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将美学框架体系的原点建基于人,认为人的存在问题、人 的生命的问题,实际上本身就是美学的核心。美是存在的显现、艺术是存在的真 理。美学的胜利就是人的胜利,美学的危机就是人的危机。如果说,真是存在自身 如其所是,那么,美则可以被理解为存在自身所显现的现象,美就是万物如其所是 表现其存在,并且这存在始终相关于人的存在。本书第二大部分,研究何谓美,这是美学*大的、也是*高的问题。追问这个问题,必须对于什么是美的与美是什么做出区分 。什么是美的,这不是一个真问题,只有美是什么,才构成一个真问题。 但对于这个真问题,不能给出定义式的回应,只能借助于价值描述接近它、靠近它 。关于美的价值描述可以从否定与肯定两个维度来完成。从否定的维度来看,美是 超越性的;从肯定的维度来看,美是存在性的。综合起来看,美在超越中存在,美 在存在中超越。本书第三大部分,暂时分开美与感,指出将美感两个字固定 配搭在一起的时候,美感等同于审美感觉,而美内在具有的感动 、感激、感恩、感佩的涵义就会完全被遮蔽。只有先将美感概念 暂时拆分为美、感才会发现,美感是不可拆分的,世界之美与 人之感之间拥有*深切的联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美感诗 意地解释为:因为美,人在内心必然产生感动、感激、感恩。在 这样的解释中,美的情感意义就彰显出来了,美就通向了人,美与人合一,美也 通向了美感,美与美感就合一,美与美感之间的距离如同美与人之间的距离一样 就彻底地消失了,*终美学与美感学或情感学合一。
本书特点:紧紧围绕人这一原点展开美学的前沿问题的追问,体现出很强的创新性。其一,以人为原点,通过追问何谓美-何谓美感-何以致美及其彼此之间的逻辑演进关系,构建了具有前沿性的美学框架体系。关于美学,当下流 行的理解要么认为美学是关于美的哲学,要么认为美学是艺术哲学,要么认为美学 是以美感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哲学。这种流行的理解显然将美、美感与艺术彼此 割裂,而忽略了其内在相关性。无论美是什么多么不确定,但美学之为学必须 从学科上确定美、美感、致美是互相关联的三个理论问题。美学就是关于美的追问 。既追问何谓美,也追问何谓美感、美何以致。何谓美的问题涉及到的是本体论问 题,是美学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何谓美感?也就是追问:美为何令人感动、感 激、感恩?令人感动、感激、感恩的美必然是值得人去追求和向往甚至致敬的。可见,致美的问题还是对于美的问题的追问,也就是追问:人何以爱美并达到美。其二,以人为原点,将美与爱紧紧关联在一起,既解释了美的爱意,也揭示了爱的 美好。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人为什么要爱美 ?因为这爱本来就是美,美本身就是爱。只有美才是值得去爱的;只有爱才是特别 美好的。美的本性就是生命之爱和存在之爱。*高的爱就是对美的爱,*高的美当然就是爱的美。其三,以人为原点,将美学与科学区分开来,从而维护了美学学科的独立性。美作为一种价值现象和精神现象是人对于美的存在的经验,根本就无 关乎唯物主义(物理学)和唯心主义(心理学)。美既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所 坚守的主观,也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物理学所坚守的客观。科学理解生活的基本模式 是主客二分的,而美学理解生活的基本模式恰恰是超越主客二分的。只有彻底摆脱 科学的主客二分模式,才能找到讨论美学前沿问题的理论平台。严格说来,美来到 这个世界就是要消解或解构科学造成的这种对立或二分。美学不做科学的事情 ,只做科学做不了的事情。
美是什么不同于什么是美的,后者形成的是意见,前者形成的形而上的真理。作为形而上的美学,顾名思义就是回答美是什么的学问。人类的审美意识尽管很早就产生了,美是什么却至今依然没有定论,由此导致美学也没有形成定论。美学至今仍处在无序状态。美学的困难在于美不是科学问题却似乎又必须成为学。关于美学的定义,当下流行的理解是,要么认为美学是关于美的哲学,要么认为美学是艺术哲学,要么认为美学是以美感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哲学。这些流行的美学定义,显然将美、美感与艺术彼此割裂,忽略了其内在相关性。其实,无论美是什么多么不确定,美学之为学都必须从学科上确认互相关联的三个理论问题:一是美,二是美感,三是致美。美学就是关于美的追问,既追问何谓美,又追问何谓美感、美何以致。其中,美何以致的形而上思考还须进一步延伸至何以实践美、提升美的思想维度。美学前沿问题研究总序恩格斯曾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须紧紧把握自己时代的脉动,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创新自己的形式和内容。当今时代,从国际情势来看,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复杂交织的矛盾处于剧烈爆发的历史时期,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民粹主义与精英主义的抵牾、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博弈、霸权主义与反霸权主义的斗争……凡此种种,无不给原本就脆弱的世界秩序增添了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速着世界格局的震荡与重构。从国内情势来看,中国已经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积累,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要想实现自身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方面必须针对国内各领域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深化改革,抓住历史机遇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必须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遏制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大限度地为自身的和平发展争取广泛的国际合作空间。国际国内局势不断演变的实践进程客观上要求理论进程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毕竟实践进程需要理论的反思和指导,脱离理论的实践进程是盲目的,理论进程也需要实践的检验和支撑,脱离实践的理论进程是空洞的。此外,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正在不断推动着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中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集中力量攀登科学高峰和发展高新科技产业,跻身世界科技强国行列。但是,一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同样地,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高峰,也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因此,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勇攀科学高峰的实践进程,迫切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创造能够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动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走向成熟,达到应有的高度和深度。在这一因变促新的时代背景下,哲学的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对于肩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国高等学校而言显得尤其重要。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越来越充分认识到哲学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极端重要性,普遍把哲学导论、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等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来开设。哲学作为一门基础性人文学科,致力于人所特有的自身生存根基、生命意义的反思和探索,不断提升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存自觉,哲学教育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形塑和发展,乃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具有根本意义。《易经》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以化成天下为主要功能和根本目的的人文科学中,哲学相较于文学和历史学而言,无疑是一门具有更强人文性的学科。从根本上讲,哲学完全可称得上是人之为人赖以安身立命的为己之学成人之学,抑或是一门努力使人变得高贵或者高尚的人学。在比较学哲学与学其他科学的目的之不同时,冯友兰先生曾经说: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冯友兰先生的这一说法不仅表明人文性是哲学*本质的属性,而且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在于它使人学以成人。哲学的根本使命和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对人的教化或者教育上,即教人学会反思自己、涵养自己,学会觉悟人生意义、陶冶人生情趣、提升人生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与教化或者教育是相通的。康德在论述教育时曾经说过:人惟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的东西,他什么也不是。教育既是完成哲学的根本使命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又是实现哲学的社会功能的必要手段。归根结底,哲学的终极目的在于以教化或者教育的方式使人成为人,即把人的动物性改造成人性。众所周知,人之为人本乎人性,人文素养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素质。没有人文底蕴的教育无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它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完成我国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理应以哲学教育为天职和本分。《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哲学教育本质上是一项培养人学会以概念的方式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终达到按照真善美的价值理念塑造世界和人自身,提升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品质、情操和境界的事业,它不仅要致力于培养人的理性认知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致力于陶冶人的爱智情趣、求真态度、向善意志、致美境界等精神品格。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形塑与哲学教育须臾不可离。若强以离之,则谓舍本逐末,蔽于道也,盖因道之显者谓之文。在当今中国社会,虽然人们因受功利主义、效用主义等社会思潮影响而热衷于追求外在的物质生活和工具理性,倾向于重视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进而使人对自己的精神生活品质的关切暂时让位于对物质生活改善的欲求,但是归根结底人总是不可避免地要返回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涵养自己、改造自己的精神追求上来,以便达到使自己变得高贵或者高尚的目的。当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特别强调高等学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来抓,这无疑为改善我国一段时间以来人文教育式微的处境、回归高等教育的本位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当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赖于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其中强化科研育人也是重要抓手之一。创新和精进人文学术研究并使之转化为育人资源,不仅是彰显人文价值和人文情怀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敦化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从这个意义上讲,充分发挥哲学研究的育人作用对于落实我国高校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显得尤其重要。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它注定会以一场突如其来的肆虐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影响被浓墨重彩地载入世界历史。这场可怕的疫情持续的时间之长、在全球蔓延的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给全球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冲击和阻碍不仅是全方位的,而且是难以估量的,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的巨大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后疫情时代逐渐凸显出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抗疫防疫上本着以人民为中心和生命至上的理念,及时果断地动员和组织全国力量,科学有效地打赢了一场抗疫的人民战争,并迅速引导全国生产和生活秩序回归正常,不断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提交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优秀答卷。中国抗疫防疫的伟大实践为世界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强大领导力、凝聚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和制度优势。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大)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是全国抗疫战场投入力量*多的高校,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乃至取得全国疫情防控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和与祖国人民同舟共济的使命担当。值得一提的是,这所具有强大理、工、医科背景的高校在取得抗疫斗争胜利后迅速调整了学科布局,毅然决然地成立了哲学学院。这是华中大哲学学科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为华中大哲学学科跻身国内一流学科方阵提供了一个具有独立建制的专业平台,而且彰显出华中大党政领导班子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技术理性、工具理性泛滥于世的大环境下仍然恪守求真高于求用的精神品格和追求厚德爱智的人文情怀。为了通过科研育人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建设一流学科和培养一流人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华中大哲学学院决定推出一套高质量的学术丛书。由于哲学就其本义而言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即爱智之学,因此我们将这套学术丛书命名为爱智学术文库。本文库收录的是华中大哲学学院部分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其选题涉及哲学门类的不同二级学科。这部分教师不仅是长期耕耘在哲学教育第一线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是能够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毅力潜心问道的哲学研究者,他们既有造诣精深的哲学素养,又有弘毅致远的人文志向和大爱仁慈的人文情怀,更有学术创新的使命担当。虽然他们的哲学研究成果明显地折射出他们因各自的学术涵养和兴趣偏好之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理论关切、思考和表达,但是一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也,体现他们个性化的哲学思考和言说只有受到广大学界同仁的认真审视和严格批评,才能成为化成天下的学术公器。因此,一方面我们提倡学术研究自由,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热忱欢迎广大哲学学人不吝赐教,对本文库中的每一部作品都尽可能客观公允地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毕竟学术真理只有在学术争鸣中才能不断去蔽;另一方面我们强调学术研究的使命担当,坚守学术规范,讲求学术诚信,注重文责自负,衷心希望每一位作者都能在独立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理论观点时尽量虚怀若谷地悦纳学术同仁的批评指教,毕竟每一位作者的问题视角、理论视域、观点阐释、思想深度、研究方法、论证过程乃至语言表达等都难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局限,其理论创新只有在不断修正错误中才能从不完善走向完善、从稚嫩走向成熟。我们相信,本文库的出版对于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哲学素养、繁荣我国哲学事业,乃至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都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衷心祝愿本文库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令广大哲学爱好者满意的学术精品!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21年1月1日
林季杉,女,1980年12月出生,壮族,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民主建国会会员,武汉市政协委员。中国伦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湖北省宗教协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理事,2014年,第十二届武汉市妇女联合会代表,2017年-2021年,第十三届武汉市政协委员,2017年至今,湖北省民主建国会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导言/1
第一章何谓美?/18
第一节美不应该描述为什么/24
一、美是客观的?/25
二、美是主观的?/44
第二节 美应该描述为什么/49
一、爱就是美,美就是爱/49
二、美就是生活世界的显现/60
第二章何谓美感?/65
第一节历史的回答:以中西美学史为例/71
一、比德:中国美学史的解释/72
二、移情:西方美学史的解释/79
三、和美与壮美/96
第二节康德的启示/119
一、康德论美感的共通性/119
二、康德论审美的普遍性/139第三节美何以令人感动?/152
一、超越主客二分/154
二、超越有限,走向无限/169
第三章何以致美?/180
第一节从特殊出发,以情感为开端/181
一、从特殊出发/184
二、寻求情感的共通/191
第二节拥有感性的全面丰富性/202
一、回到现实的感性/202
二、自由的劳动创造美/208
三、按照美的规律建造世界,拥有全面丰富性的
感性/218
第四章何以实践美? /222
第一节康德论艺术/222
一、哲学人类学视域是康德艺术观的逻辑前提/222
二、合目的性的艺术促进人类内在情感的
普遍传达/229
三、如何破解康德艺术观的两个疑点/234
第二节美与艺术/245
一、艺术是美的理念的感性显现/245
二、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有一条隐秘的通道/248
三、艺术具有最强的审美效应/252
第五章何以提升美?/254
第一节美的丰富性:艺术·伦理·宗教/254
一、艺术与伦理/254
二、宗教与伦理/262
三、艺术与宗教/274
第二节艺术让美学成为美学自身/283
一、爱的自我感的丧失与美学的缪斯原则/283
二、出发再涌回实际生活经验/285
三、哲学美学与追寻真理的多重路径/288
四、走向艺术之美学,塑造艺术的真理性/292
参考文献/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