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包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浦东美术馆、西岸美术馆、龙美术馆等在内的15座上海的美术馆,以“一江一河”为叙述背景,拟勾勒出一张“上海美术馆地图”,以美术馆为元素串联起上海,让读者享受“纸上”的艺术之旅。
《行走上海美术馆(汉、英)》系是同济大学出版社城市·建筑出版中心自2012年起策划推出的大众图书品牌,目前已推出17个品种,累计销量达到十余万册。书系围绕“阅读点亮城市”的理念,将不同行走者的感受与思考汇聚于书中,作家、学者、建筑师、设计师分享着他们视角下的城市模样,旨在为城市与城市中的人之间搭建桥梁,帮助城市中的人更好地认识城市,理解城市,融于城市,唤起人们对城市更深厚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寄托,让无论是城市中的居民还是新来到这座城市的人,都产生城市归属感和自豪感,可以在行走中用心体会这座城市的文化。
一江一河,黄浦江、苏州河作为上海的主要水脉,近20余年来发展孕育出一条傍水而生的艺术脉络。苏州河全长约6.3公里的滨水空间,至2023年已分布了100多处大小艺术空间。而黄浦江两岸更是汇聚了多重艺术地带:历史文化街区的外潍、2010年后系统开发的“西岸文化走廊”工程项目、“后世博”场馆等。
可以说,上海的艺术叙事是一场水的叙事,而本书的行走路径也是水。我们梳理了一江一河沿线的美术馆,用“水系”这一地理学的概念重新排演了上海的艺术版图。
苏州河艺术带的开端是M50。1999年位于上海莫干山路50号的春明粗纺厂(前身为创办于1937年的信和纱厂)停产,转型成为“春明都市产业园”。当时大量租金便宜的厂房吸引了艺术家入驻,被用作其工作室;然后是画廊人驻,比如比翼艺术中心(艺术家徐震等人创办)、香格纳画廊(劳伦斯·何浦林创办)。早期的M50奠定了上海当代艺术生态的肌理,彼时在此活跃的艺术家、画廊主,如今仍是上海艺术界最具活力、影响力的中流砥柱。
M50是自发形成的艺术区,这背后是中国当代艺术迅猛勃兴的黄金十年。2010年后,美术馆级别的艺术机构:OCAT上海馆(2023年暂时关闭)、UCCAEdge,相继人驻苏州河沿线,一条苏州河艺术脉络由此勾连,从苏州河东段至外白渡桥,抵达外滩。外滩的百年建筑变身美术馆,又生成了独具风貌的外滩艺术生态。
西岸是规划生成的艺术区。2011年年末徐汇区政府在其第九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打造“西岸文化走廊”的品牌工程战略之后,“上海西岸”这个新的文化地标正式浮出水面。西岸片区涵盖西岸艺术中心、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西岸美术馆大道等诸多项目。美术馆大道自北向南分布着——星美术馆、龙美术馆、西岸美术馆、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形成颇为壮观的博物馆集群,并与滨江绿地和公园一起共生,成为颇受大众喜爱的公共区域。
依然是与“水”相关。以“城”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选址在黄浦江两侧。世博会结束后,“中国馆”成为中华艺术宫,延续老上海美术馆的职能:“城市未来馆”则改造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当我们以水为脉串联起上海的美术馆时,“博物馆史”这一时间脉络也蕴含在其中。建筑师柳亦春在设计龙美术馆(西岸馆)时做过博物馆考据:作为公共概念的博物馆在步入现代生活之前,是以私人的面貌存在的。博物馆的雏形是皇家、贵族的私人珍藏,它并不属于公众,也不对公众开放。位于外滩源的上海外滩美术馆,其建筑的前身亚洲文会大楼曾为上海博物院——中国最早成立的博物馆之一,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是现代叙事的开始,也是博物馆的开始。
上海是全国拥有最多美术馆的城市。本书中介绍的15座美术馆涉及不同的运营模式:有公立的,有私人藏家的,也有民营公司的。虽运营背景各不相同,但现代美术馆在建构时都会考虑到“公共性”——无论是建筑景观与公共休闲区的连通、共建,还是向公共免费开放的展览、美术馆的免费开放日,或是精心策划的公共教育活动。将美术馆的“围墙”拆除,让其融入城市生活,不仅是建筑师在建造美术馆之初的理念,也是各座美术馆在各项展览和活动中的实际行动。
这是一本写给公众的美术馆手册。每一条抵达美术馆的路径,我都反复走过。比如,从星美术馆到龙美术馆(西岸馆),有三种步行路径:沿着滨江走、沿着瑞宁路走、沿着铁轨走。抵达美术馆,即抵达一种想象,把自身从现实维度中释放、从日常中释放,抵达更多样的文明和生命体验。而你,也会成为美术馆的一部分;通过你的抵达,完成作品的观看、行动、参与,成为文化的创作者。
潘丽,媒体人。曾任南方报业集团、现代传播集团资深编辑。自2010年起专注于当代艺术领域写作、评论。曾出版《新鲜:中国创意人物访谈录》(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