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大量新史料的发掘与梳理,考察了陕西易俗社班社状貌与发展过程,并重估了其在戏曲史上的地位。在对陕西易俗社发展历程、班社属性界定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经营管理、编剧群体、剧目创作、舞台艺术等方面做了历史性探究和整体性审视,考察了陕西易俗社的发展状况与演艺活动等历史面貌。
秦腔是盛行于西北的板 腔体戏曲剧种,其形成的具 体年代目前尚未有定论,流 变更是错综复杂。岁月不居 ,山川地域各异,不同时期 流播于西北各地的秦腔虽然 腔调音乐、吐字发声略有差 别,但铸成的秦魂却在历史 长河中融入当地人民日常生 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婚 丧嫁娶仪式上少了秦腔便不 圆满,休闲娱乐活动中唯有 秦腔才能解馋,化育民风、 教导子弟更是离不开秦腔的 高台教化。20世纪初,随着 戏曲改良运动的推进和中华 民国的成立,在关中大地上 ,一批社会精英思谋充分发 挥秦腔艺术高台教化作用, 由个人发起,自愿结社成立 了新型秦腔班社易俗伶学社 。该社自建立以来,承续清 末戏曲改良运动思想,积极 发挥戏曲艺术的教化功能, 通过编演新戏推进戏剧改良 ,以补助社会教育之不足。 在民国37年间,政局多变, 各种思潮竞相登场,互相碰 撞和激荡,陕西易俗社在坚 持教育理想和办社宗旨的前 提下,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调 整演剧活动,在中国近现代 戏剧改良和秦腔艺术发展史 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1918年起至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前,无论是社 内出版刊物还是外界报刊报 道、评论,抑或公牍信函, 易俗社对内对外皆称“陕西 易俗社”。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以后,“易俗社”由西安 市政府接办,自20世纪50 年代起,“西安易俗社”的名 称被正式确定并沿用至今。 本著重点研究1912-1949 年问该社的发展经历与演艺 活动,因此用“陕西易俗社” 之名,行文中有时也用“易 俗社”简称之。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辛亥革命胜利,中华民 国成立以后,身在西安的一 些同盟会会员发起成立陕西 易俗社。由于有“编演各种 戏曲,补助教育”的共同目 标,这些文化背景各异的政 学军等各界精英,以“同人” 身份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 共同创办并维持了一个秦腔 班社。 陕西易俗社是一个革命 和社会教育机关,也是一个 集戏曲创作、教育、表演于 一体的新型戏曲班社。作为 革命机关,易俗社有“使共 和新法令易于推行”的追求 和编演《欢迎议员》《共和 纪念》等剧宣传新政的演出 活动;作为社会教育机关, 易俗社有救助贫寒子弟并用 改良戏曲匡正社会风俗、进 行下层启蒙之举;作为戏曲 班社,易俗社积极探索戏曲 改良与适应市场的关系,虽 做改良但没失却群众基础, 经过不断的演出实践与调和 ,最终在西安甚至西北这块 秦腔萌生的土地上屹立起来 ,形成自己的风格并被观众 接受。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陕 西易俗社有以革命和教育机 关自任的担当和自豪,也有 开秦腔、开陕西剧界风气之 先的勇气和成绩。民国37年 间,秦腔班社陕西易俗社在 班社创建、组织领导、人才 培养、经营管理、剧本创作 、舞台演出等方面都摸索出 了一些很独特、有价值的经 验,是古老秦腔艺术不断发 展的引领者。 陕西易俗社偏居西北一 隅,孕育在纷乱而动荡的辛 亥革命后,发展于政局多变 的民国时期,凝聚了几代人 艰辛的探索和智慧的调适。 立社之初,陕西易俗社同人 特别强调戏曲的教育和政治 宣传功能,他们从当时资产 阶级革命发展和政治需要出 发,以补助教育、开启民智 为旨归,力图通过编演新戏 、教化民众为资产阶级革命 和新兴资产阶级共和国服务 。如果说梁启超在理论和案 头剧上“开启了中国古代道 德化戏曲向近代政治化戏曲 转变的新风气”①,易俗社 则是在实践上开了古老地方 剧种道德化戏曲向近代政治 化戏曲转变先河的班社之一 。然而,作为一个戏曲班社 ,无论有怎样的光环和定位 ,最终还是要面对演出市场 和观众,历经最初的激情岁 月,易俗社围绕办社宗旨和 剧社生存,走过了漫长的探 索和调适之路。对于这样一 个有着特殊背景、特殊贡献 的秦腔戏曲班社,如果能用 较为翔实的资料勾勒其历史 ,并挖掘其背后存在的逻辑 基础,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 的事。其意义在于:第一, 有助于还原陕西易俗社发展 史,进而全面认识这样一个 在20世纪剧坛上独树一帜的 秦腔班社。第二,有助于了 解礼乐教化思想在传统知识 分子心灵深处的印痕和影响 ,也有助于了解清末以来戏 曲改良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更有助于了解易俗社在戏曲 改良运动中的实践经验和丰 富成果。第三,有助于探究 戏曲艺术与政治、教化之间 的关系,也有助于总结陕西 易俗社办社和创作经验,对 于当下乃至未来戏曲院团的 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 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 分析 陕西易俗社身份的特殊 性决定了其受关注的程度, 作为一个新型秦腔班社,它 在西北乃至全国的声名比其 他江湖秦腔班社要大得多, 影响范围也广得多。自民国 初年起,关于陕西易俗社的 相关文献就见之于政府公牍 、函件以及报纸书刊。虽然 有的仅是只言片语,但已以 较为原始的形式勾勒出当时 的历史事实,为进一步研究 易俗社成立等问题提供了史 料基础。及至易俗社成立、 演剧以后,相关消息、评论 和研究更是频频出现于报端 ,民国时期西安一地《长安 日报》《西北日报》
郭红军,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就职上海戏剧学院,从事秦腔和木偶戏研究。著作有《中国木偶戏史稿》,编著有《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四卷五本)、《名伶名剧赏析》、《折子戏赏析》等,独立主持上海市哲学社火科学课题《上海木偶戏史》和上海是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木偶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以中国木偶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为例》,申报上海文化基金纪实文学《上海木偶戏百年》,获得资助,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木偶戏研究论文多篇。
绪论
第一章 陕西易俗社的成立
引子 陕西易俗社成立日期考辨
第一节 陕西易俗社与晚清戏曲改良运动
第二节 陕西易俗社的发起与组建
第三节 陕西易俗社的早期演剧活动
第二章 陕西易俗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陕西易俗社初创与发展期(1912—1924)
第二节 危机中的陕西易俗社(1925—1930)
第三节 陕西易俗社的鼎盛与衰微(1931—1949)
第三章 陕西易俗社班社属性考论
第一节 陕西易俗社的政治和文化身份
第二节 印花税事件与易俗社的身份焦虑
第三节 班社性质固守下的发展与调适
第四章 陕西易俗社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路径
第一节 陕西易俗社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节 国民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
第三节 育才目标与严格的学生管理
第四节 陕西易俗社人才培养的成绩
第五章 新型戏曲班社的管理与经营
第一节 社长与社监是管理层的核心
第二节 陕西易俗社品牌的塑造与推广
第三节 易俗社固定资产的积累
第六章 陕西易俗社早期编剧群体及其特征
第一节 早期易俗社编剧的精神底色和身份特征
第二节 陕西易俗社早期剧作特点
第三节 早期易俗社编剧及其创作
第四节 个案研究:孙仁玉及其剧作
第七章 陕西易俗社的抗战戏曲编演
第一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易俗社抗战剧创作
第二节 樊仰山的抗战戏曲创作
第三节 陕西易俗社抗战戏曲的实践经验
第八章 陕西易俗社的舞台艺术改良
第一节 新剧目助推下的秦腔“导演”体制
第二节 “三小”行当发展与“易俗”表演风格
第三节 适应新剧目与新审美的舞台美术创新
第四节 陕西易俗社在巡行表演中的艺术借鉴与融合
第五节 陕西易俗社对其他秦腔班社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陕西易俗社编年简史(1912—1949)
附录二 陕西易俗社发起人名单列表
附录三 《懵懂村》剧本点校序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