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99 元
丛书名: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 作者:张剑云,蔡晓霞,程玉宝
- 出版时间:2023/9/1
- ISBN:9787030761910
-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N97
- 页码:340
- 纸张:
- 版次:31
- 开本:16
本书分上、下两册,由5个模块组成,共12章。《电子对抗原理(上册)》主要介绍电磁环境和电子对抗侦察2个模块,包括电子对抗的概念、技术、发展,电磁空间与电磁环境、战场电磁环境构成、电磁兼容、电磁防护,通信和雷达对抗侦察中的信号搜索与截获、侦察信号处理、无线电测向原理和无源定位原理,以及激光主动侦察和被动告警、红外告警和紫外告警等内容。《电子对抗原理(下册)》主要介绍电子干扰、电子防护和电子对抗新领域3个模块。电子干扰包括通信干扰、雷达干扰和光电干扰;电子防护包括通信电子防护、雷达电子防护和光电防护;电子对抗新领域包括数据链对抗、导航对抗、敌我识别对抗、航天电子对抗、电子对抗无人机、反辐射攻击、高功率微波与强激光武器以及认知电子对抗等。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电子对抗基本概念 1
1.1.1 电子对抗作战行动 1
1.1.2 电子对抗作战目标 3
1.1.3 电子对抗作战手段 4
1.1.4 本书体系结构 5
1.2 电子对抗技术 6
1.2.1 电子对抗系统 6
1.2.2 电子对抗侦察 8
1.2.3 电子干扰 11
1.2.4 电子防护 12
1.2.5 电子伪装 15
1.2.6 电子摧毁 16
1.2.7 反辐射摧毁 18
1.2.8 电磁频谱管控 19
1.3 电子对抗的历史和发展 21
1.3.1 电子对抗的诞生及发展 21
1.3.2 电子对抗理论发展历程 28
1.3.3 电子对抗技术发展方向 32
思考题和习题 36
第2章 电磁环境 37
2.1 电磁环境概述 37
2.1.1 电磁频谱 37
2.1.2 电磁空间 38
2.1.3 电磁环境的定义和特征 40
2.2 战场电磁环境构成 49
2.2.1 自然电磁辐射 50
2.2.2 民用电磁辐射 51
2.2.3 军用电磁辐射 52
2.2.4 辐射传播环境 54
2.3 电磁兼容和电磁防护 57
2.3.1 电磁干扰源及其传播途径 58
2.3.2 战场电磁兼容分析 59
2.3.3 电磁防护技术 69
思考题和习题 73
第3章 信号的搜索与截获 74
3.1 引言 74
3.1.1 基本概念 74
3.1.2 频域搜索 76
3.1.3 空域搜索 78
3.1.4 侦察方程 83
3.2 电子对抗接收机概述 87
3.2.1 接收机类型 87
3.2.2 接收机频率 89
3.2.3 接收机灵敏度 91
3.2.4 其他主要指标 93
3.3 超外差接收机 95
3.3.1 超外差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95
3.3.2 超外差接收机的特点 97
3.3.3 超外差接收机优化技术 98
3.4 信道化接收机 100
3.4.1 信道化接收机测频原理 100
3.4.2 信道化接收机工作过程 101
3.4.3 信道化接收机性能分析 103
3.4.4 信道化接收机优化设计 104
3.5 数字化接收机 104
3.5.1 结构与分类 104
3.5.2 关键技术 105
3.6 其他接收机 109
3.6.1 瞬时测频接收机 109
3.6.2 压缩接收机 114
3.6.3 声光接收机 118
思考题和习题 119
第4章 侦察信号处理 122
4.1 引言 122
4.1.1 侦察信号处理的基本内容 122
4.1.2 辐射源信号典型特征 122
4.1.3 信号处理的基本流程 128
4.2 信号参数测量 128
4.2.1 频域参数测量 128
4.2.2 时域参数测量 131
4.2.3 能量域参数测量 133
4.2.4 极化参数测量 134
4.3 信号特征提取 135
4.3.1 信号参数分布特征提取 135
4.3.2 雷达信号脉内特征提取 136
4.3.3 通信信号调制特征提取 138
4.4 信号分选 149
4.4.1 雷达信号分选 149
4.4.2 通信信号分选 154
4.5 信号识别 159
4.5.1 信号识别分类 159
4.5.2 信号识别方法 159
思考题和习题 161
第5章 无线电测向原理 162
5.1 引言 162
5.1.1 无线电测向的基本概念 162
5.1.2 测向设备的基本组成 164
5.1.3 测向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66
5.1.4 测向的分类 168
5.2 单元天线 171
5.2.1 单杆天线 171
5.2.2 相邻垂直天线元组合成单元天线 174
5.2.3 艾德考克天线 176
5.3 振幅法测向原理 179
5.3.1 最小信号法测向原理 179
5.3.2 最大信号法测向原理 185
5.3.3 比幅法测向原理 194
5.4 相位法测向原理 207
5.4.1 比相法测向基本原理 207
5.4.2 典型比相法测向应用 212
5.4.3 多普勒测向原理 218
5.5 时差法测向原理 220
5.6 阵列测向原理 222
5.7 测向误差 229
5.7.1 测向误差的分类 229
5.7.2 几种典型的测向误差 231
思考题和习题 236
第6章 无源定位原理 238
6.1 引言 238
6.1.1 无源定位的含义 238
6.1.2 定位的坐标系 239
6.2 单站定位 242
6.2.1 基于电离层高度测量的单站定位 242
6.2.2 基于测向设备(站)移动的单站定位 243
6.3 双站定位 246
6.3.1 双站交会定位的基本方法 246
6.3.2 双站交会定位的误差分析 247
6.3.3 双站交会定位的相关问题 254
6.4 多站定位 256
6.4.1 单辐射源的位置估计 256
6.4.2 单辐射源的多次位置估计 261
6.4.3 测向站配置 264
6.4.4 多辐射源的位置估计 264
思考题和习题 265
第7章 光电对抗侦察与告警 266
7.1 引言 266
7.2 激光对抗主动侦察 267
7.2.1 概述 267
7.2.2 目标的激光反射特性 268
7.2.3 激光回波探测 273
7.3 激光告警 275
7.3.1 概述 275
7.3.2 激光信号识别 279
7.3.3 激光方位探测 283
7.3.4 激光波长探测 286
7.3.5 激光码型识别 287
7.3.6 激光告警探测性能分析 291
7.4 红外告警 296
7.4.1 概述 296
7.4.2 红外辐射探测性能 297
7.4.3 目标信号检测方法 302
7.4.4 红外搜索跟踪 307
7.5 紫外告警 313
7.5.1 概述 313
7.5.2 概略型紫外探测 314
7.5.3 成像型紫外探测 319
7.5.4 告警距离估算 323
思考题和习题 325
参考文献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