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了漆器的基础工艺,漆器制作的主要历史,以及清宫旧藏漆器的种类、工艺和曾经的用途等。
漆器顾名思义就是将 加工处理过的大漆,髹涂 在不同材质胎体上而成的 器物。有别于现代的化学 合成涂料,漆器上的漆是 在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汁液 ,经过滤水、除杂、搅拌 等工序精炼而成。以漆漆 物谓之“髹”,将天然漆髹 涂在胎体上,可以使器物 表面结成坚韧的漆膜,既 抗潮、防腐、耐磨、耐酸 、耐热,又有美丽柔和的 光泽,不仅能起到保护作 用,更能装饰器物。 如果说古琴、昆曲、 园林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国粹,那么漆器、瓷器和 丝绸当仁不让可称为中国 传统手工艺的国粹。中国 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 天然漆的国家,根据最新 的考古发现,其时间可追 溯到八千年前,那时的先 人就已经学会利用大漆来 保护器物。大漆性能的逐 渐被认知,胎体制作的逐 步精进,工艺种类的日益 多元,处处体现着中国古 代工匠的聪明才智,体现 着中国人不断认识自然、 利用自然的精神追求以及 崇尚自然天成的价值取向 。 在八千年左右的历史 长河中,漆器的工艺不断 地得到提高、种类不断丰 富,其制作水平在明代达 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清 代尤其是乾隆时期,更是 达到巅峰。 众所周知,故宫博物 院的所在地紫禁城,不仅 是明清时期的皇宫,更是 当时全国乃至全世界奇珍 异宝的汇聚之地。乾隆帝 博古通今,酷爱收藏,对 漆器也是格外钟爱,不仅 收藏前朝漆器,也令工匠 精心制作供其享用,为后 世留下了众多瑰宝。故宫 博物院收藏的一百八十余 万件文物当中,漆器的数 量有两万余件,大部分是 乾隆时期收藏或制作的。 这些漆器曾经作为生活实 用器或陈设观赏器,遍布 紫禁城各处,供帝王和皇 室成员享用。 1925年10月10日故宫 博物院成立后,漆器被陆 续收集整理在一起集中保 管。20世纪90年代,故 宫博物院开始修建地下库 房,清宫旧藏漆器又随大 部分文物被运送至地库保 管,这里可以保证全年24 小时恒温恒湿,对于大部 分是木胎的漆器来说,无 疑是绝佳的收藏保管之地 。然而,虽然得到了充分 的保障,但几十年来一直 处于恒温恒湿的状态中, 同人类一样,漆器已经对 所在环境产生了依赖,一 旦产生变化便会引起一系 列不可预知的问题。因此 ,故宫博物院对漆器的展 出一直持谨慎态度,不仅 数量有限,对展厅温湿度 、灯光照度等环境要求也 格外严格。基于这些原因 ,多年来,有关漆器的专 题展览屈指可数,这些精 美的器物只能深锁于宫门 之内,沉睡于地下,外界 很少有人知道它们曾经何 其光彩夺目,何其精彩辉 煌。同时,由于漆器工艺 繁复,制造成本高昂等因 素,社会上制作、收藏、 关注漆器的群体也是趋于 小众。 漆器,这一有着八千 年左右历史积淀的中国传 统手工艺术品,正在逐渐 淡出人们的视线。 本书即是想通过浅显 易懂的叙述,简要介绍漆 器的基础工艺,漆器制作 的主要历史,以及清宫旧 藏漆器的种类、工艺和曾 经的用途等,开启明清皇 家御用漆器收藏宝库的大 门,让读者尽情领略其中 的繁华盛景。如果读者能 够通过这本小书,对这些 珍宝有所了解,有朝一日 在展厅或其他机缘巧合的 场所遇到它们时,可以发 自内心地欣赏,多角度地 解读,笔者定是无比欣慰 。如果读者能够进而对中 国传统漆工艺及其背后的 传统文化底蕴感兴趣,愿 意进一步深入探其究竟, 那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
第一章 低调的奢华
基础工艺
漆器简史
第二章 宫中的收藏
雕漆器
填漆与戗金彩漆器
脱胎漆器
金漆
日本莳绘漆器
镶嵌漆器
描彩与描油漆器
犀皮漆器
第三章 功能与用途
装盛之用
茶具之用
纪念之用
祝寿之用
赏赐之用
陈设之用
典仪之用
装潢之用
第四章 器物的来源
明朝:果园厂的争议
清朝:御用漆器入宫渠道
尾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