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人公哈桑奥马尔出生在海滨小镇肯格一个贫困潦倒的阿拉伯裔穆斯林家庭。父亲奥马尔放荡不羁、酗酒成性、残忍暴虐;母亲懦弱隐忍,近乎宿命地接受了丈夫的残酷虐待;哥哥赛义德性情顽劣、桀骜不驯,六岁时意外死于火灾,为此哈桑多年来背负骂名;妹妹扎基雅大胆叛逆,最终沦落风尘。国家的独立带来了社会动荡和对自由承诺的背叛。新政府担心人才外流,迟迟不公布高中毕业考试结果。由于得不到奖学金,哈桑来到内罗毕投奔富有的艾哈迈德舅舅,期望要回母亲应得的家族遗产。在那里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但很快揭开了田园诗般生活的面纱,看到了充斥于这座现代非洲城市的腐败和虚伪。与表妹萨尔玛的朦胧爱情燃起了哈桑对生活的希望,但丑陋的现实很快就将伴随一个令人不堪的家族秘密一道浮出水面……
无爱的家庭,无望的前程,无果的初恋,无尽的大海
每个悲伤的年轻人,都要挥别一段不堪的前世
《离别的记忆》出版于1987年,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处女作长篇小说。作品以简洁、生动的语言,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讲述了一个东非斯瓦希里少年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重生。这部曾被认为不够非洲的作品,却跨越了时空与民族的隔阂,道出了小镇青年们共同的困境。
译后记
《离别的记忆》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小说处女作,是他于1973年在英国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古尔纳向海涅曼出版社的非洲作家系列丛书(Heinemann African Writers Series)投稿,一开始出版方表示愿意出版,但需要一份来自内罗毕的鉴定报告。那份报告最终拒绝了古尔纳,认为他的作品不够非洲,因为他没有以人们预设的非洲作家的方式去写作。多年碰壁之后,这部小说才最终于1987年由乔纳森凯普出版社(Jonathan Cape)出版。
作品以简洁、生动的语言,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讲述了一个东非斯瓦希里少年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重生。主人公哈桑奥马尔出生在海滨小镇肯格一个贫困潦倒的阿拉伯裔穆斯林家庭。父亲奥马尔放荡不羁、酗酒成性、残忍暴虐;母亲懦弱隐忍,近乎宿命地接受了丈夫的残酷虐待;哥哥赛义德性情顽劣、桀骜不驯,六岁时意外死于火灾,为此哈桑多年来背负骂名;妹妹扎基雅大胆叛逆,最终沦落风尘。国家的独立带来了社会动荡和对自由承诺的背叛。新政府担心人才外流,迟迟不公布高中毕业考试结果。由于得不到奖学金,哈桑来到内罗毕投奔富有的艾哈迈德舅舅,期望要回母亲应得的家族遗产。在那里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但很快揭开了田园诗般生活的面纱,看到了充斥于这座现代非洲城市的腐败和虚伪。与表妹萨尔玛的朦胧爱情燃起了哈桑对生活的希望,但这种浪漫的越界之举激怒了舅舅,致使他把哈桑逐出家门,一个令人不堪的家族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走投无路的哈桑最终选择离开家乡,坐船出海,到远方去寻找未来。
《离别的记忆》的故事部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东非海滨小镇肯格,部分发生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小说采用碎片化叙事手法,陆续揭示了哈桑生活中的关键事件。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我们不妨以哈桑的三次离别为线索,把小说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生在肯格,讲述了哈桑家族的变迁。哈桑童年的中心事件是目睹哥哥赛义德的意外死亡。火灾来得太突然,五岁的哈桑茫然无措,未能为哥哥提供帮助,为此全家人都迁怒于他。这个创伤性事件使哈桑负疚多年,也造成了他与父母之间关系的疏远。家庭的衰败与哈桑的成长相伴而行:父亲酗酒、嫖娼成性,母亲把自己封闭在痛苦的沉默中,妹妹扎基雅自暴自弃。镇上的码头是哈桑唯一的避难所,在那里,他移居国外的梦想开始成形。出国留学的前景和逃离压抑环境的想法,给哈桑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让他努力追求学业卓越。哈桑的成年与国家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是同步发生的。由于哈桑的阿拉伯裔背景,作为曾经的压迫者的后代,他无法获得新政府提供的奖学金。为此,母亲说服他去拜访内罗毕的舅舅,希望借此机会要回家族遗产。父亲早年因被控性侵儿童而入狱的经历致使哈桑无法获得护照,最后在扎基雅的暗中帮助下,他才拿到护照。毕业考试前夜,父子在雨中踉跄而行的一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二者的和解,而后来父亲在火车站送别哈桑的场面则有几分神似朱自清的《背影》,读来让人感触颇深。
第二部分聚焦于哈桑的内罗毕之旅。哈桑带着使命踏上了从滨海小镇到东非大都市的旅程。在火车上结识的青年摩西姆维尼,激情澎湃,言之凿凿,呼吁通过铁血式领袖领导革命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此后发生的一切揭穿了他的谎言,是对所谓民族主义者的莫大讽刺。作为独立后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艾哈迈德虽然生活条件优渥,但唯利是图,无意帮助哈桑,只想让他为自己打工。他还试图把女儿嫁给富商之子,以换取丰厚的彩礼。与艾哈迈德舅舅的短暂交往让哈桑意识到,从他那里获得留学资助只是无望的期许。城乡生活的巨大反差和寄人篱下的感觉强化了哈桑的疏离感和思乡情怀,与萨尔玛之间逐渐萌生的爱情是他获得的唯一安慰。但好景不长,艾哈迈德舅舅觉察到两人苗头不对,大雨中把哈桑逐出家门。他从萨尔玛闺蜜玛丽亚姆那里得知了萨尔玛母亲的丑闻和服毒自杀的悲剧,进而理解了舅舅过激反应的成因。哈桑带着委屈和愤怒离开了舅舅家,离开了内罗毕这个短暂停留的大都市,是为第二次离别。
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哈桑回到家乡后发生的事情及第三次离别。祖母去世、扎基雅沦为妓女、父亲稍有收敛但旧习难改、留下来前途渺茫,这一切使哈桑陷入困闷与迷茫。在母亲和扎基雅的劝说和鼓励下,哈桑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小说的结尾是哈桑在一艘从东非驶往新加坡的轮船上写给萨尔玛的一封长信。哈桑在信中表达了自己既希望留下又希望离开的矛盾心态,对家人的愧疚和对萨尔玛的思念。小说的开放式结局为古尔纳之后的作品,也给读者的想象,留下了空间。
《离别的记忆》是一部成长小说,通过描写哈桑在原生家庭中遭遇的不幸和创伤,勾勒出一个肩负历史包袱的敏感少年如何一步步走向觉醒的发展轨迹。诚然,作品中不乏对东非家庭和社会生活的负面描写,但与此同时,透过哈桑的坚韧执着、萨尔玛的善良友善、玛丽亚姆的从容自信,我们也不难看出作品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力量。
正如古尔纳所言,来自一个地方,却生活在另一个地方的状况是其多年来的创作主题。离别与记忆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解和把握古尔纳作品的两个关键词。他笔下的人物常常在家乡的幽闭恐惧和流亡的孤独困闷之间不断穿梭。作为其作品谱系的起点,《离别的记忆》通过讲述哈桑的三次离别,将对童年、故乡,甚至祖辈的记忆贯穿始终。在情节发展与人物塑造方面,《离别的记忆》与古尔纳之后的作品相比稍显稚嫩了一点,尽管如此,这部作品在很多方面已显示出一位文学大师的禀赋。
虽然我早在2008年左右参编《当代外国文学纪事:19802000》(英国卷)时就开始关注古尔纳,后来在《外国文学动态》(2012年第3期)发表过评介古尔纳的文章,但翻译他的作品还是具有挑战性的。作品中的斯瓦希里语、阿拉伯语及其他非英语词句,与东非历史、政治、社会文化、宗教相关的知识都构成了一定程度的翻译困难。感谢上海译文出版社宋玲老师的信任以及责任编辑宋佥老师对译文的修改和润色。限于个人水平,译文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在此谨致谢忱。
张峰
2022年12月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2021年因他对殖民主义文学的影响,以及对身处于不同文化夹缝中难民处境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古尔纳1948年出生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20世纪60年代移居英国并求学,最终在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后殖民主义写作和与殖民主义有关的论述,特别是与非洲、加勒比和印度有关的论述。曾担任凯恩非洲文学奖和布克奖评审,2006年入选皇家文学学会。
古尔纳的作品围绕难民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他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生存现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