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实证研究结果阐述儿童不诚信行为出现和发展的关键期,从心理学、教育学、认知神经科学、行为决策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综述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诚信行为的实验范式及其特点。围绕诚信行为在儿童何时发生,受何种何类因素的影响,以及诚信行为早期发展的相关认知、社会和脑机制特点等内容展开介绍;与此同时,基于实证研究成果,提供一套较为系统的有关儿童诚信行为的早期教育和不诚信行为的早期干预的实践方法,为广大科研爱好者和包括教师、家长在内的教育实践者提供有用的借鉴。
赵立,博士,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现任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院长,杭师大心理学一级学科、应用心理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儿童诚信行
第一章 儿童作弊行为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范式
第二章 社会环境因素与儿童早期作弊行为
第一节 承诺对儿童早期作弊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好孩子”声誉对儿童早期作弊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聪明的孩子”声誉对儿童早期作弊行为的影响
第四节 表扬对儿童早期作弊行为的影响
第五节 无意中听到的评价对儿童早期作弊行为的影响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物理环境线索与儿童早期作弊行为
第一节 可及性助推对儿童早期作弊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可见性助推对儿童早期作弊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真实或想象的屏障对儿童早期作弊行为的影H向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情绪信息与儿童早期作弊行为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讨论与启示
第五章 个体因素与儿童早期作弊行为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讨论与启示
第六章 儿童早期作弊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
第一节 功能近红外成像揭示作弊行为的神经机制
第二节 功能磁共振成像揭示作弊行为的内在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