有了归宿。导师的指引让我决定一生只做教育这一件事情。
从事教育工作有很多的方式,适合我的方式是“行走”,近二十年来,我踏遍中国大地,走进了近两千所学校,是校长和教师教会了我什么是教育、怎样做教育,期间,还拜访了两百多位教育家,是他们身上释放出来的光,映照了我前行的路。
在多年的教育行走过程中,我也逐渐认清了自己来世间的使命,那就是:我相信,我所成就的人、推动的人,他们未来也一定会去成就别人、推动别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事实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帮助他人实现梦想,本质上是一样的,这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
在教育面前,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面前,我始终只是一名小学生,心中对教育充满敬畏,因为心里有敬畏,渐渐也就看到了教育真实的样子。
一、向下扎根才是生命发展的方向
我们看一棵树,往往看到的是树干、枝叶、花朵、果实,但这不是真相,树的真相在根部。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存在,更需要我们回到根部,从根部探究树的生长规律。教育就是生长,和树一样,向下扎根才是生命发展的方向。
做扎根的教育,就是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扎根于中国大地。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久。”文化用来指导我们的内心,没有了文化的北极星,教育就会失去方向。
二、教育的本来与初心
首先,教育是人的教育,做教育需要眼里有人,需要容得下不同的人,每个人各不相同,才使得这个世界如此丰富精彩;其次,教育要面对的是生命,生命自有其发展的规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和捍卫;第三,教育是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有我们自身的灵魂是高贵的、洁净的,才有可能映照、唤醒孩子的灵魂。
教育者的定位和作用是激发、引领、唤醒、协助。一是激发,教育者要做的就是树立起人的信心,不断激发其上进心;二是引领,教育者要做的是把心定在高处,身上释放出一种光,让受教育者不再感到迷茫,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怎么去;三是唤醒,唤醒人的内在的自觉;四是协助,受教育者需要教育者协助,这就像放牧牛羊,牛羊把这边的草吃完了,要到河的对面去,我们需要帮助搭一架桥,让牛羊过去,而过去后吃草的事情还要交给它们自己。
除了激发、引领、唤醒、协助,其他都是多余的动作,需要减去。教育之本是简洁的、诗意的,但由于某些时候我们的一厢情愿或者对人的生命发展规律的无知或者不顾,使得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感觉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麻烦和不幸。
三、教育的实质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其实都是教育者自身问题的折射。
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的底蕴、德行的厚度、内心的高度和审美的境界决定了教育的水平。因此,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不断自我修正、自我修炼、自我修行的过程。
教育者自身的提纯十分重要,如果我们自己活得稀里糊涂,就拿不出至纯的东西给孩子。提纯就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把水分和杂质挥发掉,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智慧往往在痛处开花。
四、美是参与并促进人的生命发展的关键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没有美的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人生”。
教育本身就是美的事业,是对生活的美化,对人心的美化,它是时间和生命的美学。让教育走近美,向美而行,以美育人,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创造美,提升生命质量,塑造更美好的人生,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五、教育的使命一是解放,二是发现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人的生命发展的主动性规律、成功性规律、阶段性规律、觉悟性规律,想方设法把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自主、自动、自发地成长,从而发挥生命价值,提升生命质量。
教育的另外一个使命是引导人发现自己,可以说,发现自己是人类正在进行的指向自我、回归本真的一场伟大变革的起点。发现自己,包括发现自己的定位、使命、优势、特色、天赋,让每个人找到一双合脚的鞋,从而成为最好的自己,不断肯定自己、创造自己、超越自己。
六、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呼唤大先生的出现
中国之教育需要有一大批的大先生来做。
大先生之大乃仁慈与宽厚也,而非学问或智慧之渊深。孟子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所谓的“大”,就是不断积善积信,蓄积日久,至于广大高明。
正如《近思录》所说,“先生接物,辨而不间,感而能通。教人而人易从,怒人而人不怨,贤愚善恶咸得其心,狡伪者献其诚,暴慢者致其恭,闻风者诚服,觌德者心醉。”“先生为政,治恶以宽,处烦而裕。当法令繁密之际,未尝从众为应文逃责之事。人皆病于拘碍,而先生处之绰然;众忧以为甚难,而先生为之沛然。虽当仓卒,不动声色。”
大先生的格局和气象,所谓“光风霁月”,来自于坚守教育之道,来自于自身的不断提纯,来自于炽热的教育情怀和赤子之心以及逐渐形成的教育信仰。
七、育人的抓手是习惯,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知行合一,是人类哲学的最高成就。
懂得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是因为这个“懂”不是真懂,只是听说过,什么叫真懂呢?举一个例子,我们知道糖是甜的,黄连是苦的,这是道理,但如果没有吃过,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甜,什么叫苦。
学到了,还要做到,做到了,还要能保持住,这叫“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一件事情,不是两件事情。在现代教育实践中,要培养习惯,也就是把正确的行为固化下来成为习惯,进而奠定为一个人的人格。
八、真正的学习是带着孩子一起走向觉悟
学习的过程是人的觉悟过程。人可能被迫学习,被迫训练,但没有个体的觉悟,什么也学不到,有时好像也能学习点什么,但那也是触动觉悟的结果。
人为万物之灵,因为人能够觉悟事物。掌握知识之所以有深有浅,是因为对知识觉悟的水平不同,是觉悟使人掌握知识,是觉悟使人总结经验,变为自己的智慧。
孩子会不会学习与智力的关系不大,觉悟才是真正的分界线。
本书从十几个不同的角度,尝试着呈现出教育本来的样子,以及育人的整体解决方案。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是无止境的,我也还会再继续。
作者
2023年3月
第一章 回到根部 2
一、往下扎根,是生命成长的方向 2
二、养树养根,养人养心 6
三、涵养土壤,疏通水利,培养人格 11
第二章 看见教育真实的样子 18
一、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 18
二、教育面对的是人的生命 23
三、教育是用灵魂唤醒灵魂 32
第三章 教育是内心运行的过程 36
一、心外无物,心外无教育 36
二、人的内心一旦僵化,就容易焦虑、迷茫 39
三、唯有教育才能掀起心灵的风暴 41
第四章 放在教育首位的该是什么 50
一、把“德”字上供在头上 50
二、明德之人就是内心有光的人 54
三、修正、修炼、修行是人一生的任务 58
四、克己复礼,德化日常 63
第五章 教育做到极致就是文化 68
一、文化用来指导我们的内心 68
二、中国文化的四个支撑 75
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80
四、一所学校的文化表达与文化提炼 83
第六章 美的教育,教育的美 88
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88
二、教育本身就是美的事业 95
三、创造教育的美感,挖掘人的潜在能量 99
第七章 教育者自身的提纯与超拔 108
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纯度 108
二、人就分两种,一种是清晰的,另一种是不清晰的 115
三、在精神上不断超拔自己 119
第八章 教育领导力是怎样炼成的 124
一、感召力:让人跟着你,充满生命的激情 124
二、洞察力:分析问题精辟、深刻、通透,让人开窍 131
三、突破力:关键时刻敢于突破,敢于胜利 138
四、表达力:让自己的口才变好,其根本是提升智慧 144
第九章 守住教育之道 150
一、向道之心比金子贵 150
二、教育的道是王道,而非霸道 152
三、守住不变的,才能应对变化的 159
第十章 教育的情怀,教育的格局 164
一、仁爱—心怀仁慈,所见皆是美好 164
二、敬畏—教育的智慧因敬畏而生发 170
三、感恩—心怀感恩,所看见的都是感人的 174
四、包容—心怀包容,人和人之间就没有冲突 177
第十一章 静气是最伟大的教育 180
一、人有静气,脚下皆是净土 180
二、遇见情绪 184
三、存养心体,化解痛点 187
第十二章 发现自己 194
一、世上最难的事情是发现自己 194
二、向内看是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前提 198
三、发现自己的什么 202
四、终极的发现是找到人生最舒服、最能使上劲的姿势 207
第十三章 带着孩子一起走向觉悟 210
一、认识教与学的基本价值 210
二、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能够觉悟事物 214
三、调动人的五种生命参与,促进人的自我觉悟 219
四、 懂学习、会学习、爱学习—形成孩子主动觉悟的心理机制 226
第十四章 人往高处走,沿着阶梯走 232
一、学习不好,做人就没有信心 232
二、阶梯式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操作系统 237
第十五章 我们养出了习惯,然后习惯养出了我们 250
一、知行合一 250
二、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253
三、习惯培养的路径与步骤 259
后记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