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医疗是指医师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为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诉讼而采取的防范性医疗措施。防御性医疗造成了患者层面就医成本与恐惧感的增加、机构层面卫生资源的浪费及国家层面卫生总费用的迅速增长等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巨大阻力。因此,如何识别和控制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既往研究主要采用医师直接调查法、医师临床情景调查法和卫生保健使用法等识别和测量防御性医疗,然而这些测量方法存在效度和信度不高的弊端。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防御性医疗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但对各因素影响医师防御性医疗决策行为和过程的分析研究不多,难以深入揭示各因素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也无法据此对医师的防御性行为进行准确预测和有效干预。基于既往研究的不足之处,本书提出了基于临床路径的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工具并开展了现场调查,了解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与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相关程度;构建了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形成模型,并以此模型为指导,提出了控制防御性医疗的制度优化方案。
本书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防御性医疗的概念出发,以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临床路径为基础,研制了具有较高效度和信度的防御性医疗测量工具和方法,为防御性医疗行为的测量和分析提供了新工具;第二,从法经济学视角,构建了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模型,为明确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第三,提出了医疗损害责任的分配与风险分担机制、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医保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制度优化方案,为有效控制防御性行为提供了新思路。
本书主要由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北理工大学卫生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的曹志辉、剧凤兰和唐山中心医院的郑贺英编写。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面上项目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模型构建及制度优化研究(71373066)的研究成果,也是在北京大学博士毕业论文基础上的延伸研究成果。在撰写过程中,本书也参考、借鉴了学界同人的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不深、不透之处,敬请各界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曹志辉,男,1977年 8月生,卫生经济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现任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院副院长,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卫生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委员等社会兼职。近 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面上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专项项目、教育 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 50余篇;获得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项。主要研究方向:卫生经济与管理、公共政策分析。
郑贺英,女,唐山中心医院,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护理管理、医院运营管理。近年主持或参与教育 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8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中华医院管理》《中国医院管理》等权威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剧凤兰,女,华北理工大学,财务处处长,高级会计师。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近年主持河北省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黑龙江高教研究》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防御性医疗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防御性医疗的测量方法
第三节防御性医疗的现状研究
第四节防御性医疗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章防御性医疗的测量分析
第一节基于医师直接调查法的防御性医疗调查分析
第二节基于临床路径的防御性医疗测量分析
第四章医疗损害责任的经济学解释
第一节医疗损害
第二节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三节医疗损害赔偿
第四节我国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处理
第五章法经济学视角下医疗损害责任对防御性医疗的影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积极型防御性医疗形成机制的分析工具与思路
第三节理想状态下医疗损害责任分配的激励效应
第四节放松假设条件对防御性医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第五节积极型防御性医疗实现的经济学分析
第六节消极型防御性医疗的形成机制
第六章有限理性条件下防御性医疗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后见偏见对防御性医疗的影响
第二节直觉偏差对防御性医疗的影响
第三节医师的风险态度对防御性医疗的影响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主要发现和结论
第二节防御性医疗治理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