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为研究对象,从先秦诸子的宏阔视野对于儒家在先秦时期对天人关系、道体与道用关系、政治与道德关系,以及传统与现代、因袭与变革等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期通过这种研究来获得对于先秦儒家在政治理念、政治行为及政治哲学诸多方面于文化意义上的理解与把握。
李友广(1978—),山东莒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中国思想史)博士后,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学位中心评审专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 成果评审专家,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出土简帛与儒道法关系比较研究。在《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文史哲》、《人文杂志》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四十篇,文章先后被“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转载。目前出版学术专著《先秦儒家人性论的演变——以郭店儒简为考察重点》(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和《传道与出仕:共同体理论视野下的先秦儒家》(人民出版社,2018年)2部。曾先后主持 社科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和陕西省教育厅基地项目各1项。
第一章 《周易》变易思想与周人新型天命观的确立
——以《革》卦为讨论中心
第一节 殷周剧变与“天命不易”观念的失效
第二节 《周易》变易思想与新型天命观的确立
第三节 周人新型天命观与《易传》的诠释特色
第四节 畏命、知命与务德
小结
第二章 周人的王道政治与儒家的王道理想
第一节 王道与王道政治
第二节 儒家视野下的王道政治及其理想化
第三节 理想化的王道政治及其现实困境
第四节 困境下的应对与期待
小结
第三章 《论语》文本与孔子尊王立场
第一节 道、有道与无道问题
第二节 人道视野下的尊王
第三节 尊王的方式及可能性
第四节 关于《论语》升经问题
小结
第五章 从重道体到重道用:子学思想在战国时期的转向——基于《管子》四篇的考察兼及孟子政治哲学
第一节 《管子》四篇精气说与道的具象化处理
第二节 《管子》四篇“心”说与识道
第三节 《管子》四篇“名”与礼法思想及孟子政治哲学
第四节 《管子》的学派属性及道用的影响
小结
第六章 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及其政治哲学
第一节 性恶论及性趋恶论和性危说
第二节 关于性朴论
第三节 关于性恶心善说
第四节 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
第五节 性朴欲趋恶论与荀子政治哲学
小结
第七章 政治的去道德化努力——韩非对政治的思考兼及儒家政治哲学
第一节 法家如何看待道德
第二节 何为 的政治
第三节 超道德化与去道德化:道、法两家比较的一个向度
第四节 排除道德,政治是否可能
第五节 关于道德、习惯与法律
小结
第八章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论要
第一节 对先秦儒家政治哲学所持的立场及界定
第二节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构成及特点
第三节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要解决的问题与理想政治
第四节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不足与未来发展
小结
结语 德性与政治之间:先秦儒家立场、特征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