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途上:艺术家行迹》以艺术家独特的视角,观照世间,在广阔的国际视阈中,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浮影。共收录散文28篇,文笔从容洒脱,文学意味浓厚。书中并附47幅书画精品,展现了艺术家高古凝练、雄浑苍劲的风格与现代创新精神。
许多年前,我在北京清秘阁的一个画展上与鉴伟兄偶遇,他的儒雅和满身书卷气让我对这个出生在苏州的艺术家充满了好感。
我从小也生活在太湖流域,承受江南文化的熏陶,同属吴语语系范围,生活习俗有诸多相同,不免就多攀谈了几句,我发觉长相英俊的鉴伟兄谈吐也极雅致,说起文化、说起吴门老一辈文人,颇多投缘。也就是那一次我得到他出版于2011年的文集《艺术的生活》,这是一本谈艺术谈行走的文化随笔,我读后才知道出现在我眼前的艺术家还有另一个身份——随笔作家。
江南自古多才子,才子能文并不奇怪,难得的是艺术浸入生活,得生活沾灌,艺术本体与灵魂水乳交融。我惊叹于王鉴伟那副饱蘸江南雅韵的笔墨,伴随着他的行走思考创作,向人们展示他只眼看世界的冷静与内省,有才情有自信还有微妙的心态表情,是心灵感应自然的鸣放。
王鉴伟一手写字作画一手写文章,其艺文生涯,刚在骨子里,糅在化云化烟的笔触中,侠骨柔肠,若在其中。有形的是书画,无形的是文章,艺文相携,勾勒出一个文艺家氤氲多姿的生命气息。他旅居海外时,常以中国艺术家的身份,传授书法,做中国艺术的交流。
艺术家与文章之外,行旅者是王鉴伟另一个文化身份。
我注意到王鉴伟在艺术家与行旅者二个身份的转换时,大概带有点中国式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味。而他的行旅,反衬他的艺术比根源于江南的艺术更加宽厚包容具有外向性。在我看来行旅本是艺术生活的一部分,将已积累的知识重新投向自然,只不过这个过程聚散了更为广阔的认知与个人体验,也激发出更丰富的阅历与联想。对艺术家而言,是精神的收放与吞纳。王鉴伟接踵徐霞客、刘鹗等先贤的后尘,行迹里写着一个从自然山川到山水精神人迹化的印痕。而行旅中由种种不期而遇的相逢、交谈以及酒茶之欢,则牵引出历经豹变的新一代中国人在域外域内崭新的风貌。他的行旅文字固然也可以看成一种游记,但我更愿意视作是当代中国文人在全球化态势下,在自然背景中的亮相。
我在读王鉴伟的行旅文字时,总会想起比他早走出国门很多很多年的蒋彝先生。
这位曾经在民国时期当过庐江县令的前辈,以个人之力且行且画,写出过《巴黎画记》《旧金山画记》《日本画记》等一系列文化随笔,记录下一个中国文化人漫游西方都市的感受。蒋先生谈他的画记时,提到在融入西方文化的前提下,他的立场是站在“世界的背景下”,提供了一个中国人的观察视野,即便是实录,仍旧渗透了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
王鉴伟所处的时代,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已大大超过蒋彝生活的那个时代,但是作为一个中国的文化行旅者,似乎和蒋彝那时面对西方世界时的境遇相似,我们仍然会发问,在不同文化宗教语境下,怎么表达一个中国人畅游西方山水的情怀?在同一种文化语境下,怎么表达时空变幻中我们心境的迁变?我在读王鉴伟的行旅文字时,自然会想到大至人迹活动带来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处,小至不同背景人物相遇的交流,目光、笑容、手势、语言、交谈等等,在共有时空里从不同文化教养出发,引出不同的感受,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有欣于所遇的一点头,有相逢一杯的意气,还有莫名微笑的擦肩而过,甚至是漠然对视后无信息的渐行渐远……构成了行旅中最常见的状态。
我想这是行旅赋予个体的机会,它在本质上是我们与陌生世界对恃的态度,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的默契,它引发一种与山川自然相关联的兴叹与意绪,或许会联想起一个故人,一本曾经读过的书,或一个曾经历过的场景,当王鉴伟的行旅经验转化文字时,他所纪录的个体遭遇也就有了某种普遍性,呈现今天普通人与陌生世界从生疏到渐渐熟悉的过程,这大概是王鉴伟行旅文字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
序一
江山入壮怀——唐吟方
序二
万般皆过客此生一闲云——杨中良
道在途上
艺术的生活
匆匆的行旅
徽州散记
冬日的游程
喝茶
会稽山居
西行漫忆
天路
酒与书法
西岳旧事
绍兴道中
台湾印痕
东瀛琐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