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阿尔伯·肯恩的启迪
冯克力
《老照片》里刊布过的图文,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不经意地触动人们的某根神经,而被重温。
这不,近日山东电视台因为要拍摄一集泰山的国际传播与影响的专题片,意外地留意到了25年前刊登在《老照片》里由法国摄影师拍摄的几张泰山老照片,并进而关注到主导了该项影像采集活动的阿尔伯·肯恩先生一百多年前,法国的那位不乏传奇的金融家。
1996年,《老照片》尚在出版筹备中,我从好友、时任岱庙博物馆馆长的刘慧先生处获悉,他们正受法国阿尔伯·肯恩博物馆之邀,在协助解读、整理其馆藏的一宗拍摄于20世纪初年的泰山老照片。于是,经刘慧先生热心引荐,我们辗转联系上了法国的这家博物馆。接下来,其丰富的馆藏在很大程度上纾解了《老照片》草创之初的燃眉之急。因其馆藏中还有不少早期的彩色照片(彩色玻璃反转片照相术1904年由法国的吕米埃兄弟发明,几年以后就为阿尔伯·肯恩的摄影团队所采用),一段时间里,《老照片》的封二、封三和中插,几乎都被肯恩博物馆提供的彩色照片所占据。这些早出现的中国彩色照片,直令《老照片》的读者们眼界大开。
然而,在这过程中,更深刻地影响和触动我们的,还是阿尔伯·肯恩先生的非凡事业和他高瞻远瞩的人文诉求。出身于牲畜买卖之家的肯恩,经不懈努力靠自学进修成为法国金融界巨子后,预感到伴随着全球工业化的浪潮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正在不可避免地变迁和消失,遂斥资创办了一个基金会,资助精心挑选的大学毕业生们去周游世界,从人种、民俗、风物、建筑以及宗教等不同角度采集各种文明的遗存。肯恩告诫他们在众多的和迅速变化的事实面前,要留神慎用太草率的词句,应睁开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去体悟。他把这一浩繁的工程,定义为建立地球档案的努力。后来,积年所得的这8万多张照片和15万米长的纪录影片,以其极富人类学眼光的采集,成为了法国上塞纳河省阿尔伯·肯恩博物馆的镇馆之藏,并造福后人。
谈到自己所追求的理念,阿尔伯·肯恩说道:人的尊严并不属于任何集团或个人,人的尊严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把一群人的制度加于另一群人,事实已指出其缺陷和不足,是不安全和不公平的。正是他的这番宣示与表白,让我们隐约理解了其百多年前矢志于影像采集的深意所在。
回头想想,当年创办中的《老照片》得与阿尔伯·肯恩不期而遇,实在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