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2006年出版的《英汉口译实战案例》基础上,基本保留原有体例,对内容做全面更新而成。本书开篇增加了“口译技巧训练”部分,帮助读者掌握正确的方法,针对性地训练口译技巧。主体部分“口译实践”包含12个单元,题材多样,内容详实,注重实用:评析部分重点突出,分析和总结了重要的语言点和翻译技巧,便于读者理解掌握。
2020年在笔者《汉英口译实战案例》出版后的第十六个年头,《新汉英口译实战案例》问世。相隔差不多同样的时间,其姊妹篇《新英汉口译实战案例》也将付梓。
正如在《新汉英口译实战案例》前言中笔者所讲,为凸显《汉英口译实战案例》和《英汉口译实战案例》的特殊意义,新书将采用传承的方式,在原书名前,加一个“新”字,但这个“新”字凝聚了笔者这十几年认识的提高,体现了对读者意见的尊重和采纳,代表了口译新素材的应用。
第一,新书在编写思路上有新的突破,增加了“口译技巧训练”的内容,以指导读者掌握正确的口译学习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技巧训练。这是根据读者意见和教学反馈所做的补充。这些方法是笔者近十几年口译工作实践和口译教学经验的总结,同时吸收了国内外有关口译的最新理论成果,如口译听力训练与传统听力训练的不同、“概述与复述”中语篇结构、记忆方法等,给读者学习口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另一方面,这些训练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描写非常详细,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也阐述清晰,让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第二,新书虽延用原来的体例,但所选口译文本大部分已做更新,采用新的案例。新书的案例篇和实战篇的篇幅有所控制,长度适中。
第三,新书将另配音频文件,方便读者自学。因此,新书在时效性、可读性等方面都会有提升,不仅适合作为口译教材,而且便于读者自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信通过学习书中介绍的这些科学高效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口译练习,读者将更容易突破口译学习的瓶颈,少走弯路,进步更快,乐趣更多。
自2000年口译课被正式纳入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来,口译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学校各自情况不同,开设的口译课程数和课时数不尽相同,但总体上都围绕大纲的要求开展口译教学。在英语专业课程描述中,对口译课的定义如下:“口译课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英语基本技能课程。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训练口译的基本技巧,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以求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对译。”笔者认为本科阶段的口译课程设置主要满足两大目标:一是提高学生的基本口译技能,二是为未来的翻译专业硕士学习打下语言和知识基础。
本书的编写兼顾语言、技巧和知识三大板块能力的训练。第一部分着眼于训练方法,突出口译技巧,但同时也涉及语言和知识两个板块。第二部分共十二单元,涵盖十二个常见的口译主题,包括“致辞”“旅游”“文化”“教育”“奥运”“投资”“商贸”“科技”“环境”“名校演讲”“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事务”。案例篇和实战篇的课文皆来自真实的口译案例,极具代表性和时代性,可以拓宽知识面,帮助读者了解当前国内外热点话题,熟悉各主题相关词汇。每单元的“评析”部分包含常见的口译套话、常用词汇或口译技巧,“相关表达”部分进一步拓展了该主题的相关知识和常见搭配。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自强计划”项目的资助。
再次感谢广大读者的厚爱,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专家、读者不吝指正。
第一部分 口译技巧训练
一、套话与常用词
二、词汇积累
三、主题发言
四、听力训练
五、记忆训练
六、讲新闻
七、听各类口音、写演讲梗概
八、笔记训练
九、有准备口译
十、无准备口译
第二部分 口译实践
第一单元 致辞
第二单元 旅游
第三单元 文化
第四单元 教育
第五单元 奥运
第六单元 投资
第七单元 商贸
第八单元 科技
第九单元 环境
第十单元 名校演讲
第十一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十二单元 全球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