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合了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心理学家的经典理论及知名实验, 汇聚了上百个心理学知识点, 有简明扼要的理论概述, 有趣味十足的实验推理, 有形象明了的图像、表格, 以风趣、简明的语言告诉读者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
序 言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的词源构成:
Psyche:希腊语单词,意思是“神灵、灵魂和呼吸”。
Logia:希腊语单词,意思是“对某个事物的研究”。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和行为过程的科学。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人基本上都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什么因素会影响人的心理?”“如何看待世界?”这些简单的问题关联很多不同而复杂的课题,涉及情绪、思维过程、梦境、记忆、感知、性格、疾病以及相关的治疗。
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不过,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在1879年创建了第一个专门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实验室,才标志着心理学的真正确立。从那个时候开始,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一门真正的多元化学科,经常与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相互交叉,比如医学、遗传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生物学,甚至还与体育、历史及爱的课题相互交叉。
所以,戴好你的思考帽,让自己放松一些(比如斜靠在沙发上),准备接受启迪,以一种自己还不知晓的方式去认识自己吧。不论是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还是对书里的知识一无所知,都让我们开始阅读吧。欢迎翻开《人人都能懂的心理学》。
【美】保罗·克雷曼(Paul Kleinman),在纽约长大,常居纽约。2009年毕业于威斯康辛大学,获得艺术学位。他是非常幽默的作者。
译者简介:
苗华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任职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现已退休。从事英文翻译工作多年。主要翻译作品包括:《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世界主义:陌生人世界里的道德规范》《心灵之光》《信息崇拜》《天空中的圆周率》《淑女与熊猫》《那么,你最后一次见父亲是在什么时候?》等十余种。
自我差异理论
成就感的作用(或者缺乏成就感的后果)
1987—1999年,心理学家爱德华·托利·希金斯(Edward Tory Higgins)提出了一个概念,试图追溯产生沮丧与焦虑情绪的根源,把这个理论称为“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按照希金斯的理论,患者如果感觉没有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就会产生沮丧的情绪;如果患者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和承担责任,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自我差异理论认为,如果患者在其一生中意识到完成了目标和实现了理想,就能获得某种可靠的回报,比如,赢得别人的承认与爱戴。理想与成就如果趋于一致,就会形成一套原则体系,成为实现理想生活的指导思想。如果患者觉得自己没有实现目标的能力,他们会渐渐认识到,自己不会获得安全的回报,就会出现沮丧、焦虑和失望的情绪。
自我差异理论还认为,患者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如何履行职责和义务,以避免受到惩罚,避免不幸的事情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经历会转化为一套抽象的原则,成为指导他们生活的思想。他们觉得,如果没有履行这种指导思想所规定的职责和义务,就会受到惩罚。受到惩处时的感觉就形成了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自我差异理论的证据
1997年,希金斯和同事们共同实施了一项实验,目的是论证自我差异理论是否合理。
实验要求实验对象列举他们希望拥有的那些品质,然后再列举他们应当具有的那些品质,也就是所谓的“理想的品质”和“应有的品质”。随后,要求实验对象列举自己具有哪些品质。在实验的最后阶段,实验对象要用评估表对自己经历过的情绪做出评判,评判表把这些情绪分成4个等级。
实验的结果与自我差异理论的论证结果是一致的。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实现理想的人,也就是实际—理想之间存在差异的人,有程度更高的沮丧情绪;那些认为自己没具备应有品质的人,也就是实际—应有之间存在差异的人,有程度更高的不安情绪。
质 疑
自我差异理论有几个复杂的因素值得关注。自我差异是否会产生上述情绪,取决于目标是不是自己选择的。希金斯认为,没有实现别人设置的目标,会产生尴尬和羞耻的情绪,却不会产生失望和沮丧的情绪。同样,没有履行别人规定的职责,会产生怨恨的情绪。
1998年,研究人员实施了一项研究计划,旨在向自我差异理论发出质疑。这项研究计划认为,任何类型的自我差异都会产生羞耻的情绪,实际—理想之间的差异,以及实际—应当之间的差异,它们产生的实际上是沮丧的情绪,而不是焦虑的情绪。很多研究项目都试图建立自己的理论,以取代希金斯的自我差异理论,上述计划是其中的一项。一些试图替代自我差异理论的理论如下。
对金钱的期待
对很多人来说,在到手的金钱、地位和财产与期待的金钱、地位、财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产生沮丧情绪和不安情绪的持续性根源。获取并不断地增加财富,是人普遍的心理期待。但是,相关的研究已经表明,财富不能极大地提高人的福祉;相反,还可能对人的生活状况造成伤害。很多研究结果表明,人希望得到比目前更多的金钱,但是,这不会对人的情绪和生活满意程度产生任何影响。到手的金钱与期待到手的金钱之间的差异,对人们的福祉(情绪和生活满意程度)构成了反比的关系。
多重差异
1985年,阿里克斯·米查罗斯(Alex Michalos)创建了多元差异理论(Multiple Discrepancy Theory)。这个理论认为,人们由于三件事情而不满意或者不快乐:首先,如果一生需要的资源不同于(甚至多于)重要人物所拥有的资源(也就是社会比较差异);其次,如果在某个时间段里获取了很多资源,以后却没有了这种机会(也就是以往比较差异);最后,如果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也就是愿望差异,类似于自我差异理论)。
不理想的自我
一些研究人员不关心实际—理想之间的差异,在他们看来,由“不理想的自我”所产生的差异,对人的情绪和生活满意程度有更重要的影响。1987年,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丹尼尔·M.奥格尔维(Daniel M.Ogilvie)主持了一个研究项目,目标是评价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不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关系。为了对不理想的自我做出评估,实验对象要描述在最糟状况下自己的表现。这项研究发现,实际自我与不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与生活满意程度有着很强的关联;而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则与生活满意程度没有很强的关联。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而建立的理论认为,不理想的自我普遍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而理想自我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很难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