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记实录,讲述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在派出医疗队前往灾区救援的同时接收了一批从四川德阳地震灾区紧急转送湖南救治的伤员。本书真实记录了这批伤员在湘雅二医院治疗期间发生的一些故事。当时,各级单位高度重视这批伤员,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中南大学校领导、医院领导等多次到病房看望伤员,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医护人员也以最专业的医术、最细心的护理、最温暖的关爱来治疗这群特殊的患者。在这期间发生了一系列感人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大爱无疆的赞歌。
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大烈度达11度,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
山崩地裂,生灵涂炭。面对突降的天灾,我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力克千难万险,奋力投身于抗震救灾中。在无数冲在地震灾区一线的救灾中,有这样一群“白衣战士”,他们如同圣洁的天使,给受灾者带来希望,为伤残者点燃。一面面旗帜在灾区上空猎猎飘扬,一个个白衣战士在废墟急救现场、无影灯下、病房伤员身旁,不知疲倦、夜以继日地奔忙。
在这支白衣战士的队伍里,有我们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医生、护士。我们时间从医院集结,时间奔赴汶川地震灾区,时间来到受灾同胞的身边......
有前方,便有后方。后方,便在千里之外的湖南长沙,便是我们的大本营一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5月的长沙,湘江两岸的柳树早已绿意盎然,江南的暑气也似乎早早地悄然而至了。就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12天,也就是08年5月24日上午,随着几声火车汽笛的长鸣,46名来自灾区的伤员被转运至长沙,随后又被25辆急救车有序地从长沙火车站地护送到湘雅-医院十四病室的爱心病房。
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那时的爱心病房。这是一支歌,一支生命的赞歌。
岁月如梭,虽然已过去15年。但是这支充满真的生命赞歌,依然弦音不绝。时常在我们耳边荣线伴随着这支特歌,我们以汶川地震的医学救援为起点,开启了建设湘雅二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新征程12年,医院正式获批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14年,医院完成队伍组建;15年,医院划出30亩地作为救援队基地,湖南医学救援事业自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大医精诚,大爱无疆。正是因为汶川地震医学救援与湘雅二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建设之间的不解渊源,我们才会在15年后的今天,踏着当年的赞歌,整理并编写这本《担当一中南大学湘雅二汶川地震伤员工作纪实》。国,决大曲和关认国
本书共八章,约18万字,比较详细地记录了15年前的那段珍贵往事。为大限度地还原真实况,保留相关人物、事件、场景的“原汁原味”,书中所有叙述皆以15年前的原始材料为准,未做新的阐释和充。该书的顺利出版,得益于湖南省有机关和中南大学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新闻媒体和出版社各位记者、编辑等人士的鼎力相助。今借此付梓之机,谨向各、专家、作者和编者,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谢忱!
谨为序。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理救援分会会长
肖涛
23年5月于长沙
24小时的生命接力
——湘雅二四川地震伤员纪实
08年5月的城长沙,已然略有了几分暑气。24日上午,一支由25辆急救车组成的长长车队,从长沙火车站驶出,急速驰向湘雅二医院。这25辆车上载着的是一批从四川德阳地震灾区紧急转送湖南救治的伤员。
千里迢迢,伴随着列车中隆隆的轰鸣声,这群依然沉浸在故园那山崩地裂惨境的伤员,穿越江南5月无数的城市和乡村,终于平安抵达他们人生道路上一个具有意义的新“家”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爱心病房。
生命是何等的而脆弱。这批来自地震灾区的46名伤员,将在远离故土的他乡医院,度过怎样的个24小时?
清清湘江水洗却尘与忧
急救车队驰过繁华的五一大道、韶山路,径直湘雅二医院大门,在一处花园中的三层红楼前停下。这里,是湖南省有名的湘雅二医院十四病室。就在一天前,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专程来过这里,对修缮新的四川地震伤员专用病行检查。此刻,这处抗震教灾的“爱心病房”,终于迎来了远道而来的“病友”。
位从急救车上被病房的伤员叫赵明秀。这位71岁的肾推伤老人一被拾下车,医生、护士和志愿者们就迎了上去;“老人家,身子骨还受得了吗?欢迎您来到湖南,来到我们医院!”