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 论述新时代传统村落、智慧村落及其文化与文明之嬗变之逻辑关联; 第二章及第三章、论述人类社会村落发展史、近些年围绕村落研究而形成的相关理论, 这是智慧村落建设与研究的理论指归; 第三章论述国外智慧村落建设中所实行的一些政策、对相关案例进行论述分析; 第四章, 基于田野调查基础之资料, 对我国正在进行智慧村落建设的一些典型案列予以分析, 第五、第六章谈贵州建设智慧村落的优势: 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乡村建设及文化保护与发展。
笔者作为农民的儿子,《智慧村落建设:理论与实践》为乡村发展、改善提高农民生活福祉而作。本书基于以下两个目的:
一、为接续乡村振兴尽一份微薄之力。乡村振兴的成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乎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14余亿人口,9亿多农民。尽管在2020年年底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还会长期存在。本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载体之一——智慧村落进行论述。
二、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相关参考。数字乡村建设是国家战略,更多地关注“硬实力”,比喻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层面开发、使用与管理;智慧村落是一个发展概念,更多地关注乡村的“软实力”,除了科技的因素以外,还要关注文化、环境、生态、幸福感等。
本书探讨的对象是“智慧村落”,村落是“智慧”的载体,智慧是发展的方向。但是,到底什么是智慧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能够说得清晰明白的概念,实际上其核心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技术”,但是,仅仅用“技术”却又不能表达它的真实含义,很难一两句话把它讲清楚。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对“智”的解释第一个意思是“智慧”“聪明”。《释名言语》:“智,知也,无所不知也。”《孟子·公孙丑上》:“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汉贾谊《治安策》:“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第二个意思是“机智”“谋略”。《孤子·作战》:“故智将务食于敌。”《史配·项羽本纪》:“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天工开物·物害》“防驱之智,是不一法,唯人所行也”。第三个意思是:“聪明”“有智慧的人”。《战国策·燕策三》“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唐柳宗元《断刑论》:“果以为仁必知经,智必知权,是又未尽于经权之道也。”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此朝廷所以多不肖之人,而虽有贤智,往往困于无助,不得行其意也。”第四个意思是“知识”。《荀子·正名》“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杨倞注“知有所合,谓所知能合于物也”。“智”古代还通“知”,即,知道。《墨子·耕柱》“岂能智数百之后哉!”;而“慧”第一个意思为“聪明”“智慧”。《说文·心部》:“慧,儇也。”徐楷系传:“儇,敏也”,《广韵·齐韵》:“慧,解也。”《论语·卫灵公》“言不及义,好行小慧”。第二个意思是“狡黠”。《增韵·齐韵》:“慧,妍黠也”,《三国志·蜀志·董允传》:“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第三个意思是“了悟”。《正字通·心部》:“慧,梵书言了悟也。”《五灯会元·章敬晖禅师法嗣》:“帝曰:‘云何慧?’对曰:‘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由此看来,欲把“智慧”两个字讲清楚的确不容易。但是,可以知道,“智慧”是指人有天赋,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脑子灵活,甚至还有耍小聪明的意思,如《孟子·公孙丑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智慧是生命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包含对自然与人文的感知、记忆、理解、分析、判断、升华等所有能力。
李乔杨,男,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民族学系副教授、世界民族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世界民族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理事; 美国东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社会学系(SAC)实习生(Internship),师从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民族关系委员主席E.L.Cerroni-Long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学与政治学研究生院(SSPS),人类学系访问学者(Academic Visitor),师从英国皇家学会会员Alan Barnard (FBA)教授,苏格兰皇家科学院院士Jonathan Spencer(FRSE)教授。
绪论
第一章 村落:作为研究对象
第一节 传统村落
第二节 现代村落
第三节 智慧村落
第四节 村落文化
第二章 乡村建设理论
第一节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第二节 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
第三节 卢作孚乡村建设理论
第三章 智慧村落建设理论
第一节 生态村落理论
第二节 智慧村落理论
第三节 智慧农业理论
第四章 欧洲智慧村落建设政策与实践
第一节 德国
第二节 法国
第三节 英国
第四节 芬兰
第五章 中国智慧村落建设
第一节 浙江:智慧乡村的领航者
第二节 江苏:智慧乡村的践行者
第三节 福建:智慧乡村的排头兵
第四节 广东:智慧乡村的领跑者
第六章 建设中的贵州智慧村落
第一节 千户苗寨:贵州数字乡村样板
第二节 青岩古镇:贵州数字乡村样板
第三节 息烽——建设中的智慧乡村
第四节 修文——建设中的智慧乡村
第五节 黔西——建设中的智慧乡村
第六节 金沙——建设中的智慧乡村
第七章 余论
后记
附录 Smart villages Concept,issues and prospects for EU rural areas 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