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之所以终选择以写信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家庭教育的
理解,是期望这种古老的形式能不断地提示我们:教育原本就是一
件质朴、平凡的工作。而同样古老的还有这本书的内容母爱。
事实上,这本书的手稿并非为著书立说而作,只不过是一封封
家书的集合。近十年里,妹妹一家辗转于西方国家和中国之间,12
岁大的安妮也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下接受着差异悬殊的教育。我们身
为孩子的父母和长辈,在安妮的成长过程中虽然为此付出了额外的
努力,却也意外地看到东西方国家在教育理念上不同的风格,同时
也被激发出很多以往被忽略的思考,其中显著的一点就是关于
母爱。
五年前,在伦敦的泰晤士河边,一对天鹅父母护佑一只灰色天
鹅宝宝的情景使我们全家一直念念不忘;而更能拨动人心弦的母爱
则出现在三十多年前的一部日本纪录片中:小狐狸被深爱它们的父
母坚决地赶出巢穴,被迫开始独立生活。由此看来,母爱,不仅是
人类文明赋予它丰富的内涵,连自然界的其他物种也以各自的方式
注释着母爱永恒的光彩。正是因为这个话题的久远和不衰的特性,
才会使我们不会轻易丢掉这个世代相传的主题。
打开互联网,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汉字母爱,与其相连多的一
个词非无限莫属。母爱无限,这植根于人类心灵深处的东西,千
古不变,是我们身为孩子们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尽显怜爱的写照,更
是我们作为儿女感恩双亲的动力。特
别是 对于现在只有一 个孩子的
中国年轻父母而言,总是恨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肩上,而将
所有的爱都心甘情愿地倾注给自己的孩子,这便是我们现代家庭对于
母爱无限满意的诠释。然而,促使我对此反思的却是女儿与我
共进午餐时一句好奇的发问:妈妈,你为什么爱吃鱼骨头呢?
母爱,在我们心目中多被呈现得如诗歌那般抽象,表现在现实
中却又是那样琐碎对孩子们衣食冷暖的关注已占据了我们心思
的大半,因此,母爱的表达便自然会显得过于具体而缺少理性的智
慧健康的体魄只是人生的基础而不能成为一个人的全部。
从上面的两个来自自然界的例子中,想者会很快理解那个
界限的所指。正像我们所见到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为孩子们
承担许多本应是他们的责任我们的肩上时常会不自觉地背起孩
子的书包,我们还会亲自演算本是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我们生怕
孩子们幼小的身体承受不了书包的重压,脆弱的心灵抵挡不住老师
的批评。我们指望着一切等他们长大以后再去面对和承担。这本书之所以终选择以写信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家庭教育的理解,是期望这种古老的形式能不断地提示我们:教育原本就是一件质朴、平凡的工作。而同样古老的还有这本书的内容母爱。事实上,这本书的手稿并非为著书立说而作,只不过是一封封家书的集合。近十年里,妹妹一家辗转于西方国家和中国之间,12岁大的安妮也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下接受着差异悬殊的教育。我们身为孩子的父母和长辈,在安妮的成长过程中虽然为此付出了额外的
努力,却也意外地看到东西方国家在教育理念上不同的风格,同时也被激发出很多以往被忽略的思考,其中显著的一点就是关于
母爱。五年前,在伦敦的泰晤士河边,一对天鹅父母护佑一只灰色天鹅宝宝的情景使我们全家一直念念不忘;而更能拨动人心弦的母爱则出现在三十多年前的一部日本纪录片中:小狐狸被深爱它们的父母坚决地赶出巢穴,被迫开始独立生活。由此看来,母爱,不仅是人类文明赋予它丰富的内涵,连自然界的其他物种也以各自的方式注释着母爱永恒的光彩。正是因为这个话题的久远和不衰的特性,才会使我们不会轻易丢掉这个世代相传的主题。打开互联网,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汉字母爱,与其相连多的一
个词非无限莫属。母爱无限,这植根于人类心灵深处的东西,千古不变,是我们身为孩子们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尽显怜爱的写照,更
是我们作为儿女感恩双亲的动力。特
别是对于现在只有一
个孩子的中国年轻父母而言,总是恨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肩上,而将
所有的爱都心甘情愿地倾注给自己的孩子,这便是我们现代家庭对于母爱无限满意的诠释。然而,促使我对此反思的却是女儿与我
共进午餐时一句好奇的发问:妈妈,你为什么爱吃鱼骨头呢?母爱,在我们心目中多被呈现得如诗歌那般抽象,表现在现实
中却又是那样琐碎对孩子们衣食冷暖的关注已占据了我们心思的大半,因此,母爱的表达便自然会显得过于具体而缺少理性的智
慧健康的体魄只是人生的基础而不能成为一个人的全部。从上面的两个来自自然界的例子中,想者会很快理解那个界限的所指。正像我们所见到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为孩子们承担许多本应是他们的责任我们的肩上时常会不自觉地背起孩子的书包,我们还会亲自演算本是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我们生怕
孩子们幼小的身体承受不了书包的重压,脆弱的心灵抵挡不住老师
的批评。我们指望着一切等他们长大以后再去面对和承担。
从上面的两个来自自然界的例子中,想者会很快理解那个
界限的所指。正像我们所见到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为孩子们
承担许多本应是他们的责任我们的肩上时常会不自觉地背起孩子的书包,我们还会亲自演算本是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我们生怕孩子们幼小的身体承受不了书包的重压,脆弱的心灵抵挡不住老师的批评。我们指望着一切等他们长大以后再去面对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