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中国读者而写的摄影观看之道
拒绝枯燥理论,让审美不再抽象
教你轻松4步,零压力读懂好照片,成为一名摄影鉴赏高手
无门槛好入门有乐趣易实践
请按照步骤来欣赏一张照片。先看画面,再看画外,之后做定位,最后去评价。
观察力、好奇心、知识储备。欣赏摄影所需要的审美力是一种同时涵盖了技能、习惯、 知识的综合能力。
为什么许多摄影名作看上去一点也不美?为什么看照片时,眼睛会四处乱瞟,根本不知道要看什么地方?为什么没有主题的照片,也会是一张好照片?为什么许多摄影作品看上去都很相似,是相互模仿吗?……直面困惑,给你答案。
亨利·卡蒂埃 - 布列松、安德烈斯·古尔斯基、爱德华·韦斯顿、杰夫·沃尔、李·弗里德兰德、罗伯特·弗兰克、侯登科、王福春……感受影像与人生的交相呼应。
明胶银盐工艺、蛋白印相、画意摄影、专题摄影、新纪实摄影、杜塞尔多夫学派、观念艺术……一次通晓摄影发展史中的重要关键词。
前言
给你一个看照片的理由
亲爱的读者:
感谢你打开这本书。也许当你看到书名时,心里会犯嘀咕:为什么要去欣赏摄影呢?
长久以来,大家习惯把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视为欣赏对象,在面对它们的时候,会带着敬畏之心,谨言慎行,生怕说外行话。与之相比,摄影并不是常规的欣赏对象,面对摄影的时候,我们的敬畏心可能会变成小小的自信心,觉得摄影并不难,照片也很容易看懂。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绘画、音乐、雕塑在很多人心中是艺术(可能还是高雅的艺术),有着普通人难以迈入的门槛。创作这些艺术并非人人可以做到,人们愿意成为一个欣赏者,对其仰视。
而摄影则不同了,摄影是大众化和生活化的,这份亲近感拉近了人们与摄影的距离。摄影不需要被仰视,平视即可。如今,数码相机和手机拍照非常普及且智能,拍摄照片带来的快乐又简单易得,所以,人人都想成为会拍照片的摄影师,而不仅仅是看照片的欣赏者。
不过,我认为对于摄影而言,看一直都要比拍更加重要。如果你想真正揭开摄影的帷幕,一探摄影的究竟,成为一个会看照片的人是非常关键的!
说得再直接一点:假如你只会拍摄照片的话,获得的是一张张具体的照片,如果学会了看照片,则解锁了一门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新语言,获得的将是与整个世界沟通对话的能力。
请回想一下,当你在看照片的时候,心里最关心的是什么呢?
我想大多数人最看重的应该是:这张照片的内涵是什么?表达什么内容,传递什么思想?摄影师为什么要拍这张照片?这些问题都是沟通问题,是欣赏者在试图与摄影师建立交流与对话的可能。
拍摄照片的人把所思所想放进作品之中,这是在传递信息,而看照片的人则通过欣赏来接收信息、处理信息、转化信息。这一呼与一应,让照片不再只是照片,变成了一场隔空的对话。
美国著名学者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a在她那本被誉为摄影圣经的著作《论摄影》(On Photography)中曾这样写道:
摄影像语言一样,是一种创造艺术作品(和其他东西)的媒介。我们可以用语言来写科学论文、官僚报告、情书、杂货品清单和巴尔扎克的巴黎。我们可以用摄影来做护照照片、气象照片、色情照片、X光照片、结婚照片……
苏珊·桑塔格认为摄影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途径。为此,她将摄影与语言相提并论,语言的作用正是在于沟通,所以,苏珊·桑塔格用了媒介这个词来定义摄影。
何为媒介呢?简单来说,媒介就是辅助性的工具,好比你要到河对岸去,水流湍急,此时就需要一座桥梁作为过河的媒介,摄影就是一座能够帮助现代人更好沟通与交流的媒介之桥。
是欣赏激活了一张照片,把摄影变成了连接人与人沟通的语言。我认为拍照片和看照片的区别也正在于此:前者是为了得到一张照片,而后者是用照片更好地理解事物。
1936年,美籍匈牙利艺术家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提出一个颇为惊世骇俗的观点:未来的文盲将是那些不懂使用相机和钢笔的人。这句话很有争议性,很多人觉得过于夸大了摄影的作用,很霸道,也很武断。我却觉得是大家误会他了。这句话表达了莫霍利-纳吉对摄影将在未来人类视觉文化中所扮演的主导地位充满了信心,这份信心正是源于他看到了摄影身上有着类似语言媒介的属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和生活。
在这个读图的时代,看照片早已不是专业人士的权利,而是人人都需要具备的一项技能。说得再功利一些,掌握了这项技能所能得到的回报将是非常丰厚的。
被提及最多的回报就是欣赏照片可以提升审美力。这种观点当然有道理,但太过老生常谈,听得人耳朵都起茧子了。喜欢刨根问底的读者就会问:难道欣赏绘画不也一样可以提升审美力吗?为什么我要花时间去看照片呢?
这真是个好问题。是啊,如果摄影自身没有什么独特的审美优势,如何吸引大家欣赏它呢?
我在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a的自画像和他的一张照片中感受到绘画与摄影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审美差异,欣赏者所获得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启发了我去思考一个问题:摄影作品的审美价值可能被严重低估了。
来看两张作品:图1是爱德华·蒙克的自画像,创作于1904年;图2是照片,拍摄于1905年。很多人误认为自画像是在照片的基础上所画,其实并非如此,是先有了绘画,后有了照片。
相比之下,我明显感受到摄影的叙事性更强烈,虽然照片是在瞬间完成的,但总有故事被有意或无意地放入了画面中,哪怕是一张静态的肖像照也是如此。照片中爱德华·蒙克的眼睛、胡须、嘴巴里流露出骄傲与反抗,他那双浮肿伤残的手很快吸引了我的目光,还有背景中那个整齐划一的书架,没有遮掩掉蒙克身上独特的精神气质,反而将一种矛盾感揭示了出来。我想,照片中的这位男士应该并不是一位常规意义上的绅士。而这些细节在蒙克的自画像中都没有体现。绘画的确更具表现力,但表现力也抽离掉了迷人的叙事细节。画家平涂了背景,压缩了空间,就连手部的细节也粗略带过,面部表情也被简化了。这个形象估计是蒙克心中的自己,他用绘画改写了自己的面貌,或许是出于逃避,或是其他什么原因。
在欣赏照片时,我心中的疑问反而更多了:他是谁?为什么这个人的长相有些奇怪?为什么被摄者要做出这样的姿势?为什么一个拿着画笔的画家会选择站在如此刻板的书架前留影?我的大脑在积极主动地探究着答案,而在欣赏绘画时,我的大脑是被动接受画家给出的现成答案。
我想,爱德华·蒙克的那张自画像是属于蒙克自己的,但爱德华·蒙克的那张照片却是属于欣赏者的看照片的我成为这张照片的创作者,只不过不是用相机,而是用我的眼睛。
这就是摄影的审美优势!在看照片时,欣赏者的角色更主动,参与感也更强烈,并不是被动接受摄影师传递来的信息,而是与摄影师一同完成作品的内涵与价值。
摄影赋予了我们如此大的审美权利,放弃的话真是太可惜了。人们都说摄影是包容的,它的低技术门槛让人人都享有拍摄的权利,摄影的包容同样也体现在欣赏环节,照片正等待着或者说期盼着你去观察它,思考它,解读它。
当给老朋友写信时,人们常用的第一句话是 你最近好吗?见字如晤,我常常在想,如果让一张照片来给大家打招呼,它会说什么呢?或许照片说的第一句话会是 你好啊,见图如晤。
开放而现代的摄影不是高姿态的,它不需要人们去仰望,去攀附,去跋涉。欣赏摄影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与作品建立一场平等的对话,犹如遇见知心故人。
摄影这般美好,我们怎舍得不去欣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