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 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整理编撰而成, “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本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 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 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 是他晚年的著述, 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 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传习录》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 是了解阳明心学的入门书, 也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
1、一本让内心强大的古代哲学经典,领悟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思想!
2、文学巨匠叶圣陶精心点校,新增10000字人物生平小传、阳明心学导读;
3、余秋雨、钱穆、曾国藩、梁启超毕生仰赖的处世心经;
4、题解 注释 译文,真正实现无障碍阅读。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有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之人,其学术思想更是由中国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对后世影响巨大。
点校:叶圣陶(1894——1988),中国现代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 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代表作有《隔膜》《线下》《倪焕之》等,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绪论
传习录 003
王守仁 004
王?学 008
王学大概 010
余?语 013
卷上
"徐爱录 017
徐爱跋 046
陆澄录 047
薛侃录 097
卷中
钱德洪序 137
答顾东桥书 140
答周道通书 176
答陆原静书 186
钱德洪跋 207
答欧阳崇一 209
答罗整庵少宰书 218
答聂文蔚 227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246
教约 249
卷下
陈九川录 255
黄直录 272
黄修易录 281
黄省曾录 289
钱德洪录 297
钱德洪序 335
黄以方录 337
钱德洪跋 356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①。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②。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③。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④,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欬,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⑤。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门人徐爱书⑥。
【注释】
①《大学·礼记》四十九篇之第四十二。郑玄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唐人已有《大学》专本。北宋时,与《中庸》《论语》《孟子》合并为四书。程颐谓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为之作注,称《大学章句》,则区全篇为经一章,传十章,并记之云:“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而以旧本为误本。《大学》有“致知在格物”一语,朱熹注云:“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又补释“格物致知”之义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此说也,守仁抵之。
②“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语出《中庸》;言垂法于后,堪以俟待后之圣人,虽远至百世,其道不异也。
③二氏之学,言释与道也。按守仁门人钱德洪诸人所为年谱,守仁至二十七岁,始“自念辞章艺能不足以通至道”,至三十一岁,“渐悟仙、释二氏之非”。
④明武宗初政,宦官刘瑾专权,南京科道戴铣等以诤谏得罪。守仁抗疏救之,亦得罪,谪贵州龙场驿驿丞。以正德三年春至龙场,五年升江西庐陵县知县。其在贵州,为始论“知行合一”之时。
⑤昔九方皋相马,观其精而不措意于牝牡骊黄。此处言见其粗而弃其精也。
⑥徐爱,字曰仁,号横山,余姚人。从守仁游,守仁器之,妻以女弟。举正德进士,历官南工部郎中。守仁良知之说,学者初多未信,爱疏通辨析,畅其指要。年三十一卒,守仁哭之恸。
【译文】
对于《大学》中有关“格物”的学说,先生都是以旧本为准,也就是先儒们所说的错误的版本。最开始我听说时很震惊,继而感到疑惑,然后深思熟虑,仔细比对出入,并询问先生,这才知道他的学说如火之寒,、如火之热,真的是“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百世之后的圣人也绝对不会对其产生怀疑)。先生天生聪慧、见识卓绝、和善可亲、胸怀坦荡、平易近人、又不拘小节。他年少时,别人见他豪迈不羁,又曾沉溺于写词作赋,出入于佛教二道之说。突然听到他的这些学说,大家都会认为他只是标新立异,所以都不会去进行深入研究。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先生在幽僻之处居住了三年,在恶劣的环境中精心修身,“惟精惟一”的功夫固然已经超越了普通人,达到了至圣的境界,回归纯粹达到了返璞归真、公正无私的境界。我时常不分朝夕到先生门下求得求教,先生的思想触之觉易,但仰之弥高;但见粗略,而越想探究越觉精深;越靠近他的思想越觉得造诣无穷。十多年来,我感觉竟然未窥见其藩篱。世间的君子,或者有幸与先生有一面之缘,或还未听过先生的谈吐,或有抱持着轻视怠慢、偏激愤怒之心,而仓促地想从几句谈话之间,或传闻听到的,加以揣测,像他们这样又怎么能得到先生思想的精髓呢?来求学的人们虽得能聆听先生的教诲,往往得其一二错失的更多,就像鉴别马匹的优劣时,只根据马匹的外在特点,而不看它能成为千里马的内在的特质。故此,我收录了平常的所见所闻,私下展示给与我志同道合之人,相互考证加以改正,希望不辜负先生之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