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了作者参加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时的致辞《我在暧昧的日本》,以及作者几次访问中国时的演讲,包括二〇〇〇年访问北京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讲《北京演讲二〇〇〇》,在清华大学的演讲《致北京的年轻人》,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演讲《日本文学可否堪当世界文学》;二〇〇六年再次访问北京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讲《北京演讲二〇〇六》,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演讲《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二〇〇八年参加世界笔会论坛的演讲《面向作为意志行为的乐观主义》等。此外,本书还收入了作者与中国多位著名作家、学者、导演的对谈,包括作家莫言,日本文学翻译家、研究者林林、叶渭渠、唐月梅,以及导演张艺谋等。通过上述文章,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在其晚年对其文学生涯的回顾与总结,作者对于中国文学的热爱,与以莫言为首的中国当代作家的深厚友谊,以及阅读中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作者走上文学之路带来的影响。
代总序(节选)
大江健三郎从民本主义出发的人文主义作家
许金龙
在中国翻译并出版大江健三郎文集,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也是大江先生与我之间的一个工作安排:中文版大江文集的编目就委托许先生了,编目出来之后让我看看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至于中文版随笔·文论和书简全集,则因为过于庞杂,选材和收集工作都不容易,待中文版小说文集的翻译出版工作结束以后,由我亲自完成编目,再连同原作经由酒井先生一并交由许先生安排翻译和出版……
秉承大江先生的这个嘱托,二〇一三年八月中旬,我带着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负责人陈旻先生共同商量好的编目草案来到东京,想要请大江先生拨冗审阅这个编目草案是否妥当。及至到达东京,并接到大江先生经由其版权代理人酒井建美先生转发来的接待日程传真后,我才得知由于在六月里频频参加反对重启核电站的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大江先生因操劳过度引发多种症状而病倒,自六月以来直至整个七月间都在家里调养,夫人和长子光的身体也是多有不适。即便如此,大江先生还在为参加将从九月初开始的新一波反核电集会和示威游行做一些准备。
在位于成城的大江宅邸里见了面后,大江先生告诉我:考虑到上了年岁和健康以及需要照顾老伴和长子光等问题,早在此前一年,已经终止了在《朝日新闻》上写了整整六年的随笔专栏《定义集》,在二〇一三年这一年里,除了已经出版由这六年间的七十二篇随笔辑成的《定义集》之外,还要在两个月后的十月里出版耗费两年时间创作的长篇小说《晚年样式集》(In Late Style),目前正紧张地进行最后的修改和润色,而这部小说估计会是自己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对于我们提出的小说全集编目,大江先生表示自己对《伪证之时》等早期作品并不是很满意,建议从编目中删去。
在准备第一批十三卷本小说(另加一部随笔集)的出版时,本应由大江先生亲自为小说全集撰写的总序却一直没有着落,最终从其版权代理人酒井先生和坂井春美女士处转来大江先生的一句话:就请许先生代为撰写即可。我当然不敢如此僭越,久拖之下却又别无他法,在陈旻先生的屡屡催促之下,只得硬着头皮,斗胆为中国读者来写这篇挂一漏万、破绽百出的文章,是为代总序。
在这套大型翻译丛书即将出版之际,我想要表达发自内心的深深谢意,也希望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与我一同记住并感谢为了这套丛书的问世而辛勤劳作和热忱关爱的所有人,譬如大家所敬重和热爱的大江健三郎先生,对我们翻译团队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支持;譬如大江先生的版权代理商酒井著作权事务所,为落实这套丛书的中文翻译版权而体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极大的耐心;譬如大江先生的好友铁凝女士(大江先生总是称其为铁凝先生),为解决丛书在翻译和出版过程中不时出现的问题而不时抛头露面,始终在为丛书的翻译和出版保驾护航;譬如同为大江先生好友的莫言先生,甚至为挑选这套丛书的出版社而再三斟酌,最终指出只有人民文学出版社才是最合适的选择;譬如亦为大江先生好友的陈众议教授,亲自为组建丛书编委会提出最佳人选,并组织各语种编委解决因原作中的大量互文引出的困难;譬如翻译团队的所有成员,无一不在兢兢业业地辛勤劳作;譬如这套丛书的责编陈旻先生,以其值得尊重的专业素养,极为耐心和负责且高质量地编辑着所有译文;又譬如我目前所在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使我安心主编这套丛书而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协助成立大江健三郎文学研究中心……当然,由于篇幅所限,我不能把这个譬如一直延展下去,惟有在心底默默感谢为了这套丛书曾付出和正在付出以及将要付出辛勤劳作的所有朋友、同僚。感谢你们!
另外,为使以下代序正文在阅读时较为流畅,故略去相关人物的敬称,祈请所涉各位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