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宋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使得方志編纂進入定型、成熟的重要時期,正如清代學者郭嵩燾所言地志體例,經始於北宋,至南宋而始備。雖歷經元、明、清、民國,方志體例的格局始終没有大的改變,可見宋代方志編纂影響之深遠。
宋代諸府、州、軍、縣每隔一段時間(一般爲三十年)便編修地方志,但至今存世者僅二十九種。江陰歷代方志記載,宋代就已編纂過《江陰軍志》,然而現存早的完整方志是明《[弘治]江陰縣志》,宋志遲可能於明正德、嘉靖以後就全部散佚,誠如清人朱廷鋐續纂《[康熙]江陰縣志》時慨嘆:考舊志自宋以來,諸本俱亡失不可問。因此,一旦《江陰軍志》被發現或整理,其意義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江陰市圖書館開展了《宋〈江陰軍志〉輯佚》一書的編纂工作。
一、 宋《江陰軍志》源流梳理
據《[弘治]江陰縣志》所録序文兩篇即《紹熙中創編江陰志序》《紹定續修記》,可知宋《江陰軍志》創修於紹熙年間,紹定年間曾兩次續修。而依明《常州府志》(清抄本,據《上海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定名,以下簡稱《[洪武]常州府志》,今人論證爲《永樂大典·常州府》,此處不作討論)的引文來看,應當還有慶元、景定、咸淳至少三次續修。
1. 紹熙
南宋紹熙五年(1194),知軍施邁修,教授鄭應申、知縣徐綱纂,世稱施志。這是江陰歷史上shou部以志命名、體例相對完備的地方志。從《紹熙中創編江陰志序》中可知,施志共十卷,分三十二門,資料詳實,條目井井。其後紹定續修皆稱續添或添入,可見均依托《[紹熙]江陰軍志》添入相關内容。
2. 慶元
《[洪武]常州府志》卷十九徵引宋《江陰軍志》招隱院新建鐘樓條下有已下碑記,慶元四年郡侯陳序已類叙,刊成《續志》,故慶元四年(1198),知軍陳序可能有衹録碑文的續修之舉。
3. 紹定
紹定三年(1230),知軍顔耆仲修,郭庭堅、蔣汝通編纂《[紹定]江陰軍志》。據《紹定續修記》所言,此次續修的方式是在《[紹熙]江陰軍志》的基礎上,因其編目,隨類附入,視前志爲稍詳,并增題詠一卷,共十一卷,仍分三十二門。
紹定五年(1232),知軍史寯之再度續修,命蔣汝通增補遺闕,簽判石祖文總其綱。據《紹定續修記》所言,重軍旅、俎豆二事,補江防、鄉飲等内容。
4. 景定與咸淳
據《[洪武]常州府志》引文,宋《江陰軍志》不僅包括《[紹熙]江陰軍志》和《[紹定]江陰軍志》,還包括景定之後補入的内容,據此估計當時還有《[景定]江陰軍志》和《[咸淳]江陰軍志》。《[洪武]常州府志》引景定續添之文,因序、跋無存,不知係何年何人所續,主修或爲時任郡守孫應鳳;引《江陰續志》之文,皆爲紹定五年後至咸淳三年(1267)之事,主修或爲時任知軍趙孟奎。
因軍志遺闕泯漫,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教授朱子昌重加校正,命工鋟梓;明洪武九年(1376)知縣饒玄德搜葺散亡,掇拾殘斷,并據張彦翔藏本校對重刊。《[弘治]江陰縣志》編纂之時尚可見宋志原貌,但此後再没有相關記載。
二、 輯佚價值
宋《江陰軍志》的輯佚甚至復原,不僅能爲江陰找到方志的源頭,也能爲全國呈現現存比較完整的宋代軍志,其重要價值,王繼宗等學者已經有過詳細闡述,故不再贅述。這裏以本書卷第十三趙孟奎所撰《便民劄子》一文爲例,探討宋《江陰軍志》對於地方文史研究的意義。
《便民劄子》是趙孟奎到任半年後的奏章,他提出了六項希望得到朝廷允許的舉措。其中項爲分縣治,他提出,在崇仁鄉楊舍鎮設立新的縣治,以便更好地治理江陰軍。楊舍鎮是如今張家港市政府所在地,張家港市的前身是1962年成立的沙洲縣。可以看到,早在沙洲縣成立的近七百年前,就有了重新劃分行政區劃的提議。在論述分縣治的必要性時,趙孟奎花了較大篇幅描繪當時江陰的民風:本軍雖曰小壘,地里曠遠,沿江一帶及對岸沙蕩,民居星散,土俗率多頑獷,全類淮鄉。每有期會,官司之令不行於都保,都保之令不行於田里,以抵拒爲得計,以不受追呼爲能事。只緣止有一縣,相去隔跨,雖鞭之長,不及馬腹。更有崇仁、長壽、白鹿、東西舜等鄉,地險民惡,離城郭尤遠,未嘗有輸王賦。每歲縣不得已,委官差使催督,亦不體悉,動是率衆趕散,謂之打局。前任都監包良,被其縱火逐出,去歲巡檢張維,被其群毆折支。皆緣頑民恃遠,不知有官司,致滋長凶惡。詢之父老,采之寓貴,僉議皆謂合於崇仁揚(疑作楊)舍鎮添置一縣,以便控御、催科。
很顯然,當時江陰民風頗爲彪悍,將下鄉催收租税的官吏都打跑了。這樣看來,江陰莫動手江陰强盗等俗語,其來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而敢於抗争的民風,也是江陰發生抗清八十一日的歷史淵源。
此外,趙孟奎在《便民劄子》中還提到了宗室俸禄是江陰軍支出的負擔之一,結合《建炎以來繫年要録》卷六十八乙丑條所載宗子扰民一事,可知江陰本地石橋趙氏、章卿趙氏爲宋代宗室後裔的記載不假。
宋《江陰軍志》的突出特點是條目内容多徵引他書,甚至整段徵引而不自作陳述。所徵引之書,今多散佚,殘文賴宋志得以保存,如《祥符圖經》、舊《經》、《十國紀年》、《條山記》、《南徐州記》、《源山須知》、《十道四蕃志》、《高麗入山傳》等。另外,本書卷第七《人物》門整段徵引《葛氏家譜》,可證家譜補史之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