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城市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聚焦中国社区生活圈的场景建设,溯源社区、邻里与共同体的文化内涵,剖析文化生产在提升生活质量中的社会价值,探析以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以生活日常涵养文化的可能。通过将抽象的文化价值观具象为社区文化舒适物的有机组合,构建适应现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社区场景方案。本书适合城市文化、社区发展、文化空间等研究领域的读者阅读。
前言
历史时间轴行至现代,文化愈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层,从 20 世纪初“文化工业”的兴起与大众文化的狂欢,到 21 世纪在数字互联技术加持下,以数字创意、创意设计、内容产业为代表的新型文化经济形态的持续迭代进化,文化正在愈加深刻地影响、重塑并主导全球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竞争战略转移,成为各国回应“修昔底德陷阱”与“中等收入陷阱”、强化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社会生活层,文化以辐射效应与渗透效应嵌入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文化场景为代表的新城市主义与可持续方案,逐渐代替传统功能主义的场所建设,成为赋能城市发展的全新范式。而在世界格局不断变幻、城市空间时序不断进化、人民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新时代,在经济发展双循环格局迫切建立、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模式亟待创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愈加殷切的新要求之下,文化赋能城市发展、人民成长与品质生活的范式仍需要不断探索创新。
一、“社区生活圈”: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方案
社区生活圈的兴起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及人民生活需求更加多元与高层次的背景下,以社区建设回应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从高污染、高消耗的生产模式走向注重低碳、健康的生活模式及注重体验、品质的消费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生活需求也随之变化。过去十年,我国城镇化率提升14.21%,在一批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逐渐涌现的同时,城市内部的流动性与密度也不断增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因此,提升生活品质、吸引创意阶层、实现创新性增长成为城市实现动能优化、资源合理分配及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社区生活圈”便是因城市发展模式与能级变动的美好生活方案。2014 年,上海市在“上海 2030”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将营造“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并在2016年正式发布《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随之全国各个省(区、市)开始社区生活圈的广泛实践。海南省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规划中,提出构建 4 个都市生活圈及 21 个基本生活圈。广州市在新版城市规划中提出打造“15 分钟优质生活圈”。《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同样提出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体系。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社区生活圈的全面覆盖。深圳市启动《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编制方法》,并将构建以人为本的社区生活圈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最终目标。成都市先后出台了《打造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 构建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工作方案(2018—2022)》《成都社区商业机会清单》及打造成都“市井生活圈”等相关方案,以场景营造为主要思维路线,以社区生活圈的建设为重要载体,以社区经济的发展为主要手段,着力构建“人城境业”融合的社区场景。社区生活圈俨然已经成为全国各个城市发展规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我国的社区生活圈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是以提供生活服务等基础保障建设为主,不管是在理念、方法,还是在设施布局、服务供给等方面还仍未突破传统功能主义的建设思路,社区生活圈如何带动人民日常生活实现品质生活的美好愿景、营造“共同体”的生活理想还需进一步探索。
二、“文化”嵌入社区的必然
从文化创意介入城市有机更新渐趋主流,到文化场景营造实践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切迹象都在表明文化驱动的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成为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实现的重要资源。着眼于以“社区生活圈”践行高质量的城市发展、品质化的生活方式与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命题,高质量的社区建设必然离不开社区本身的文化语义。从社区空间肌理的保留、社区文脉的传续,到社区文化风貌的改善、文化行为的养成、文化认同的构建,文化在社区生活圈的嵌入是推动社区从建设空间到营造时空、从生活共同体到文化共同体转化的关键。社区生活圈的“文化”不仅是文化建设,还应是文化营造。社区生活圈的基础功能是公共服务,在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文件中,仍然将“文化”定义为“文化事业”,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布局等同为建设“15 分钟文化生活圈”。然而要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甚至是自我实现的需求,社区生活圈的功能也必然要从提供服务转向自我创生,这意味着经济功能在社区生活空间的进一步深化,原因在于社区经济尤其是社区文化经济的发展,不仅关乎社区生活圈生活业态的丰富度,更决定了社区生活圈各类服务要素的品质及实现自我造血与永续经营的能力。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社区生活圈的文化生活实践却并未同步。从社区规划、治理,到社区经济,有关“文化”内容的讨论皆被局限在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举办及公园空间配置的功能主义“误读”中,文化在社会关系与精神哺育层面的深层语义尚未在社区生活圈建设中得以完全展示,而在学术研究中,既有研究也未能提供良好支撑。在此背景下,探索适应新时代语境的理论指导,构建文化植入的社区生活圈建设方案尤其关键。
三、场景:社区生活圈建设的新思路
近几年,伴随着对“场景”的讨论甚嚣尘上,作为场景构成的主要元素,“文化舒适物”被视为驱动创意阶层居住选择与影响城市生活品质的关键因素。成都市将“场景营城”作为“公园城市”总体战略下的核心步骤,重庆、北京、广州等地也在城市更新策略中注入“场景”并将其作为统领空间营造的关键思维,上海市在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中更是将“场景”营造作为振兴乡村社区、构建美好田园的发展理念。一方面,场景营造的基础是文化舒适物,在场景愈加能够影响城市空间品质的背景下,文化舒适物的类型选择与空间布局直接决定了场景所要反映的地方文化价值观。另一方面,城镇化率的年年攀升要求城市发展需要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资本节约,文化舒适物作为城市资源配置的关键要素,它通过将文化价值观注入生活便利设施使得城市突破传统“增长机器”的关键矛盾,将生冷的城市建设注入感性的人文底色,为城市增长创造新的动力源泉。“社区生活圈”营造本质上是文化舒适物在社区空间内有机组合形塑的社区场景。作为一种植入文化要素的设施营造理念,文化舒适物推动着从“社区”到“社区生活圈”的进化,不仅帮助实现社区基层治理层面的创新,更使社区建设回归“社区”本质。中国城市空间体系中的“社区”,是以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的行政单位为符号标志的最小治理单元,有着强烈的行政属性。而作为一个起源于社会学中的概念,滕尼斯在论述“社区”时将其看作是血缘、地缘与精神的关系凝结,费孝通也将社区看作是根植乡土的礼俗社会。因此,社区的邻里关系属性构成了社区生活圈文化属性的核心。“社区生活圈”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形塑现代“共同体”。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与费孝通对于社区的认知都是根植于原始村落的空间形态之上的,在这种原始的社区形态中,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平面化的面对面交往中,地理位置上的邻近为关系上的亲近提供了便利。然而现代城市社区与原始村落有着极大差异,虽然城市中人们的居住形态更加密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却被强制性放置在垂直楼宇中,原始村居形态中容易实现的面对面交流也在科技驱动下转变为依赖于网络社会的虚拟在场关系,人们的血缘、地缘感知逐渐弱化,进而在社会精神层面上表现为共同意识的剥离。“社区生活圈”概念的提出事实上肩负着重建社会共同体、凝聚社会共同意识的重大使命,因此,社区生活圈建设更加需要文化驱动,在社区生活圈场景营造中,文化舒适物的存在意义一方面在于以硬件设施的建设实现“在 15 分钟步行范围内配置人民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的基本目标;另一方面在于以文化舒适物重新审视传统功能主义的设施建设,通过文化要素在社区经济、社会、治理等全方位地植入构建社区“共同体”。
四、构建社区生活圈要素配置的文化方案
空间要素配置是当前社区生活圈建设的主体思路,要实现文化在社区生活圈的嵌入式发展仍然要以此为基础。文化舒适物提供了从生活便利设施的空间布局及有机组合入手,以特色文化场景形塑实现社区生活文化动力创造的最佳方案。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行动的主体单元,人在社区空间的行为实践构成了社区的文化本质。然而传统对于“社区”的认知囿于行政规划的边界局限,社区本身并不具备文化要义,仅作为行政体系的最小单元使用。社区生活圈重新以人的行为活动划定了社区边界,从而赋予了社区以文化要义,让社区回归人本。它不仅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开放了空间权限,更通过设施的布局、空间的营造鼓励人们的自由创造,进而重新定义地方文化与社区精神。社区生活圈的文化生产,便是在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展开创意创造,将生活圈内的生活资源转变为文化生产力,最终形塑为基于社区生活的文化价值观,基于此,本书的核心论点即为“生活日常即文化”,即人的日常行为实践能够帮助建立社区文化精神、描绘独具特色的地方生活方式,通过社区生活圈的文化舒适物研究,旨在从日常生活的文化经营范式的思考中,思辨新时代的文化要义、文化动力和文化精神,并对社区生活圈的“文化”做出新的诠释。本书基于当前社区生活圈文化建设的实践观察与理论反思,明确社区生活圈空间要素配置中的文化问题,探索文化价值在社区生活圈功能性服务建设中嵌入的可能性,从文化舒适物的基础评价与组态分析,力求将对文化设施的评价转向对于文化精神的测度,通过引入“文化舒适物”“蜂鸣”及“场景”概念重新定义社区生活圈中的各类服务设施,将社区空间的设施配置与社区中人的关系及地方文化精神的构建联系起来,将文化价值嵌入社区生活圈空间建设,总结能够启迪社区生活圈文化认同、形塑文化特色、激发创新活力的最佳设施配置方案。在探索社区生活圈文化方案的同时,本书也旨在重塑传统功能主义的社区建设思路,通过强调文化赋能社区生活圈实践,探索社区“共同体”的真正内涵,将以往在规划学、管理学、经济学中对“社区生活圈的文化”的讨论转变为“文化生活圈的形塑”,社区生活圈的文化价值需要进一步挖掘,社区生活圈的建设更需文化转向。思考文化分析的科学方法,是本书旨在学术研究方法中实现的另一目标。“文化”概念本身有着多种复杂的定义,因此以往的文化研究往往因“文化”本身的抽象语义而难以实现科学论证。源于新芝加哥学派社区研究的场景理论,在理念上强调文化正在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动力,在方法上又遵循了社会学研究的传统,将文化与社会的深刻关系转变为对舒适物所形塑的场景及其价值观的分析。因此,场景理论不仅在理念上为社区生活圈的文化动力作用提供了依照,更在方法上提供了一种能够定量的描述文化现象的科学工具。本书依照场景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从合法性、戏剧性、真实性三个主维度、15 个子维度进行文化舒适物的基本评价及其组态分析入手,通过专家打分、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综合论证社区生活圈的文化舒适物,以此建立社区生活圈文化分析的场景科学。文化在国家、城市发展层面的日益崛起与在人民日常生活层面动力不足的矛盾构成了城市社区生活圈文化问题的关键,文化赋能的社区生活圈建设必然要以美好生活为圭臬,以提升生活品质为根本,以提升地方整体吸引力与内生力为核心。本书既从关于“社区”的经典理论中提炼社区本质、挖掘“共同体”内涵,进而反思当代社区生活圈建设的核心要义;又从城市社区生活圈现状分析入手,在建设规划、经济发展与社区治理三个方面剖析文化在社区生活圈中扮演的角色,并进一步从实践与理论层面反思城市社区生活圈的文化问题。总结发现,当前中国城市的社区生活圈“文化”仍遵从着功能主义的服务思维,即以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等物质层面的建设为主,文化何以深入社会层与精神层,助推社区生活圈凝聚共识、形塑共同体,如何促进社区生活品质提升、实现创新增长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明确。基于社区生活圈发展的事实依据及既往研究者的集体智慧,本书旨在从理论入手进一步反思上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场景理论作为一种面向后工业时代城市创新增长的社区研究理论,其将城市文化问题的发现诉诸以“文化舒适物”为载体的场景解码中,通过对舒适物的剖析,解读场景文化价值观对人们日常空间行为与生活秩序的影响。因此,本书系统运用场景理论提供的理论范式与研究工具,探索文化赋予城市社区生活圈动力增长的理论方案。本书研究的落脚点在于探索文化舒适物赋能社区生活圈发展、创生地方动力的场景模式。为更好地描述这一总体目标,本书引用了与场景理论互相耦合的“蜂鸣”概念,它强调“面对面的接触”及“热议点”的创造,在场景的话语体系中用以指代促进社区内部资源、资本流通的隐形力量,因此“蜂鸣”更加形象地解释了城市社区生活圈的内生力与吸引力,即社区的文化生产力。本书将“创生地方蜂鸣”作为社区生活圈文化舒适物布局及其场景营造的总体目标,蜂鸣程度的大小即反映了社区生活圈能够进行持续文化生产的实力。其中,文化舒适物构成了社区生活圈蜂鸣创生的物质基础,文化舒适物组态形塑的场景价值观则构成了蜂鸣作用的精神内核,依靠文化舒适物完成的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化便是文化的作用。因此,在第四章至第六章中,本书在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对文化舒适物进行实证分析,前者主要以评价不同类型文化舒适物的作用及其作用程度为主,后者则是以文化舒适物组态分析为主探索社区生活圈文化场景的构建模式。第七章是对国内外社区生活圈的现有实践模式做出总结。第八章则是针对不同实施主体对社区生活圈的文化实践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当前社区生活圈的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在文化社会竞相融入、文化实践愈加兴起、文化动力愈加彰显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仅从功能建设的视角看待城市空间已经明显不再适应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时代新要求。作为新时代践行城市精进增长与实现美好生活愿景的有力载体,社区生活圈需要不断创新突破,以文化赋能的方式与城市经济、社会、政治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更为紧密的互动联结,通过营造传统又不失魅力、睦邻友好又泛在学习、面向本土又经营永续的文化场景,启迪城市社区生活圈更好的文化创造与创新,激发人们文化参与和文化学习的热情,构建基于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与文化意识。而一切的场景构建皆仰赖于政府、社会力量与社区居民等行动主体的主动实践,政府需要加强统筹与整体规划,在完善服务性保障的同时给予社会组织与社会企业更多的成长机会;社会力量作为社区建设的活力源泉,更多充当了协调者与创造者的角色,保障活力的持续、探索永续的经营、创造更好的社区是未来社区生活圈建设中社会主体面临的主要任务;社区居民是社区生活圈的服务主体,也是社区生活圈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行动主体,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与责任感,真正建立自下而上的社区运营也是社区生活圈建设的内在要求。以文化舒适物组态形塑的场景与社区生活圈行动主体的实践是相互促进、互动共生的过程。社区生活圈文化场景的营造与迭代创新离不开行动主体的实践与主动探索,而行动主体也在场景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定位的清晰描摹与自我功能的创新突破,进而不断创生持续的地方蜂鸣、营造更为开放互动的社区文化。面对来自全球经济、政治、社会与技术等不同层面的机遇与挑战,文化舒适物的布局思路与社区场景的营造方式为建设更高质量的社区生活圈提供了新的城市美好生活方案。
亓冉,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场景理论、数字创意产业。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中宣部、教育部等国家级课题以及政府委托课题数十项。撰写多项研究报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采纳,在《南京社会科学》《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月刊》等CSSCI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齐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芝大“城市创新”项目高级合作学者,美国城市创新协会学术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文化治理、城市文化规划、公共艺术管理和“场景理论”。
目录
第一章 从社区到社区生活圈
第一节 社区的内涵思辨 2
第二节 社区营造 12
第三节 社区生活圈与文化生活圈 19
第四节 从文化建设到文化生产25
第二章 城市社区生活圈的文化命题
第一节 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36
一、文化存在从精神领域走向生活日常36
二、文化生产从文化经济走向文化社会39
三、文化参与从被动关注走向多元共享41
第二节 城市发展探索新模式 45
第三节 社区发展寻求新方向54
第三章 城市社区生活圈的文化现状及反思
第一节 多元学科视角下的社区生活圈“文化” 62
第二节 社区生活圈的文化实践困境 68
第三节 社区生活圈的文化理论反思75
第四章 社区生活圈文化生产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文化舒适物测度的主旨内涵84
第二节 社区生活圈文化生产理论先导 89
第三节 社区生活圈文化生产理论重整 100
第五章 城市社区生活圈的物质生产
第一节 文化舒适物创生地方蜂鸣的综合评测(AHP-PCA)112
第二节 基础保障型舒适物主导内部蜂鸣 133
第三节 品质提升型舒适物主导外部蜂鸣 138
第四节 多元舒适物综合配置带动整体蜂鸣 142
第六章 城市社区生活圈的精神生产
第一节 文化舒适物组态形塑社区场景 148
第二节 以传统又不失魅力的创新场景形塑合法精神 156
第三节 以睦邻友好又泛在学习的生活场景形塑戏剧精神 160
第四节 以本土又经营永续的产业场景形塑真实精神 163
第七章 城市社区生活圈的文化建设经验
第一节 强调空间营造与完整街道的国外城市社区生活圈 168
第二节 强调服务保障与功能建设的中国城市社区生活圈 181
第八章 城市社区生活圈的文化主体实践
第一节 政府统筹,完善服务保障与机会赋予 196
第二节 社会参与,激活居民参与和活力经营 199
第三节 自下而上,释放地方魅力与区域蜂鸣 202
后 记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