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这是教育焦虑的时代,也是亲子矛盾迭出的时代,当前家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随着新社会形态与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从传统的群居模式发展成比较简单的状态,加之社会压力和人员流动性大,婚姻相对脆弱,在一些社会问题综合影响下,家庭教育爆发的问题越来越多。
新冠肺炎疫情及后疫情时代,我们经历了疫情突袭期间家庭关系的迷茫。特殊时期,亲子关系过度密切,子女与父母之间矛盾多多,家长把握不好尺度,子女控制不好情绪,家庭问题频发。家长承载着沉重的教育负荷,承担着学校教育与校外培训的双重经济压力和时间压力,也在校外培训的风靡之中迷失了方向。
2021年,是中国教育的一道分水岭。
风靡了20多年的校外培训,终于迎来了双减政策。双减,是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家庭教育促进法不仅明确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个课堂、家长是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同时,还规定了家庭教育的内容。比如,要求家长培养未成年人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等等。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施行,会让家庭教育得到社会重视,也提供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新方法和思路。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责任,值得家长研究学习。
还以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要打要骂自己说了算?还以为放任自流、随便孩子怎么长大,也可以算合格家长?不!这大概是家庭教育历史上对家长有要求的法律。
这是关系到家庭教育方向的大事,也是让家长警醒的号角。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思考家庭教育方向,这是时代提出的问题。
我以为当前家庭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1.社会浮躁,鼓吹成功学。
大多数人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走向功利化。家长倾其所有,为了培养子女成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社会精英,过分迁就、过分赏识、过分关注,无疑让自己和孩子都非常累。
正因为功利,社会环境中家庭很少有休闲教育。孩子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家长和孩子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应战状态,很容易出问题。
2.育人方向严重偏离。
十几年来,课外培训机构发展突飞猛进。家长把对教育的担忧、对家庭教育的迷茫转移到了课外培训机构。在课外培训的流水线上,家长和孩子都是流水的兵,把安全感和焦虑症转交给了培训机构。家长重视技能教育、课程教育,忽略通识教育、生活教育。这一代孩子低头上培训班,思考能力、问题处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堪忧。
国家重视教育问题,培训机构在2021年被整顿,线上、线下教育培训的火爆明显降温。
3.如何做父母需要学习。
大多数家长认为,做父母是无师自通的事情,不需要什么专业技能,有了孩子,父母自然就上路了。毫不夸张地说,很多家长并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父母,也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在家庭教育的角色上一直是跟风者。
一些父母认为,家庭教育不必小题大做,就是家里的私事。殊不知,家庭教育不单纯是家庭的事,也是社会的事。家庭是为社会培养
人才,家庭也是帮助子女认识社会的课堂。
很多家长是迷茫的,他们在教育子女的路上,常常被突发情况折磨得措手不及。家长自身教育知识储备不够,面对子女的成长没有与时俱进的方法,也没有更新自己的家教知识,遇到问题非常急躁,束手无策。在此情况下,家长苦苦寻找出路,容易成为信息的奴隶,轻信社会上流传的教育秘诀,也容易陷入攀比误区。
有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过于随意,子女对长辈的教育没有敬畏之心。家庭教育缺乏尺度、赏识教育过度,导致子女无法客观评价自己。家长作为教育者,很长时间内缺失了适当惩罚的权利。
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根据我走过的弯路,结合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思考家庭教育方向,要让父母成为家庭教育的明白人。
我2002年成为一名新手母亲,随后养育了儿女。在这将近20年的母亲角色中,我经历了从迎接新生命的喜悦到育儿的焦虑,从一名满怀憧憬的少女到与青春期儿女斗智斗勇的更年期妈妈,从手忙脚乱到今天难得的淡定,从忧心忡忡到顺其自然。我经历了炼狱般的痛苦,也收获了农妇般的喜悦。
当女儿参加高考,又收到国外5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她选择了美国雪城大学的教育学专业,辅修社会学,我表示支持。我鼓励她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就如当年我的父母支持我一样。在她结束网课即将启程赴美留学的时光里,我们又回到了她童年时期的可贵相依。
而儿子青春期与女儿的青春期完全不一样,他的敏感非常像当年的我,对未来有无数的憧憬,我也找到了研究的样本。
我从2006年开始涉足家庭教育工作,2010年、2011年先后出版了《妈妈养育心经》《孩子,我想让你幸福》两本图书。2011年我发起父母大学堂大型社会教育活动,近10年来持续在各地主讲父母学堂和青少年励志教育。
2020年,我历时8年构思创作的《小康之路》长篇小说出版,更多家长在作品中看到了奋斗,看到了励志,也看到了环境造就人的真理。
我想,我在家庭教育中的无为,或许成为了儿女奋斗的榜样。我的孩子在学业上的主动求知、对家庭关系的判断、对自我目标的追求、对社会关系的洞察,都显示出了良好素养。虽然我也经常唠叨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总的来说,孩子是善于思考的,他们的知识面比我当年要宽,他们比我更勇敢。他们有些方面比我强。
如何做父母?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多年,相比我当年写《妈妈养育心经》和《孩子,我想让你幸福》这两本书,《智慧面对青春期》才是我对父母亲角色的完整理解和深刻领悟,也是身为父母在子女成长阶段所经历的完整记录与思考。这是近20年家庭教育工作带给我的积累和沉淀,也是近20年育儿生活带给我的反思和开悟。
每一位家长,在孩子来到你身边的时候,你满心欢喜,肩负责任,也深知自身角色的重要。但你走着走着就烦了,带着初心的喜悦维持不了多久,你就被琐碎笼罩,也可能陷入情感背叛、婚姻对抗、工作不顺的艰难之中。
生育对于每个人都是巨大的考验。有人因不孕不育而痛苦,有人为养育分歧而大动干戈。但生育,依然是每一对父母幸福的工作职
责,也是肩负起为社会育人、为家庭培养后代的责任。
养育,不是一件私事。做父母,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事。从小人儿呱呱坠地开始,如果家长不端正态度、不重视家风、不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那么,漫长的养育期,你可能经常束手无策,想临时抱佛脚却可能连门都找不到。
吃喝拉撒睡,真的只是育儿的初级阶段。随着子女长大,你的知识如果不更新,你看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提高,你在教育孩子时也会面临重重问题,甚至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
你的子女,不仅仅是你的子女,他们是要走向社会的。你是为社会培养人才。
你的子女,不仅仅是你的子女,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你如果还停留在控制、专横的家庭教育方式,他们可能根本就不会听你的了。
你的子女,他们面临的是新兴科技和信息速食,你若跟不上潮流,你都不知道从何说起。
所以,家长每个阶段思考的问题不一样,关心的问题也不一样。这些年来,我不断在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也经常解答家长们的育儿困惑,跟踪个案开展辅导。
我和家庭教育的同行们都有同感,老一辈的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等,他们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尊重儿童的天性,他们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几代人。目前家庭教育领域中的专家赵忠心老师、朱永新老师、孙云晓老师、知心姐姐卢勤老师、李玫瑾老师等,他们的观点和教育理念也很受欢迎。但作为家庭教育讲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系统的学习资料几乎很难求得,大多依靠自己寻找教材自学。家庭教育的图书五花八门,但
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教材几乎难以找到。家庭教育那么重要,但家教图书市场并不景气。
父母到底需要什么宝贵的金钥匙?
家长们是急需帮助的,更多的家长在技的路上苦苦追求,而忘了道的方向。我们面临的困难,并不是仅仅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如何阻止早恋、怎么辅导孩子功课,也不是孩子兴趣爱好培养的问题……
社会急功近利,父母埋头于生活资料,当我们民族庞大的教育群体中没有人仰望星空,思考真正育人的目标在哪里,我们就会陷入精神的空虚与一味追求物质的世俗。我们需要给予子女指引的力量,帮助他们建立正确价值观,找到自己的目标。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其实是给孩子打精神的底子,培养信念的种子。希望父母在繁重的生活压力中解放出来,在家庭教育的重负中抬起头来,想一想前面的路,看一看你身后的孩子,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陶行知有一句箴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以为这是教育的真谛。我曾在厦门大学看到其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我以为这是本真的教育。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我认为是良知不被生存裹挟,底线不被欲望侵犯。人生有梦想,生活有活法。
这不仅仅是教育者对自身的要求,也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应该传达的思想和底线教育。我们要让子女懂得,勤勤恳恳奋斗、自力更生生存,永远不怕半夜敲门声。
人生路长,请先当好子女的任教师。
《妈妈养育心经》适合0~6岁孩子的家长,《孩子,我想让你幸福》适合3~12岁孩子的家长,这本《智慧面对青春期》,可能适合所有家长,有些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向问题是共性的。当然,10~18岁孩子的家长迫切需要。
中年阶段,生活的戏剧和困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阶段可能是灾难性的,也可能是人生的辉煌。
青春期的子女开始探索自己是谁,要做自己。他们必须慢慢离开父母,发现自我力量,才能实现独立。他们思想丰富、性格叛逆,常让家长头痛。如何智慧面对孩子青春期,这对新时代家长是非常严峻的考验。我经历了几个妹妹的青春期,又养育了一双儿女,经历过男生、女生不同的青春期反应,我有很多想说的话,要和家长说。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需要不同的知识储备。没有一定的家教知识,教不了今天的孩子;没有两把刷子,应对不了孩子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没有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可能陷入养育的困境,难以自拔。
写作此书的时候,我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年代,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期,和母亲的争吵、拌嘴,和老师的敌对、哭闹,也有青春爱意朦胧的焦灼和小鹿乱撞。我也回忆起妹妹们一个一个带给我的青春难题,回忆起儿女的成长细节。
写作的这个夏天,我也正在经历着与青春期儿子的激烈对抗。每一个家长,或许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没有人生来就会做家长,真的需要一点一点跟随孩子的成长而学习,需要在每个阶段提前做知识储备。我的女儿也参与了本书的写作,提出核心问题、整理相关资料,让我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多样。成书过程中,她的贡献巨大。
有人说家长有5个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舍得给孩子花时间;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完善自己;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好的他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他自己。
请问你在哪个层次?
让我们各自对标。在这本书里,我把我所经历的被教育和教育的过程,我所感受到的原生家庭的影响和我的小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我所理解和领悟到的那些如意和不如意的事,都和盘托出。期待你的共鸣。
智慧面对孩子青春期,真实的生活场景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