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作家施灏散文作品集。书稿精选了作者自2013年以来创作的近百篇散文。散文作品主要表现对工作、学习、交友等生活现状的哲思,对长辈、亲人关爱之情的感恩,对文学、电影等文艺作品的解析,包括《今日,品江行晨暮之美》《谢谢你们给我的美好瞬间》《黑夜中的璀璨》等优秀文章。语言亲切感人,情感丰富,略带诙谐,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勾勒出作者不断自我反省与自勉进步的心路历程。
本书为潮汐散文丛书之一。《高低悟调》为作家施激散文作品集。书稿精选了作者自2013年以来创作的散文。散文作品主要表现对工作、学习、交友等生活现状的哲思,对长辈、亲人关爱之情的感恩,对文学、电影等文艺作品的解析,语言亲切感人,情感丰富,略带诙谐,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勾勒出作者不断自我反省与自勉进步的心路历程。
后青春时代的心灵图谱 余岱宗 在大学里教书久了,迎 来一届又一届的新生,送 走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 多会忘了正在授课的对象 是何年代出生的人,甚至 会混淆在一起,遇见毕业 了的同学以为是在校生, 遇见尚在校读书的同学以 为他或她已经走出校门。 每一届新生,我总觉得他 们是与前几届学生一个家 族的兄弟姐妹,或堂兄弟 或表姐妹。这大概是由于 人的脸形、表情、个子总 有其类型性吧,学生一多 ,难免有脸部结构极其相 似的会混在一起。这时, 我会忍不住问新同学:“你 是不是有表哥或堂兄弟也 在师大中文系读过书?”答 案多是否定的。 这种局面有好处,那就 是你在教书的时候总是与 年轻人接触,与最美丽最 有活力的青年朋友打交道 。但对于走出校门后的他 们你就了解得不是太多。 或者说你整天与青春打交 道,“后青春”时代的故事就 不是很了解。施灏同学是 博士研究生,他读了研究 生,工作过,接着进一步 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所 以他的景象应属于“后青春”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 ,这部《高低悟调》写的 都是“后青春时代”的种种故 事。 读施灏先生的《高低悟 调》,最感慨之处,在于 他这样的年龄段我也仿佛 刚刚与之挥手告别。虽然 经历不同,但施灏的诸多 感触我也有过,施灏的诸 多困难与困惑我也曾面对 过。 处于“后青春时代”的人 有点不尴不尬,说是青年 人,却再也不能无忧无虑 地过日子,因为工作的压 力以及家庭的重担已经扛 在肩上,说是接近中年人 吧,似乎离中年生活尚早 ,依然保持着一定青年时 代的活泼、敏感与希望。 于是,“后青春时代”的人需 要一定的沉稳,不能像少 年郎那样叽叽喳喳的口无 遮拦,更要瞻前顾后,懂 得照顾他人的感受与需要 ,却又不能过于少年老成 ,持重的同时还不能表现 出暮气。当然,还要不断 强身健体,除了保持充沛 的精力应对工作与生活, 这阶段的“后青春人”已经明 白自己的身体不仅仅属于 自己,而要对家庭对孩子 负责。然而,毕竟是刚刚 经过最旺盛的青春期年龄 的人,他有个人的趣味, 个人的爱好,个人的思维 空间,所以,“后青春时代” 的人有时又难免流露出一 些孩子气,因为青春的既 有习惯与痕迹总还是有其 延续性。施灏的这部散文 集便是透过他的经历,给 我们刻写了一段“后青春时 代”的酸甜苦辣,描述了他 在三十岁之后所经历的一 系列从社会到家庭、从媒 介信息到读书生活的种种 故事与感悟。这些故事与 感悟既是属于施灏本人, 也是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 这个年龄段的朋友所感受 、思考的内容和所经历的 体验。 就我的感想而言,整体 上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出生的人要比六十、七十 年代出生的人来得更善良 更单纯一些。六十年代出 生的人经历了整个中国转 型期的痛苦、不安与极度 困惑,从革命年代到消费 年代,从农业社会到工业 社会,从封闭年代到开放 年代,六十年代出生的人 是用体验而不是用书本上 的教条来认知社会;或者 说,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从 书上读来的文字还来不及 消化,高速发展的当代中 国就不断抛给他们一个又 一个令人震惊又不得不去 应付、适应的难题。七十 年代出生的人也多少获取 了这样的体验,但没有经 历过“60后”在革命年代后期 的那种少儿时代的深刻体 验。也正是由于“60后”每个 阶段都要面对急遽变化, 他们的心灵,要么有点狠 ,要么有点油滑,要么极 其早熟,要么很容易耽溺 于欲望从而随波逐流。从 好的一面,可以说其懂得 对付生活,从不好的一面 看,他们更能容得下残酷 与绝望。八十年代出生的 人,其外部环境更加平稳 ,中国经济此时已经步入 高速发展的阶段,物质积 累也让中国的诸多地区似 乎与现代化接轨。如此, 他们成长在相对丰裕的时 代,不少人有着优渥的生 活条件,他们的心态更趋 于平和、善意与细致,不 像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那 样天然有种粗糙而不安的“ 活命感”或“短缺感”。然而 ,“80后”成长环境的相对平 稳与物质丰裕又同时让这 一代人从成长伊始就要面 对学业的高期待,就业的 激烈竞争,独生子女的孤 独无援感以及消费社会的 生存压力。施灏的文章所 呈现的“成长之熬”与其说是 一种独特的个体体验,不 如说这种个体体验之中潜 藏着这一代人成长过程中 的诸多家国背景与时代症 候。 从另一个角度说,感性 与智性不断互渗的施灏散 文,其可取之处,便在于 他不是仅仅耽溺于对自我 成长的故事讲述,而是对 诸种生命成长遭际有着自 己的思考。你会发现,这 部成长之书也是一部自省 之书。施灏书写的一个重 要特征,便是不断对自我 的做法、想法,自我感受 与他人感受的错位之处, 自我生命的行进阶段与他 人生命的交会之点,等等 ,不断斟酌、反思。因此 ,施灏是用散文的书写不 断充实自我的生命,也不 断叩问自我的命运。这种 叩问的力量来自他的读书 与思考,也来自他人的精 神思想对他的影响。 施灏出身于书香门第, 家庭中长辈对他的成长有 着重要的影响。施灏成
施灏,1984年生,福建闽侯人,福建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全日制在读博士生。本科毕业后曾供职于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2006年)。著有个人作品集《落英》(2006年);个人代表作品有《汉语使用不规范问题及其应对》(2004)、《论中国电视电影的艺术本性》(2014)、《与熊共舞后的舞散影稀》(2014)、《英雄爷爷》(2016)、《新媒介时代下中国电影的新“人”形象之突围》(2017)、《激烈符号角逐观照下的(琅琊榜)》(2017)等。
漂泊与放逐是我的宿命
宿命
渐褪浪漫的人生
说心
陌生的乡野与熟悉的陌生人
忆忆忆
哀愁远离,剩下什么
生莫轻踏生之狱
母爱永恒
我想去看你
戏说涂鸦
你有权利喜怒哀乐
路在自己的脚下
爷孙俩
黑夜中的璀璨
且行有错过,且行且珍惜
人怕入错行
穿衣穿出了什么
高低复调
熬爱情如熬药烹小鲜
谢谢你们给我的美好瞬间
有用
父亲
青春就是不停地告别
熬出来的成长
强生不息
书写在今年的七夕
不可复制之物最美
来自北上广的围城
工资里其实布满了陷阱
生、义之思
适时地选择输给人家吧
我永远坚信读书会改变人生
知己 己知 正行
由奢入俭时
青春如歌,我们曾哭着唱过
生之距
无语之姻
狠角色也是好角色
有权享用你名字
爸爸,生日快乐
如,酒
新兵
当世界变化的时候,我们
今日,唯想品山
请学会把话说清楚
遇到你时我已老
超前
今日,品江行晨暮之美
激情
儒释之臻
宽恕是忘却
超脱吃的束缚
爱一个正能量的人
你的房间就像你自己
今天
心向往的变幻
What's home?
致法吉兄的信
美食在饮食男女就是最佳救命手段
重阳书
叶落思
己己己
死了更要爱
Attitude and Love
How could us cause persons in wisdom?
吾要思索求索于当下
由老谢的牵手想多了的
Yourself
好广告有时候源于好故事
好书中的那些通幽曲径
写在2014年1月1日
妈,生日快乐
浓情巧克力元宵
谈母爱
清晨杂感
比四年前更不怎么样的阿根廷
德国人实质上是不呆板的黑天鹅
墨西哥对巴西求爱的拒绝太无情
重蹈无敌舰队覆辙的斗牛士
今天必然抢头条的英格兰
来自葡萄牙的死缓通知书
英格兰这回还是输给运气?
相信未来,请继续控球
写在世界杯结束时
涂鸦于母亲的生日
我们的一周年
今天是您的生日,爸爸
四世同堂的两个冬至
始于零,伤于离
纸世界
英雄爷爷
附录 熬着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